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4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鉴定富含脯氨酸核受体辅调节蛋白1(PNRC1)分子的核定位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sequence, NLS),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的基础上,先构建野生型PNRC1及删除预测NLS的PNRC1突变体的绿色荧光蛋白(GFP)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NRC1分子在删除预测NLS后细胞内的定位变化.然后,将预测的NLS编码序列直接连到GFP表达载体上,以及将预测的NLS加到胞浆蛋白上构建其GFP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观察预测的NLS能否把构建的重组体都带到细胞核内.结果显示,删除PNRC1中预测的NLS后,其定位从细胞核中变为主要定位在细胞浆中,而预测的NLS能把GFP或胞浆中的蛋白带到细胞核中.研究表明,预测的NLS为PNRC1分子真正的NLS.  相似文献   
152.
人源性多肽dermcidin(DCD)是最近从人汗液中分离的一种天然活性多肽.它在汗腺中组成性表达并分泌到体表的汗液中,作为抗菌肽参与调节皮肤菌群结构.以前在人类神经细胞中发现的一种存活促进肽以及人体内与一种鼠恶病质因子同源的多肽均被证实为DCD衍生肽.最新研究发现dermcidin基因在多种类型肿瘤及人胎盘组织中表达,表明DCD可能作为多功能的活性多肽在肿瘤发生及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妊娠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3.
螺旋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及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与开发了钝顶螺旋藻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浸提、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硅胶层析柱,Saphedex LH-20柱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利用紫外及红外图谱分析了所提抑制剂结构;采用双倒数作图法研究其抑制动力学特性。从螺旋藻分离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达到了色谱纯,通过多种色谱分析,推测该试样为带有共轭体系的多羟基酯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抑制剂质量浓度为0.18 g/L时,抑制率达73%;动力学研究表明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4.
为了探索雌二醇与β-防御素(sBD-1)表达量的关系,体外模拟蒙古绵羊(Ovis aries)生理周期.用添加雌二醇浓度10-11、10-10、10-9、10-8、10-7、10-6 mol/L的培养液及不添加雌二醇的培养液(即对照组)分别培养蒙古绵羊输卵管上皮细胞,作用24 h、48 h、72 h后,提取细胞总RNA,应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雌二醇培养的输卵管上皮细胞中sBD-1的相对表达量0.000 740~0.001 758,与对照组0.000 190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小于10-8 mol/L雌二醇添加浓度与sBD-1基因相对表达量变化基本呈正相关.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雌激素参与机体防御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5.
中国河北省卢龙县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轮状病毒是我国儿童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按照WHO轮状病毒监测方案,于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在河北省卢龙县开展了医院和社区为基础<5岁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监测。结果表明:卢龙县<5岁儿童腹泻的发病率为1 3次/人/年。4年中全县共有2350名<5岁急性腹泻患儿住院,占所有住院儿童的38%(2350/6213)。住院的腹泻患儿每年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夏季(6~8月),占全年腹泻住院病例的22%;另一个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占58%。住院的轮状病毒腹泻只有一个高峰,是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高峰期的轮状病毒腹泻住院患儿数占全年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住院数的86%。按全年统计,轮状病毒腹泻占住院腹泻患儿的46%,轮状病毒腹泻的住院率为11/1000儿童/年。在门诊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占28%,在社区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腹泻占10%。轮状病毒毒株的分布,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G2型(8%)、G4型(3%)、G9型(0 6%),混合感染较少(1%)。还有8%的毒株未能分出型别。在轮状病毒腹泻患者中,9~11月龄的儿童检出率最高(53%),其次是12~17月龄(51%)、18~23月龄(36%)和6~8月龄(30%)。在4年研究期间共有5~10名1~59月龄儿童可能因为轮状病毒腹泻死亡,其中有1例确诊为P[8]G1型毒株感染。初步估计,该县1~59月龄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死  相似文献   
156.
禽Ⅰ型副粘病毒各种禽源分离株毒力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测定新城疫病毒(NDV)毒力的经典方法,即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对源于鸡、鸽、鹅、珍珠鸡、孔雀、鹌鹑和画眉鸟等7种禽(鸟)源的共14个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广西分离株,分别测定了毒力。同时对分离株F基因的N一端前段和HN基因的e末端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绘制系谱树。结果发现,分离株的MDT在36h~75h之间,除1株鸽源毒株gxp22的ICPI值为0外,其余分离株在1.09~1.95之间;除孔雀源的分离株gxpc52在F基因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R-R-F^117之外,其它13株均为^112R-R-Q-K-R-F^117,都符合强毒株的特征。所有分离株与国内参考强毒株F48E8和国外参考强毒株HER/33在HN基因e末端终止密码子的位置相同,也符合强毒株的特征。根据F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谱树发现,近几年来在广西流行的APMV-1毒株的基因型为Ⅶd亚型;根据HN基因核苷酸序列绘制的系谱树表明,广西各种禽源APMV-1分离株可分为2个群。研究的结果表明,根据F基因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和HN蛋白翻译的终止密码子的位置判定APMV-1毒力的结果,都与毒株在临床上的致病情况相符。因此,根据F基因和HN基因序列和结构的特征,均可以判定APMV-1临床分离株的体内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采用萃取法和重结晶法对红木种子中的红木色素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利用分光光度法对油溶性的红木素产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借助UV、FUR、MS、^1HNMR及^13CNMR等测试手段对红木素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8.
假单胞菌S-2降解甲胺磷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甲胺磷生产车间分离到一株假单胞菌编号为S-2。S-2可利用甲胺磷为唯一氮源,但不能利用甲胺磷为唯一磷源。该文对S-2体内具有的降解甲胺磷的酶类进行了研究,初步断定:S-2可代谢产生酸性磷酸酶,主要在胞外降解甲胺磷。S-2在甲胺磷诱导的情况下,这些降解酶类可大量聚积。用诱导过的菌液降解甲胺磷比未经诱导的快了2d左右。  相似文献   
159.
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燕  林莉萍  丁健 《生命科学》2005,17(4):318-322
细胞周期是一种非常复杂和精细的调节过程,有大量调节蛋白参与其中。此过程的核心是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CDKs的激活又依赖于另一类呈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而CDKs调节的关键步骤是细胞周期检查点。PLKs是多种细胞周期检查点的主要调节因子,Aurora蛋白激酶主要在细胞有丝分裂期起作用。本文就上述因素在细胞周期进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0.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发生在沿海地区的一种少见而又重要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有关溶藻弧菌下肢感染致脓毒症的病例国内外罕见文献报告。2003年10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临床表现酷似创伤弧菌脓毒症的溶藻弧菌脓毒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