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启武  聂兰琴  郑艳明  吴琴  尧波  郑林 《生态学报》2014,34(9):2246-2255
为阐明沙化程度和林龄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叶片及林下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探讨C、N、P化学计量比对沙山植被恢复的指示意义,在鄱阳湖多宝沙山沿沙化梯度测定了不同林龄湿地松叶片及林下土壤C、N、P含量。结果表明:1)在叶片C、N、P及其化学计量比中叶N与C∶N对沙化程度和林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对于轻度与中度沙化区的5年生与10年生湿地松林,林龄、林龄与沙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均对叶N及C∶N产生显著影响;对于中度与重度沙化区的2年生和10年生湿地松林,林龄和沙化程度均显著影响叶N与C∶N。2)叶片与土壤二者C、N、P及化学计量比对沙化程度与林龄变化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林龄、林龄与沙化程度的交互作用对轻度与中度沙化区5年生和10年生湿地松林土壤全N有显著影响;对于中度与重度沙化区2年生和10年生湿地松林,仅沙化程度对土壤全磷以及林龄对土壤有机碳影响显著。3)10年生湿地松叶片N∶P平均值为20.63,10年生以下湿地松叶片N∶P平均值为15.61,随着林龄的增加,湿地松生长由N、P共同限制逐渐转向更受P的限制。  相似文献   
82.
通过考察氯过氧化物酶(CPO)发酵相关参数的动力学特征,探究酶产量与参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CPO发酵过程中慢速C源麦芽糖比葡萄糖更有利于调控CPO的稳定合成,前者CPO最高比酶活(179.50 U/m L)比后者(135 U/m L)高出44.5 U/m L,而且产酶高峰期延迟1~2 d;发酵过程p H波动与C源消耗速率密切相关,且对CPO合成具有明显的指标性作用。通过生物量曲线及糖消耗曲线与产酶特征对比判断,菌株合成CPO为中期合成类型。副产物黑色素是菌体成熟时期的一种次生代谢物质,与酶的生物合成存在时间上的同步性。控制C源基质和p H对提高CPO稳定化生产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3.
低氧信号传导途径与鱼类低氧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信号传导途径是从线虫到哺乳动物都十分保守的一个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系统,它对于维持后生动物的氧稳态至关重要.低氧诱导因子是该信号传导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因子.对低氧诱导因子的调控是对低氧信号途径网络进行有效调控的主要方式.由于鱼类生存的水环境溶氧量的变化很大,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鱼类演化出适应不同浓度溶氧水环境的物种,并发展出千差万别的低氧适应策略.对鱼类低氧适应策略及其低氧适应机制的研究,对于认识鱼类物种形成的动因和培育耐低氧鱼类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低氧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述了鱼类低氧信号途径、低氧适应策略、低氧信号途径网络调控等方面研究的慨况.  相似文献   
84.
旨在评价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以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临床给药剂量筛选试验为基础,分别设置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运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对攻毒前后试验动物的相对体质量及试验结束后免疫器官指数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比较各组数据的显著性差异来评价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能提高发病鸡的相对增量率,并促进发病鸡的生长发育。说明,复方天门冬多糖注射液对患病鸡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为得到有效水解杜仲角质层的角质酶,通过生物酶法提取杜仲中的活性成分。从病变的杜仲叶中分离出一株能高产角质酶的菌种,鉴定分析证实该菌株是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这是首次从植物病原真菌以外发现产角质酶的酵母菌,并对该菌株发酵产角质酶的条件进行优化。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酵母菌比植物病原菌安全许多,更利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86.
鲴类寄生六鞭毛虫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的原理和方法,选取光镜下的24个性状,对鲴亚科17种寄生六鞭毛虫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阐明了这17种六鞭毛虫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还表明,鲴亚科寄生六鞭毛虫的分化较晚;一些明显特征:如杆状条纹,是进化适应的结果,具有系统学意义。还通过对寄生六鞭毛虫在鲴亚科鱼类中的区系分布特点分析,探讨了宿主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寄生六鞭毛虫的区系分布能够反映宿主相互间  相似文献   
87.
用 PCR方法构建了一个不能形成二聚体的 C端缺失半胱氨酸 57的 h ITF突变体 .将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p GEX- 4T- 1中 ,ITPG诱导表达 ,融合蛋白经 Glutathione-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凝血酶酶切和 Sephacryl S 1 0 0纯化 ,得到突变体蛋白 .SDS- PAGE,氨基酸组成 ,飞行质谱 ,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期望值一致 .研究表明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有所降低 .对胃蛋白酶作用的稳定性降低 .  相似文献   
88.
水体异味及其藻源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在淡水水体中,藻源次生代谢产物中对水环境影响最大的是蓝藻毒素和异味物质,由于蓝藻毒素对人类的健康有直接危害,针对毒素的研究工作相对较多。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用水、水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水体异味,特别是藻源异味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由藻源次生代谢产物引起的水体异味问题是一个严重且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国外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对水体异味的研究,至今已成为当今世界水环境研究热点之一,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相关研究工作也较少。    相似文献   
89.
鄱阳湖湿地优势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5,自引:20,他引:15  
聂兰琴  吴琴  尧波  付姗  胡启武 《生态学报》2016,36(7):1898-1906
2013年11月初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菰(Zizania latifolia(Griseb.))、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红穗苔草(Carex argyi)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等6种优势植物新鲜叶片、凋落物及表层0—15cm土壤样品测定了碳(C)、氮(N)、磷(P)含量,以阐明不同物种、不同生活型间C、N、P化学计量差异,探讨化学计量垂直分异。结果表明:1)C、N、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叶片380.6—432.2 mg/g,15.3—32.6 mg/g和1.3—2.0 mg/g;凋落物345.4—416.1 mg/g,10.8—20.8 mg/g和1.1—1.7 mg/g;土壤15.0—38.1 mg/g,1.2—3.1 mg/g和0.7—1.1mg/g,不同物种间叶片、凋落物及土壤C、N、P含量差异显著,且叶片C、N、P含量显著高于凋落物与土壤。2)土壤C∶N、C∶P及N∶P值显著低于叶片与凋落物,且土壤C、N、P化学计量关系与凋落物更为密切,凋落物的C∶N、N∶P分别能解释土壤C∶N、N∶P变异的35%、18%。3)挺水植物与湿生植物之间叶片C∶N、N∶P值差异显著,C∶P则差异不显著,凋落物C∶N、C∶P与N∶P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0.
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热带红壤侵蚀退化地实施生态恢复后生物生产力恢复迅速,但土壤尤其是土壤水库的功能并未获得同步恢复,导致土壤水库对于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调节能力低下,区域性洪涝灾害和季节性干旱依然突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退化地典型植被恢复类型(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0—60cm土层土壤水库各种库容差异,以及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土壤水库库容与土壤有机碳密度两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森林恢复类型死库容呈上升趋势,兴利库容和最大有效库容呈下降趋势,防洪库容变化趋势不明显,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兴利库容略高。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同一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密度均表现为马尾松与阔叶树复层林木荷与马尾松混交林阔叶混交林,而活性有机碳密度则以阔叶混交林最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水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增加具有显著的因果影响关系(P=0.01),其中对有机碳水平起到主导性贡献作用的是水溶性有机碳。因此,对于退化红壤地森林恢复初期,可通过适当密植和立体种植,提高林地生物量和土壤碳密度,并在马尾松等先锋树种针叶林分中补植阔叶乔灌木,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大土壤水库容量,从而有利于土壤水库结构和功能以及退化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