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01.
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林下灌木生物量相对生长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灌木层作为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估算的精确性及便捷性,成为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可用于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灌木层生物量估算的相对生长模型较少。以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区域15种常见灌木的相对生长模型。研究发现:15种灌木全株和单一器官的最优相对生长方程均以D2H为自变量,分别以幂函数W=a(D2H)b或二项式函数W=a+b D2H+c(D2H)2为最优化回归方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判断系数R2值介于0.7331—0.9992之间,显著性检验各参数P0.01,满足回归模型的适用性要求。对研究区域常见灌木全株生物量(WTU)的普适性研究发现:以D2H为自变量的二项式函数回归模型WTU=0.0362+297.03D2H-127.1(D2H)2,R2=0.9434,P0.01,普遍适用于除去六道木(Zabelia biflora)和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之外的13种灌木植物的生物量估算。此模型对以上2种植物不适用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对36个引自加拿大的豌豆品种(系)进行抗白粉病表型和标记基因型鉴定,明确了豌豆品种Cooper和Tara白粉病抗性等位基因。苗期接种了2个不同地理来源的豌豆白粉病菌分离物,32个品种(系)对2个分离物均表现为免疫;品系MP1818-2对云南白粉菌分离物EPYN免疫,但对北京分离物EPBJ感病;其余3个品种对2个分离物均感病。4个与豌豆抗白粉病基因er1连锁的SCAR标记将36个豌豆品种(系)区分为5个标记基因型。与野生型PsMLO1基因序列比较发现,豌豆品种Cooper和Tara的PsMLO1候选基因均在680 bp处发生C变G的单核苷酸突变。  相似文献   
103.
采用MTT法和DPPH法,分别测定已分离得到的68株贵州青蒿内生真菌乙酸乙酯粗提物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共筛选获得12株活性内生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分别隶属于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其中,有8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种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菌株数的11.8%;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占总菌株数的7.4%;1株内生真菌同时具有细胞毒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4.
鹅掌楸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别名马褂木,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40m,胸径可达1m以上。叶互生,长4~18cm,宽5~19cm(图1)。每边常有2裂片,背面粉白色,叶柄长4~8cm。叶片的顶部平截,两侧平滑或略为弯曲,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我国古装之马褂,马褂木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图2,图3)。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图4),外轮3片萼状,  相似文献   
105.
基于高光谱的苹果果期冠层光谱特征及其果量估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雷彤  赵庚星  朱西存  董超  孟岩  战冰 《生态学报》2010,30(9):2276-2285
苹果冠层光谱特征是苹果树遥感生理监测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对栖霞市苹果果期的冠层反射光谱进行实测,结合数码照相技术探明了苹果果期的反射光谱特性和敏感波段,并通过敏感波段与果树比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实现了对苹果冠层果量(果树比)的无损估测。结果表明:苹果树果期冠层光谱曲线总体表现为对蓝光和红光的吸收及对绿光的反射,在近红外750—1300nm之间表现为强烈的反射,且在1650nm和2200nm附近呈现两个反射峰。选择435、670、730、940、1140nm和1480nm等6个波段为苹果果期的敏感波段。利用这些波段分别构建了差值、比值及归一化植被指数,筛选了最佳光谱参数,进而构建了果量(果树比)估测模型,经筛选验证确定苹果果量的最佳估测模型为:y=0.0086[NDVI(940,730)]2-1.0934NDVI(940,730)+0.3209。模型为苹果果期果量的精确估测提供了比较快捷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分离方法对子实体形成和粘细菌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模拟原位环境策略、可培养粘细菌的营养策略及细菌互作网络,改良分离培养基,以提高分离粘细菌的多样性。【方法】通过添加土壤浸提液、使用不同种类的诱导菌和改变诱导菌的接种方式设置分离方法,同时以传统的分离方法作对照。【结果】改良的分离方法比对照组诱导出了更多粘细菌子实体种类,采自4个地区的9份样品共分离纯化出40株粘细菌,按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将其归类于原囊菌属(Archangium)、珊瑚菌属(Corallococcus)、软骨霉状菌属(Chondromyces)、粘球菌属(Myxococcus)、侏囊菌属(Nannocystis)、多囊菌属(Polyangium)、匣状球菌属(Pyxidicoccus)。【结论】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添加土壤浸提液,诱导菌点接法能大大提高诱导出的粘细菌子实体种类的数目,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作为诱导菌对子实体种类影响较小,但是也发现革兰氏阳性菌特异性诱导出的子实体。虽然本研究通过对分离培养基的改良大大增加了子实体种类,但是纯化出的粘细菌种类远少于观察到的子实体种类,说明除改良分离方法外,还需进一步研究粘细菌的纯化方法,提高分离所得粘细菌的多样性,获取更多粘细菌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7.
对电网工程沿线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是规避和降低工程对沿线区域生态破坏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4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主体,基于遥感与GIS技术对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电网工程标段影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结果表明:藏东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总体上呈现出"东西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极重要区面积为74843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8.47%,主要分布在藏东南的森林区,包括澜沧江沿线及其以东地区、雅鲁藏布江沿线及错那县、墨脱县南部。藏中联网工程东、西两端标段影响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影响区内主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布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本研究方法可为其他输电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生态标准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在观赏植物中,蓝色系的花卉属于较为罕见的种类,也是花卉育种一直以来的目标。本文对蓝色花卉的花青素代谢途径,影响蓝色花卉形成的核心色素种类,花青素转运方式,花青素在液泡中的积累,花青素的共价修饰,分子间辅色作用,金属离子和液泡pH等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以期为培育新的蓝色花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重视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实现利用内生真菌代替药用植物生产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经济学意义。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Wall.ex DC.)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已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是中药刘寄奴的基原植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经等功效,用于肝、肾疾病的治疗。该研究以白苞蒿的根、茎、叶和花为试验材料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共分离得到白苞蒿内生真菌54株;以人骨髓白血病细胞系(HL-60)、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为细胞模型,采用MTT法对54株白苞蒿内生真菌发酵物粗提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发现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在90%以上的菌株共有5株,占总菌株数的9.3%;以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3种病原细菌为靶标菌,采用滤纸片法对54株白苞蒿内生真菌发酵物粗提物的抗菌活性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白色念珠菌均未表现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有一定抑菌活性的菌株共有17株,占总菌株数的31.5%,其中有2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0.
银杏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中国福建、江苏、贵州三省银杏Ginkgo biloba的根、茎、叶、树皮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利用形态学与IT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根、茎、叶和树皮分离出175株内生真菌,归为47类,每一类取代表菌株进行ITS测序及系统分析,分别属于子囊菌门的8个目,即Eurotiales、Hypocreales、Xylariales、Trichosphaeriales、Glomerellales、Diaporthales、Botryosphaeriales、Pleosporales,11科,16属。其中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19.75%)、链格孢属Alternaria(19.15%)、镰孢菌属Fusarium(10.64%)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10.64%)为优势菌群;并且新丛赤壳属Neonectria和生赤壳属Bionectria为首次从银杏中分离出。Shannon-Wiener指数(H=2.4192)和Simpson指数(1-D=0.8856)的计算结果反应出所获得的银杏内生真菌菌群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