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61.
1993—1994年在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定西县唐家堡旱川台地上,于开花初期对春小麦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剪叶、间苗、浇水和去除不同部位上小穗及小花处理;观察分析了分别在源控制和库控制条件下春小麦的实际开花数和最终结实数,进而计算结实率和花退化率。试验得出,不同处理完全花的结实率变动在79.02%—92.89%之间,部分处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春小麦的歼花结实率并非一个常数;(2)开花结实率的波动变化与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3)春小麦穗部不同小花以及籽粒之间似存在着同胞竞争。  相似文献   
62.
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精油是一类从植物中萃取的芳香味油状液体,是一类优良的天然抗菌材料。作为抗菌材料,植物精油具有以下优点:具有广谱高效的抗菌活性;具有熏蒸特性、气味芳香;取自天然植物,绿色环保;来源广,提取容易。植物精油因其多种优点,在抗菌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从植物精油的分布及化学成分、抗细菌活性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以及植物精油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对植物精油的抗菌性能进行评述,以期促进植物精油在抗菌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给从事植物精油抗菌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研究了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764株和765株在3种培养基Chu10、Chu13×2和SE中的生长效应.结果表明:(1)B.braunii764在Chu10中的细胞密度、生物量、总脂含量和总烃含量均高于Chu13×2和SE;B.braunii765在Chu10中的细胞密度、生物量和总脂含量高于Chu13×2和SE,而总烃含量在Chu13×2中较高.(2)B.braunii764的总脂和总烃含量分别为19.4%、23.4%,显著高于B.braunii765.  相似文献   
64.
基于叶绿素荧光研究球形棕囊藻在富磷条件下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棕囊藻属于定鞭藻纲、定鞭藻目,广泛分布在不同海洋生态环境中。有报道指出,棕囊藻时常在北太平洋温带港湾、挪威海、北海、英吉利海峡及南极海域等地方引发的大规模有害赤潮。近年来,我国东海海域和南海粤东海域均发生较大面积的棕囊藻赤潮,给当地的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棕囊藻具有特殊的生理机制,可以产生二甲基硫化物(DMS),对整个海域的气候状况,酸雨酸雾的形成以及全球硫循环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球形棕囊藻为研究材料,设置3组较高的磷浓度处理(5mg·L-1、10mg·L-1和20mg·L-1),利用细胞记数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藻在不同富磷浓度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不同磷浓度下的藻体荧光值变化均呈现"S"型曲线,表明藻细胞的生长经历缓慢期,快速期和平缓期3个阶段;同时,试验所设置的磷浓度对球形棕囊藻的叶绿素荧光值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在5mg·L-1磷浓度下的藻体荧光值最低,在第7天只有802μg·L-1,而在10mg·L-1和20mg·L-1磷浓度下的藻体荧光值较高,在第7天分别达到836μg·L-1和850μg·L-1,表明磷营养可以促进藻细胞的生长增殖,但在较高磷浓度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结果还显示,较低浓度的磷(5mg·L-1)减缓与限制了藻细胞的生长,在5mg·L-1磷浓度下的藻最大特定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分别只有0.704d-1和190cells·mL-1。相对而言,20mg·L-1磷浓度下的藻最大特定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到了0.771d-1和250cells·mL-1。研究结果揭示,水体中的磷营养浓度的变化是导致藻细胞大量增殖的一个主要的外在因素,而利用叶绿素荧光来测定藻细胞生长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在今后有害水华监测过程中应该多加利用,以更及时、准确地预测预报有害水华的发生,降低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造成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5.
该指标系统规定了空气生境指数(Air entironment index,简称AEI)、生境空气质量分级、采样点及取值时间,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空气生境指数(AEI)的测定与评价的十个项目:空气洁净度(CI)、空气新鲜度(T)、植物精气浓度、人均绿地面积、绿地植物覆盖率、硬质覆盖率、水体覆盖率、界外植物覆盖率、移植植物树龄或原生植物树龄、植物种类和植物景观。本手册适用于住区生境空气质量评价。住区生境空气质量分为五级:5A级空气质量住区;4A级空气质量住区;3A级空气质量住区;2A级空气质量住区;1A级空气质量住区。  相似文献   
66.
大气溴甲烷的释放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溴甲烷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主要化合物之一,既有人为释放,也有自然释放,目前还存在着巨大的未知源。了解大气溴甲烷释放规律和控制措施,不仅对保护臭氧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大气溴甲烷含量的历史追溯和未来预测的重要基础,是全球变化研究热点。全面介绍了大气溴甲烷排放的途径和机制以及调控排放通量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近期的优先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7.
光合细菌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光合细菌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环境和人类生活许多方面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微生物、水产、环境等学科的重视,本文对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及有机废水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
广东大中型供水水库的磷污染与富营养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大中型水库的磷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0个大中型供水水库中,一半以上的水库受到磷污染,磷污染已成为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水库的总磷浓度与水库的营养状态基本一致。水库普遍存在磷限制现象,且枯水期的磷限制现象更为严重。在低温和磷限制条件下,硅藻比绿藻更加有优势。  相似文献   
69.
沿岸海域富营养化与赤潮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宁  段舜山  李爱芬  刘振乾 《生态学报》2005,25(7):1782-1787
综述了赤潮的发生与沿岸海域富营养化的关系。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使得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大大加速。营养负荷的增加与高生物量水华的增多相联系。控制营养输入后,浮游植物生物量或有害藻类水华事件也相应减少。营养的组成与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水华的形成有密切联系。有机营养对有害藻类水华的促进作用受到关注。营养输入时机影响浮游植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因而对浮游植物的群落演替具有深远影响。由于浮游植物存在生理差异,因而对营养加富的反应因种而异。营养在调控某些有毒藻类的毒素产量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营养输入与藻类水华之间存在复杂的间接联系。当然,营养状况并非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唯一决定因素。研究结果提示,控制营养输入、减缓水域富营养化是减少有害藻类水华发生的有效途径,而深入研究典型有害藻类的营养生理对策则为防治并最终消除有害藻类水华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饮用水处理流程中的微藻及其去除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景亮  李爱芬  段舜山 《生态科学》2005,24(2):120-123,149
为了解某市饮用水处理流程中的藻类状况,对某市饮用水源及自来水厂各主要处理过程中的水样进行藻类检测鉴定。在各水样中共检测到藻类72种,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优势藻群,并检出微囊藻、颤藻和鱼腥藻等潜在产毒的种类,其中微囊藻在源水中的细胞密度为1.9×106cell·L-1。源水中藻类细胞密度为2.8×106cell·L-1,处理后自来水中藻类的细胞密度为4.6×104cell·L-1,藻类总去除率为98.3%,其中滤池对藻类的去除率为82.7%,但其对蓝藻的去除率仅为11.8%。研究结果表明,该市水源可能已受到藻毒素的污染;现有自来水处理工艺中的滤池难以对个体较小的有毒蓝藻有效去除。针对该地区水源藻类的分布情况提出了优化过滤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