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4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NGX6是克隆的鼻咽癌相关基因,它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通过脂质体转染把NGX6导入鼻咽癌细胞株中,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细胞内所有蛋白质,通过软件分析,找到与未处理细胞表达差异的蛋白质,通过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资料处理.鉴定出七种表达上调的蛋白质,其中包括Fas蛋白,锌指蛋白(ZNF),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Ⅱ(MHCⅡ)等.Fas蛋白参与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它的上调可以促进细胞凋亡;ZNF蛋白参与基因的转录调控,它的上调也可影响细胞异常增殖的信号传导通路;MHCⅡ可以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这些结果说明NGX6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为研究NGX6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实验资料,对鼻咽癌的基因治疗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也为研究其他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2.
染色体7q32-ter鼻咽癌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隆7q32-ter区域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最小共同缺失区的鼻咽癌相关基因.以STS D7S509为探针,PCR法筛选位于该区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应用EST介导的定位-候选克隆策略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筛选出在鼻咽癌细胞株和活检组织中表达增强的EST AA773454,cDNA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资源获取全长cDNA,DNA印迹和甲基化分析研究其表达增强的机制.结果表明,克隆的NAG18基因cDNA全长802 bp,编码227个氨基酸,定位于胞核.该基因分别与人、鼠TAXREB107基因及RPL6基因高度同源.其表达增强的机制不是基因拷贝数的丢失和甲基化位点的改变.可以断定NAG18是定位于7q32-ter最小共同缺失区的鼻咽癌相关基因,它是一高度保守的基因,参与了DNA的转录活化.  相似文献   
993.
“精制多价抗海蛇血清”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海蛇均为前沟牙毒蛇 ,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沿岸 ,大西洋没有海蛇。中国产海蛇 1 6种 ,分布于北起辽宁、南至海南及广西沿海 ,分布较广、数量较多及蛇伤发病率较高的海蛇为青环海蛇( H ydrophis cyanocinctus)和平颏海蛇( Laticauda semifasciata)。调查结果表明 ,被海蛇咬伤如不及时处理 ,通常有 50 %的患者死亡。在中国广西北海市每年均有被海蛇咬伤中毒致死的病例。为研制中国、日本及东南亚沿海国家主要有毒海蛇青环海蛇和平颏海蛇咬伤的有效治疗药“多价抗海蛇毒血清”,填补急救医学空白。  方法 从中国北部湾产青环海蛇和平…  相似文献   
994.
本文研究了在(25±1)℃下,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处理对采后青梅果实叶绿素含量、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气调包装果实叶绿素含量最高,其次是乙烯吸收剂处理的;各处理中气调包装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始终很低,GA3含量较高,IAA和ABA含量则较低;对照果实的则相反,乙烯释放量很高,IAA和ABA含量较高,而GA3含量较低。乙烯吸收剂处理的处于二者之间。气调包装可以维持果实较高的GA3水平,降低ABA含量,保持较高的GA3/ABA值,抑制IAA和乙烯的生成,延缓梅果叶绿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995.
褐沙蒿(Artemisia intramongolica)是我国浑善达克沙地重要的固沙植物。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开发获得的直系同源单拷贝核基因c9065c7847对褐沙蒿8个自然种群进行群体遗传结构与谱系地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c9065c7847总长度分别为485、457 bp,具有14、19个变异位点,分别获得48、40种单倍型;褐沙蒿单倍型多样性Hd分别为0.871 6和0.934 8,各种群均在0.8以上;总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008 2和0.005 9,各种群均在0.005以上,表明不论是种还是种群均有高的遗传多样性。AMOV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c9065c7847,褐沙蒿分别有99.398%和98.90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因流Nm分别为6.810和7.270,远远大于1,说明褐沙蒿种群间基因交流十分广泛。c9065的分析结果Nstst,c7847虽然Nst>Gst,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褐沙蒿种群不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性检验显示,2个核基因的Tajima’s D值均不显著(P>0.05),而Fu’s Fs值显著(P<0.05),结合歧点分布分析,反映出褐沙蒿在中性模式下经历有限的种群扩张。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凤鲚(Coilia mystus)早期群体在瓯江口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根据瓯江口渔业资源调查数据, 利用两阶段广义加性模型(Two-stage GAM)分析影响凤鲚鱼卵仔稚鱼分布的环境因子。采用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 对2020年5—7月的凤鲚鱼卵、仔稚鱼出现率及资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5—7月是瓯江口凤鲚的主要繁殖期, 鱼卵主要分布在瓯江上游七都岛附近低盐水域, 仔稚鱼在瓯江水域均有分布, 瓯江下游灵昆岛近岸水域仔稚鱼的相对资源丰度高于瓯江上游。