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通过对喉癌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分布、超微结构和蛋白多糖表达的观察,探讨淋巴细胞归巢的抗肿瘤意义及蛋白多糖对淋巴细胞归巢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及阳性胶体铁染色方法,观察和研究32例喉癌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分布、超微结构和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1)早期病变肿瘤周边组织内可见大量类高内皮微静脉,其内皮细胞高大,胞浆突起增多,细胞核大,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淋巴细胞穿越管壁,可见大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存在;晚期病变组织内类高内皮微静脉少见,淋巴细胞穿越管壁不活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明显减少。(2)类高内皮微静脉壁,特别是邻近管腔侧与阳性胶体铁呈强阳性反应,在有淋巴细胞穿越的部位反应更加明显,而内皮扁平的血管基本不反应或反应微弱。结论:(1)喉癌组织中部分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可演变为类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向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归巢)的重要场所;(2)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归巢与抗肿瘤密切相关;(3)蛋白多糖于淋巴细胞归巢旺盛的类高内皮微静脉呈强表达,可能对归巢淋巴细胞穿越类高内皮微静脉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2.
沱沱河是长江正源, 该流域自然生态系统敏感, 生态环境脆弱, 孕育了诸多适应高海拔、寒旱气候的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为了调查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选取沱沱河流域的班德山、达尔宗山和通天河3个样地, 采用 1 km × 1 km网格法在各样地分别选取20个连续网格, 每个网格内设置1个相机位点, 对流域内的鸟兽物种多样性进行监测。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 累计4,28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 共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353张, 鉴定兽类5目10科15属16种, 鸟类8目15科19属22种。其中, 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Panthera uncia)、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藏野驴(Equus kiang)和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等4种, 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 “三有”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11种。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野生动物1种, 易危(VU)的2种, 近危(NT)的5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前5位的兽类依次是岩羊(Pseudois nayaur, RAI = 11.17)、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RAI = 6.48)、高原兔(Lepus oiostolus, RAI = 4.99)、藏狐(Vulpes ferrilata, RAI = 3.36)和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 RAI = 2.87); 鸟类RAI排前5位的物种为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 RAI = 3.08)、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 RAI = 1.26)、棕颈雪雀(Pyrgilauda ruficollis, RAI = 1.26)、大鵟(Buteo hemilasius, RAI = 0.82)和白腰雪雀(Pyrgilauda taczanowskii, RAI = 0.61)。此外, 红外相机还监测到较多的家畜和人为活动(RAI = 8.72)。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客观记录了长江正源沱沱河流域鸟兽资源的本底情况, 可为进一步调查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以及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3.
行为时间分配是动物对资源获取和风险防御的权衡,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目标动物观察法记录了可可西里冬季(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表现,并将行为分为觅食、警戒、卧息、移动和“其他”5种类型。首先,本文通过对比青藏铁路运营前后两个交配季(2003-2004年建设期和2017-2018年运行期)之间雄性藏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探讨青藏铁路的出现对雄性藏羚行为的影响。随后,基于2017-2018年交配季雄性藏羚的行为数据,分析了年龄对其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建设期相比,雄性藏羚的觅食和“其他”行为时间比例明显增加,而警戒和卧息的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降低,这说明铁路稳定运营后对雄性藏羚的影响降低。交配群中成年雄性藏羚的警戒、移动,以及“其他”行为中的繁殖行为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亚成体,而觅食和卧息行为时间比例显著低于亚成体, 这与交配群中不同年龄雄性个体所处的地位等级有关。成年雄性藏羚在交配群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更多配偶资源,增加警戒和移动,减少觅食和卧息有助于其维持交配群的稳定。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栗属杂交F1代幼林期生长、枝条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并为栗属育种亲本选配及早期选择指标筛选奠定理论基础,该研究以锥栗、板栗种内和种间9个杂交组合子代及其亲本为材料,在分析F1代幼林期生长、枝条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杂种优势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7个亲本的遗传距离,进而分析栗属杂交子代生长、枝条性状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栗属杂交F1代生长、枝条性状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各性状组合间F值的变动范围为5.08~22.03,组合内的变异系数范围为6.60%~27.69%;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在0.5以上,性状受遗传影响较大;除地径外,其他性状遗传传递力均大于100%,性状遗传稳定性较高;各性状中亲优势率为-6.01%~44.40%,且F1代生长、枝条性状存在普遍的超亲分离现象。(2)28对引物在7个亲本中共检测出115个多态性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3~5个不等,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4.1个,多态性程度较高;Shannons 指数(I)、多态性信息含量(PIC)的平均值分别为1.25、0.674,亲本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3)相关分析表明,杂交子代一年生枝长、一年生枝粗及节间距的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并随遗传距离增大杂种优势增强。  相似文献   
95.
