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采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探讨了温度、pH、光强对水华优势种倪氏拟多甲藻光合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倪氏拟多甲藻光系统Ⅱ的量子产量Y(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随温度(7.5-20.0℃)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 在低温下电子传递速率未受阻, 细胞在7.5-20.0℃内均有高光合活性; 10.0 ℃下的光合活性随pH增大先升高后降低, 峰值出现在pH 7.3时, 光合活性顺序为: 弱碱性 中性 酸性; 快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分析显示pH 7.3下的光合活性为典型OJIP曲线, 其他pH下PSⅡ反应中心、电子受体库受损, 显示该藻适应较窄的pH范围, pH7.0-8.0内是其适宜的条件; 快速光响应曲线显示其半饱和光强Ek为385.52 mol photons/(m2s), 表明其具有高光饱和点, 耐受高光强。研究表明藻细胞光合活性对温度和光强变化有较强适应性, 对pH的变化敏感, 弱碱性条件是其光合作用的适宜条件; 低温时细胞通过环式电子链提高光化学效率, 降低高光强可能带来的光损伤; 弱酸性(pH 5.0)会同时损伤其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 造成其光化学效率的显著下降;倪氏拟多甲藻在低温和高光强下的独特光合特性使其在春季淡水水体中占据竞争优势, 是其形成水华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2.
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东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通过模拟东湖通道施工导致的底泥再悬浮过程, 用原位黑白瓶法测量了水体初级生产力, 同步测定受试水体的光强、营养盐以及藻类叶绿素荧光活性, 结果表明, 随着再悬浮底泥含量的增加, 水体出现明显的光衰减现象, 光强显著降低(P0.05); 总氮总磷浓度升高; 藻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 水体呼吸作用显著增强(P0.05), 总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先增大后减小。与不含再悬浮底泥的对照组相比, 水体再悬浮底泥含量50100 g/L处理组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 相对其他处理组, 再悬浮底泥含量200 g/L处理组的初级生产力显著降低(P0.05), 且其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的底泥再悬浮通过增加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方式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 较大含量的再悬浮底泥则通过影响水体光强降低初级生产力, 该结果确认了东湖通道施工引起的底泥再悬浮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3.
王淼  毕洁 《工业微生物》2007,37(6):16-20
研究了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发酵产生的开菲尔多糖的初步纯化方法,并对开菲尔多糖的分子组成、分子量以及单糖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酶解与Sevage试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纯化,当蛋白去除率为93%时,多糖得率60%,样品中多糖的百分含量为96%.采用HPLC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培养基的组成会明显影响开菲尔多糖中葡萄糖与半乳糖的比例,由MRS培养基发酵产生的KEFⅠ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4×105Da,葡萄糖/半乳糖约为14;而由改良的MRS培养基发酵产生的KEFⅡ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105Da,葡萄糖/半乳糖约为110.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发酵的开菲尔多糖分子中均含有β糖苷键.  相似文献   
124.
屋尘螨致敏/激发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使用屋尘螨(HDM)提取液致敏和激发C57BL/6小鼠构建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模型的方法。方法模型组和对照组,各8只。模型组以HDM致敏和激发小鼠,分别于第0、7、14、21天腹腔注射HDM,10 d后,连续雾化吸入HDM 3 d。对照组以PBS代替HDM。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计数和分类计数,肺组织病理检查,ELISA测定BALF上清中IL-4、IL-5和IFNγ-水平。结果模型组可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而对照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BALF中细胞总数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ALF上清中IL-4、IL-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IFNγ-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使用HDM致敏和激发C57BL/6小鼠成功地建立了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125.
前期研究表明棒状链霉菌的全局性调控基因afsRScla异源表达可以激活变铅青链霉菌中两种抗生素的合成。本研究将包含afsRScla基因的质粒pHL851整合到纳他霉素工业生产菌株褐黄孢链霉菌TZ1401的基因组中,使纳他霉素产量提高38%,达到3.56g/L。qRT-PCR检测6个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情况,发现其转录水平提高1.9-2.7倍,表明afsRScla通过正调控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从而提高纳他霉素的产量。本研究结果对afsRScla在抗生素工业生产菌株的高产育种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6.
大能描是世界上的大型珍稀兽类之一,是我国的稀有动物。有关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研究,Davis,D D(1964)曾进行过极为简单的描述,冯文和等(1984)对1例雌性大熊猫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特别对发情期的卵巢结构作了较详细的观察,本文对几年来因营养不良、胃粘膜大出血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持续性常压低氧对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低氧性心肌肥厚的关联性。【方法】雌性无特异性病原体(specific-pathogen-free, SPF)级SD (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氧组和低氧组。实验开始后,低氧组大鼠置于低氧舱中,氧气浓度设定为10%,持续暴露30 d,常氧组大鼠正常条件饲养。每天记录大鼠体重,并于低氧前(0 d)和低氧后(30 d)分别收集粪便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测定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和器官指数分析;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qRT-PCR)检测右心室组织中4种分子标志物心房利钠肽基因(atrial natriureticpeptide,ANP)、脑钠肽基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心肌肌球蛋白重链6基因(myosin heavy chain 6, Myh6)、心肌肌球蛋白重链7基因(myosin heavy chain 7, Myh7)...  相似文献   
128.
土壤中的高含盐量严重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和作物的产量。植物的许多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仍有很多转录因子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WRKY转录因子作为高等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并影响着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在盐胁迫的多种不同响应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WRKY蛋白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是通过与DNA特定顺式调控元件——W-box元件(TTGACC)的结合来实现的。近年来,从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到农作物,已经有许多研究揭示了WRKY家族成员的作用和机制。本文综述了WRKY转录因子在应对盐胁迫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WRKY转录因子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9.
宁世江  黄惠坤  侯正生   《广西植物》1991,11(1):90-93
本文报道对8年生乌柏人工林内的光照、温度、湿度进行初步观测的结果:在夏目林内行间的相对照度为52.3%,株间的相对照度为22.7%;日平均气温林内比林外降低0.2—0.4℃,日平均相对湿度增加3.3—6.1%。  相似文献   
130.
作为北京市常见园林灌木树种之一,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因其在早春独特的观赏性而深受市民喜爱。Cu污染是北京市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类型之一。为探讨迎春对城市Cu污染的修复作用,该文通过模拟北京市土壤和大气Cu污染条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9种不同浓度的土壤和大气Cu处理,以验证迎春Cu富集能力及生理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土壤和大气沉降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迎春根、茎、叶中的Cu含量,其中土壤贡献率为63.48%~96.99%。各处理中Cu含量均表现为根>茎>叶。(2)大气处理下光化学转化效率(Fv/Fm)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提高,初始荧光(F0)降低,光合能力增强,而土壤处理及土壤和大气双重处理则对迎春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影响。(3)与大气处理相比,土壤处理及土壤和大气双重处理导致活性氧(ROS)积累增多,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丙二醛(MDA)含量大幅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与脯氨酸(PRO)含量逐渐下降,造成生物膜系统损伤。(4)低浓度Cu处理对迎春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Cu处理(S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