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分析了鼎湖山针阔混交林永久样地在4a演变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空间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群落乔、灌、草3层的物种个体数量有很大变化,但其物种组成结构变幅很小;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优势地位逐步丧失,而阔叶树种荷木(Schima superba)和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等优势地位日益巩固,同时中生性树种的罗伞(Ardisia quinquegona)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等地位也在加强,整个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变:群落乔木层的生物量增加而灌木层的生物量逐步减少,但群落总生物量仍在增加: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较为复杂,但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只表现微小的起伏,说明针阔混交林群落的演替是一种缓慢的、较为稳定的过程。同时,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偶见种及珍稀植物的保护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2.
ε-聚赖氨酸的微生物合成与降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ε-聚赖氨酸为一种均聚氨基酸,由单个赖氨酸分子在α-羟基和-ε氨基形成酰胺键而连接成的多聚体,目前主要通过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的微生物合成进行生产,具有抑菌谱广、热稳定性好、在酸碱条件下稳定等特点,作者综述了ε-聚赖氨酸微生物合成的方法、可能的生物合成和降解机制等,并简要介绍ε-聚赖氨酸作为食品保鲜剂在食品和生物高分子材料在基因治疗、药物载体、基因芯片、高吸水性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讨Epstein-Barr病毒潜伏性膜蛋白1(LMP1)促细胞转化的主要活性部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重组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对应密码子缺失突变体(LMP1△232-351),将突变型LMP1△232-351和野生型LMP1(LMP1WT)分别导入永生化的鼻咽上皮细胞NP69中,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同时,构建含JAK3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pGL-2/JAK3-LUC),将LMP1△232-351与LMP1WT分别与含有JAK3启动子序列或NF-kB结合序列启动子的荧光酶表达质粒共转染293细胞(用pLNSX质粒作对照),比较二者活化JAK3启动子或转录因子NF-KB的功能.[结果](1)LMP1△232-351促NP69细胞转化的能力较LMP1WT显著降低(n=3,p<0.01).(2)LMP1WT能明显呈浓度依赖陛活化JAK3启动子,而LMP1△232-351上调能力几乎丧失.[结论]LMP1羧基末端活化域3(aa232-aa351)是LMP1的重要活性部位之一,其促细胞转化的作用与JAK3蛋白表达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4.
[目的]在酵母细胞中蛋白质的糖基磷酸肌醇化(GPI)修饰是将GPI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壁的信号.目前已对酵母GPI蛋白的细胞定位信号有一定了解,但对丝状真菌GPI蛋白的定位则了解甚少.AfPhoA是丝状真菌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的酸性磷酸酯酶,是GPI修饰的蛋白.该蛋白首先分离自细胞膜,随后又发现该蛋白与细胞壁结合.分析其C-端序列也未发现已知的定位信号,因此目前还不能确定其细胞定位.[方法]我们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分子,将AfPhoA的C-端序列与GFP的C-端融合后检测融合GFP的细胞定位.[结果]我们用烟曲霉几丁质酶AfChiB1的启动子和N-端信号肽构建了可在烟曲霉中分泌表达GFP的表达载体pchiGFP.在此基础上将AfPhoA的C-端与GFP融合,融合质粒与pCDA14共转化烟曲霉后筛选到一株转化子.该转化子可表达融合GFP,在诱导和非诱导条件下,融合GFP均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融合GFP在细胞壁上也有少量分布;在培养上清液中只能检出约30KD的GFP融合蛋白,而没有完整的GFP融合蛋白,推测为从GPI锚上水解释放的.[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AfPhoA蛋白GPI修饰的作用是使该蛋白定位于细胞膜.本研究不仅初步确定了AfPhoA蛋白GPI修饰的细胞膜定位功能,而且为烟曲霉基因与蛋白质功能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有效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195.
植物体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的改变来适应干旱胁迫。对干旱/复水及秋水仙素处理后再干旱/复水的仙鹤藓(Atrichum undulatum)原丝体细胞中微管骨架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干旱处理后细胞内微管骨架从有规律排列的较细的丝状形式转换为无规律排列的较粗的微管束;复水后微管骨架的结构和分布与对照细胞中无明显区别;秋水仙素处理后再干旱/复水的细胞中,微管骨架呈分散的棒状或点状分布,而且原丝体丧失了干旱胁迫后正常复水的能力,进而导致细胞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认为,微管骨架在仙鹤藓原丝体适应干旱逆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6.
植物中几丁质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丁质酶 (EC3.2 .1.14)是降解几丁质的糖苷酶。很多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都能产生几丁质酶 [1] 。由于几丁质酶在植物抗真菌病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而成为近年抗真菌病害研究的热点之一 [2 ] 。随着对几丁质酶研究的深入 ,发现该酶不仅与抗真菌病害有关 ,而且在植物发育、抗胁迫及共生固氮等方面都发挥着作用。1 参与植物的发育调控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参与了植物的发育调控 ,尤其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胡萝卜中 ,几丁质酶 EP3 参与控制早期胚胎发育 [3 ] 。在云杉体胚发育中 ,几丁质酶也起到了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7.
鼎湖山地表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及其与凋落物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代表林型地表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凋落物的关系,利用巴氏罐诱法共采集无脊椎动物3门7纲31目58科(总科)7310头,3种林型中蚂蚁占绝对优势,蜘蛛,甲螨,长角跳虫,毛蕈甲,蟋蟀和果蝇为常见类群,其中季风常绿单身汉叶林地表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最高;针阔叶混交林与之接近;马尾松林最低,但其优势度指数最高。3种林型地表无脊椎动物群落之间均中等不相似,年凋落物量与地表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均匀性呈现显著正相关,与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调落物的周转期与地表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与均匀性呈显著负相关,与优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8.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芥菜几丁质酶基因BjCHI1及其两个衍生基因BjCHI2和BjCHI3,获得相应的蛋白质。经FPLC纯化后,测定了3种蛋白质的几丁质酶活性,发现它们均能降解CM-chitin-RBV和胶状几丁质。以CM-chitin-RBV为底物时的Km值分别为0.799mg/mL、0.544mg/mL和0.793mg/mL,差别甚微。而以胶状几丁质为底物时的Km值分别为0.281mg/mL、0.388mg/mL和1.643mg/mL,表现一定的差别,说明几丁质结合域影响了酶对不溶性底物的亲和力。3种蛋白中,只有BjCHI1在33μg/mL以上浓度具有凝集素活性,而BjCHI2和BjCHI3的浓度即使高达800μg/mL也无凝集素活性,表明2个几丁质结合域是BjCHI1具有凝集素活性的必需条件,这是植物中发现的第一个兼有几丁质酶和凝集素活性的蛋白质。   相似文献   
199.
植物几丁质结合蛋白及几丁质结合域特征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植物中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类型及各类的初级结构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所含的几丁质结合域的特征,功能及其作用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00.
API系统鉴定化妆品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微生物种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API2 0E系统鉴定 18株肠杆菌科细菌 ,鉴定结果符合率 10 0 % ,并用API2 0E ,API 2 0NE ,APISTAPH和API2 0cAUX分别对分离自化妆品和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 183株革兰氏阴性发酵杆菌 ,革兰氏阴性非发酵杆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酵母菌成功进行了菌种鉴定 ,另有 3株革兰氏阴性氧化酶阴性杆菌未能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