本文对分离自海洋样品具有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的放线菌FIM09-1157进行初步的分类研究,其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属于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 sp.)。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层析以及高效制备液相对链孢囊菌FIM 09-1157发酵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T1。理化性质和UV、MS以及1D和2D-NMR波谱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T1与链霉菌产生的硫内酯类化合物Thiotetromycin同质。本文首次报道了化合物T1体外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92μmol/L。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使用空心钉配合缝线张力带技术治疗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1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人,男10例,女2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6.3岁。其中8例摔伤,2例车祸外伤,2例运动中损伤并伴有盂肱关节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5小时-1周。X线显示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5mm。大结节骨折块采用空心钉配合5-Ethibond缝线构成的张力带技术进行固定。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3个月,平均14个月。X线显示术后2-4个月骨折愈合,平均2.5个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标准评分为(33.65±3.83)分;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配合缝线张力带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疼痛缓解明显。  相似文献   
97.
本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及HPLC等方法对链霉菌FIM-080014发酵液及菌丝体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得到7个核苷类化合物。通过NMR及MS等方法鉴定了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尿嘧啶(1)、尿嘧啶核苷(2)、2'-脱氧尿嘧啶核苷(3)、5'-C-甲基尿嘧啶核苷(4)、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5)、2'-脱氧鸟嘌呤核苷(6)和次黄嘌呤(7),其中化合物4首次从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1~7对神经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3.7、2.1、4.4、1.4、3.6、2.5和2.4 mM。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庄口与季节原料茧茧层丝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的桑蚕原料茧,春茧和秋茧5 min、10 min两个处理水平的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与蚕茧解舒率之间都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越大,蚕茧的解舒率越大.庄口和季节是影响广西桑蚕原料茧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的重要因素.而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与蚕茧解舒率在品种水平上则没有相关关系,也就说明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在品种间虽然有差异,但蚕品种并不是主要制约或影响蚕茧茧层丝胶初期溶解速度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运动成像技术(DTI,Dopplar Tissue Motion Imaging)评价实验猪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左室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取试验用家猪24头,随机分成2组,A组(10头)B组(14头)。A组作为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置,只是在相应时间点获取数据。B组实验猪经开胸,于前降支起始1 cm处,放置特制银夹,可以缓慢夹闭前降支血管,银夹自放置至完全闭合需6小时,9小时后再次开胸,取出银夹,进行心肌再灌注。A组与B组夹闭前、夹闭后6小时造影检查确定前降支完全闭塞、9小时闭塞状态取出银夹、12小时再灌注3小时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DTI,获取对照组和模型组夹闭前、夹闭后6小时、9小时、12小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收缩末期内径Esd(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每搏输出量SV(cardiac stroke volume)、射血分数EF(ejection fraction)、短轴缩短率Fs(Fraction Shortening);舒张期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E峰、A峰、E/A等常规参数。转TVI(Tissue Velocity Imaging)模式下DTI测量二尖瓣环组织运动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及Ea/Aa。结果:1).B组实验猪在夹闭6小时、9小时、12小时DTI所测数据Sa峰值变化比常规数据变化明显(P0.01)2)。DTI所测数据Ea、Aa、Ea/Aa变化较舒张期二尖瓣前向血流数据E峰、A峰、E/A变化出现早。3).病理显示夹闭9小时时前壁心肌出现坏死,心肌细胞被破坏及炎细胞浸润。结论:DTI可以准确及时评价实验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左室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
给予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苍耳子药物血清,用克隆形成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细胞分裂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苍耳子药物血清(设低、中、高剂量)组和5-FU(5-氟尿嘧啶)组克隆数比对照组克隆数明显减少,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8.30%、49.34%、68.12%和53.27%;苍耳子药物血清(低、中、高剂量)组和5-FU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1%、8.2%、16.3%和11.3%。苍耳子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分裂增殖具有明显的毒性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