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介绍了绵羊精囊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固定化。比较了戊二醛交联泡沫法、戊二醛交联沉淀法与聚丙烯酰胺凝胶包埋法的实验结果。探讨了戊二醛交联泡沫法的固定化最适条件及应用此法制备的固定化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初步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2.
具有葡萄糖异构酶活性的菌体的固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介绍了用明胶包埋菌体后,再用戊二醛交联固定制备固定化链霉菌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制得的固定化链霉菌活力回收高,包埋量大,机械性能好。2.除了对固定化的条件进行摸索外,还就蛋白酶对固定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它对菌体的固定化影响较大。3.菌体固定化后,表观米氏常数有所增加,pH 稳定性有所提高,其他葡萄糖异构酶性质几乎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43.
用乙炔还原法、总氮测定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法证实了从水稻根分离的两株固氮菌,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 A-15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E-26,具有较强的固氮 能力。A一15是徽好氧固氮菌,利用苹果酸、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作为碳源,在无氮的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和固氮良好,乙炔还原活性可达500—700毫克分子C2H·/毫升培养物/小时。E一26是兼性厌氧菌,只有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有较明显而又稳定的固氮能力。在无氮的蔗糖培养基中,乙炔还原活性为200一如0毫克分子ctH·/毫升培养物川、时,当A一15和E一26混合培养时,两菌表现出协同的固氮作用,周氮量剧增,乙炔还原活性可提高至1000一1500毫克分子 C2H4/毫升培养物/小时。  相似文献   
144.
145.
本文研究了柞蚕Antheraea pernyti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糖类含量动态.两类柞蚕蛹血淋巴中所含糖类均为海藻糖和葡萄糖,但葡萄糖始终处于极低水平.滞育蛹的脂肪体糖原与血淋巴海藻糖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转化受温度的制约.温度对于滞育的终止和海藻糖积累量影响很大.在保种温度范围内,滞育蛹接触低温越早,温度越低,海藻糖积累量越高.非滞育蛹即使经长期低温(0℃左右)处理,体内也不积累海藻糖,且耐寒力显著低于滞育蛹.在25℃条件下,光周期对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6.
大螟在玉米田的空间格局及其抽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是我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春玉米常年受害在1—9.4%,最重达39.1%。第三代在秋玉米上的为害率达44.7—53.4%。为进一步了解其种群内部的行为习性与环境适应的程度和有效地控制其危害对大螟的卵,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格局,个体群的大小,抽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方法 1979—1981年在青义选择麦冬间作,苕园  相似文献   
147.
稻苞虫卵空间格局参数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稻苞虫已成为川西北稻区仅次子螟虫的严重害虫.为对其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了解,1978—1983年对猖獗世代(第三代)卵在稻田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苞虫卵在稻田呈负二项分布;格局的结构是以疏松的个体群形式存在;个体群间是聚集的,个体群内的卵粒是随机的.利用空间格局参数Mk、α、β值,估计了个体群的大小和与平均密度的关系;分析了卵在稻田聚集的原因;探讨了平均卵密度与k值的关系.依:(x-)=K(P-1/k0-1)关系由未着卵频率(P0)来估计卵密度.给出了以零频率估计卵密度和以概率保证的理论抽样数方法的结合,来实现有效的简易抽样.同时以未着卵丛率来检定田间发生程度和以卵量来检定是否达到现行防治阈限的序贯抽样检索.  相似文献   
148.
微量蛋白质的检测,是医学及生物学实验室经常遇到又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应用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间接测定微量蛋白质时,曾利用三氯甲烷来抽提有色的铜试剂-铜络合物,以加深色度。实验过程中,样品中蛋白浓度越高,三氯甲烷相颜色越深,同时还观察到三氯甲烷相被分  相似文献   
149.
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脑内NMDAR1基因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与癫痫及癫痫易感性的形成密切相关. 以遗传性癫痫易感大鼠P77PMC为研究对象, 通过RNA印迹杂交检测,NMDA受体一型亚单位(NMDAR1)mRNA在惊厥后不同脑区表达, 结果显示: P77PMC大鼠惊厥后, 大脑皮层、海马、皮层下、下丘NMDAR1 mRNA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比较惊厥即刻与惊厥后24 h, 四个脑区NMDAR1 mRNA分别增加了111%、113%、165%和202%. 提示NMDA受体 亚单位受惊厥活动调控,并参与惊厥的发生、发展及惊厥后突触结构的重建.  相似文献   
150.
高云  梁燕婷  留怡勤  徐豫松  王华兵 《昆虫学报》1950,63(10):1268-1275
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捕食者的攻击,为逃避被捕食在长期的适应进化中展现出各种适应性的形态特征,体色和斑纹的适应性变化是其中重要的防御策略。昆虫多样的着色模式常用于释放警告信号或者模仿宿主植物,避免被其他动物捕食并且加速逃避学习,而且在寻求伴侣、适应地理、调节体温和抵抗紫外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功能,是昆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鳞翅目昆虫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大量的斑点和斑纹模式常见于鳞翅目昆虫中,其生物学功能比其他动物更明显。近年来研究发现色素色和结构色是昆虫主要的着色模式,眼色素、黑色素以及喋啶类色素是影响昆虫着色最重要的色素;而昆虫的寄主、环境因素、激素显著影响昆虫多样性着色模式的形成。利用定位克隆、经典遗传连锁图谱、RNA干涉、基因组编辑、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离鉴定出了多个调控鳞翅目昆虫着色的关键基因。研究表明, TH, DDC, yellow, laccase2, ebony, AA-NAT, tan和GTPCHI是昆虫色素合成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而多效性基因spz3, apt-like和wnt1以及20E诱导的转录因子E75A和spalt通过影响鳞翅目昆虫黑色素合成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调控黑色素的合成与沉积。本文对昆虫体色和斑纹多样性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昆虫着色类型及物质基础,以及黑色斑点和斑纹形成和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整理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着色基因的利用以及害虫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