GAM模型分析表温、表盐是影响凤鲚早期群体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表盐对鱼卵的分布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 适宜表盐在1以下, 适宜表温在24—26℃; 仔稚鱼对水温、盐度的适宜度宽于鱼卵, 表温对仔稚鱼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P<0.05), 适宜表温为22—27℃, 适宜表盐为5—13。交叉验证分析认为模型对鱼卵的预测性能(AUC均值0.83)优于仔稚鱼(AUC均值0.71)。2020年预测结果显示, 凤鲚鱼卵的适宜栖息环境较窄, 主要集中在江心屿上游及灵昆岛下游附近水域, 仔稚鱼主要栖息在江心屿至灵昆岛水域。瓯江口作为凤鲚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 掌握凤鲚早期群体在瓯江口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能够为其产卵场栖息地的保护和资源养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结合一测多评(QAMS)和指纹图谱建立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采用Agilent DB-FATWAX柱(0.25 mm×30 m,0.25μm),载气为高纯氮气,程序升温,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油酸甲酯为内参,所建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t检验计算出QAMS与外标法所测含量结果的P值均大于0.05;不同产地大花黄牡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9;表明QAMS、指纹图谱可用于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质量评价。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大花黄牡丹与牡丹样品数据点可区分为2类。通过DPPH和Fe^(3+)还原法对比分析发现,大花黄牡丹种皮的自由基清除率和Fe^(3+)还原能力要高于牡丹品种,而籽油的抗氧化能力则与牡丹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测定分析方法准确、简便、可行。将一测多评结合指纹图谱可以有效评价不同产地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质量。大花黄牡丹种皮和种仁的抗氧化效果明显,可以用作食品、化妆品等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998.
有机污染物2,4,6-三氯苯酚(2,4,6-TCP)普遍存在于地下水和河流底泥等厌氧环境中。为了探究厌氧微生物菌群XH-1对2,4,6-TCP的降解能力,本研究以2,4,6-TCP为底物,接种XH-1建立微宇宙培养体系,并以中间产物4-氯苯酚(4-CP)和苯酚为底物分别进行分段富集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底物的降解转化,同时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2,4,6-TCP(122 μmol·L-1)以0.15 μmol·d-1的速率在80 d内被完全降解转化,降解中间产物分别为2,4-二氯苯酚(2,4-DCP)、4-氯苯酚和苯酚,所有中间产物最终在325 d被完全降解。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脱卤杆菌和脱卤球菌可能驱动2,4,6-TCP还原脱氯,其中,脱卤球菌可能在4-CP的脱氯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丁酸互营菌和产甲烷菌联合作用彻底降解2,4,6-TCP。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大鲵肌肉蛋白肽(The protein and peptide extracts from muscles of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s,SP)对双酚A(bisphenol A,BPA)诱导的小鼠生精障碍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 雄性小鼠分为四组,分别为Control组、BPA组、BPA+CS(Compound Substance)组、BPA+SP组。BPA组使用50 mg/kg/d的BPA腹腔注射,BPA溶解于玉米油;Control组只腹腔注射玉米油。BPA+CS组灌胃其他有利于生精壮阳的复合物用作对照,复合物溶解于生理盐水中;BPA+SP组灌胃上述复合物联合大鲵肌肉蛋白肽,以上灌胃剂量均4 g/kg/d。连续造模28天,期间每周测定小鼠体重,造模结束后测定睾丸体积、睾体比,取附睾精子使用CASA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测定精子数目、精子活力,ELISA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HE染色、TUNEL染色分析睾丸组织病理学,最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转移相关基因2(MTA2)的表达情况、油红O染色观察支持细胞体内、体外吞噬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PA组睾丸体积(P<0.05)、睾丸重量(P<0.05)、睾体比(P<0.05)、精子数目(P<0.05)、精子活力(P<0.05)、睾酮含量(P<0.01)均显著降低,睾丸组织形态受损(P<0.05)、生精细胞凋亡增多(P<0.01)、MTA2表达量降低(P<0.01)、支持细胞吞噬功能减弱(P<0.01);BPA+CS组较BPA组无明显变化,BPA+SP组以上变化显著改善(P<0.05)。结论:大鲵肌肉蛋白肽对BPA诱导的小鼠生精功能障碍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干预MTA2表达进而增强支持细胞的吞噬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腹腔镜手术(LAP)治疗直径≤5 cm胃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直径≤5 cm 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行LAP的患者83例纳为A组,将行ESD的患者87例纳为B组。对比两组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应激反应和胃肠激素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组相比,B组住院总费用、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更短(P<0.05)。两组肿瘤完整切除率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但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均下降,但B组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SD、LAP治疗直径≤5 cm GIST,疗效相当,其中ESD相对而言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可能与减轻应激反应及减轻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