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金梅  崔义厚  傅忠扬  高文波  王薇 《遗传》2006,28(5):529-53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20只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的6种血液蛋白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了蛋白标记座位与体重、绒产量和绒细度等经济性状的相关性。采用SAS统计软件处理,统计各经济性状的最小二乘均值(LSM),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EsBB型可作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TfBB和Amy1-2型位点可作为绒产量的优势基因型,可望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22.
目的研究肠道病毒71型经不同途径感染不同日龄ICR小鼠后的感染状况,了解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特点,为了解EV71小鼠感染机制和模型制备提供实验信息和技术支撑。方法分别通过口腔途径、颅腔途径、肌肉途径及腹腔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定期安乐动物,采集各器官组织进行病原学诊断,确定EV71病毒感染情况;同时建立一步RT-PCR、病毒分离、IFA及IEA等方法。结果经腹腔途径感染成年鼠出现竖毛、弓背、消瘦症状,其他各途径感染小鼠感染后未见竖毛、弓背、觅食减少、体重减轻、精神呆滞及神经系统症状。颅腔注射3~4周龄ICR小鼠能在脑组织检测到病毒RNA,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1日龄乳鼠能在肌肉组织和肠道检测到病毒RNA,其中,肌肉组织病毒分离可检测到活病毒。本研究同时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适合EV71的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结论临床分离的EV71毒株通过口腔接种、颅腔、肌肉、腹腔注射途径感染1日龄、7日龄及3~4周龄SPF级ICR小鼠的疾病程度和病毒检出不同,ICR乳鼠及成年鼠可作为该病毒感染机制、病毒体内分布等基础研究,但用作EV71动物模型应用,感染程度尚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23.
为了解湖北地区Thisfindingwasalsoconfirmedbythephylogenetictreeanalysis.麻鸭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自然感染状况以及湖北麻鸭所携带DHBV的基因结构特征,采集了70份成年麻鸭血清并应用PCR技术检测DHBVDNA,对其中一份DHBVDNA阳性血清进行DHBV全基因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麻鸭DHBV自然携带率为10%;湖北DHBV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DQ276978)基因组的全长为3024bp,有编码P,S和C蛋白的三个开放阅读框;与GenBank中17株DHBV基因组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9.85%~93.29%之间;S蛋白、C蛋白和P蛋白结构功能区序列均高度保守;而对P蛋白标志性氨基酸和全基因进化树的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属于DHBV中国基因型中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124.
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以及疫苗组合的选择和免疫程序的策略,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中进行分析。SIV/恒河猴模型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研究模型。但是,SIV和HIV之间基因的差异,使得这个模型存在很大局限性。研究人员还曾经致力于HIV-1/黑猩猩模型,但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导致该模型也不能被广泛利用[1]。嵌合猿猴/人免疫缺陷病毒(Chimeric simian/human immunodeficency virus,SHIV),是以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SIV…  相似文献   
125.
微球囊压迫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    ??  刘??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8):48-48
目的: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因不清。令患者难于忍受。多年来人们探索出很多的治疗手段,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伴有疗效、副损伤及并发症上的各种缺点。经研究经介入方法利用微球囊能改变了三叉神经半月节的解剖位置从而缓解其周围压力,进而治疗了三叉神经痛且疗效很好。结论:微球囊加压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是目前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家庭长期氧疗(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同期住院病人随机分为LTOT组(51人),对照组(52人)。全部病例在缓解期及治疗后每年测定PaO2、PaCO2、FVC、FEV1、HB、HCT的数值及每年住院次数。结果:①氧疗后1、2、3、4、5年与氧疗前比较,低氧血症改善,FEV1明显提高,HB、HCT明显减少;每年住院次数减少;②LTOT组5年生存率62.75%,对照组5年生存率46.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合理使用LTOT对COPD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7.
N- 乙酰转移酶NAT10 在软组织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N-乙酰转移酶NAT10蛋白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及与类型、分级的关系。方法:通过原核表达NAT10蛋白免疫制备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并经免疫印迹鉴定;以组织芯片一免疫组化检测166例软组织肉瘤和28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中NAT10蛋白的表达。结果:制备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印迹鉴定与NAT10具有特异结合性。免疫组化显示166例软组织肉瘤中NAT10蛋白阳性95例,阳性率为57%(95/166),28例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中4例阳性14%(4/28)。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NAT10表达的主要分布为:滑膜肉瘤76%(13/17)、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5%(15/20)、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NET)70%(16/23)、横纹肌肉瘤70%(7/10)、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50%(11,/22)、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50%(7/14)、平滑肌肉瘤43%(6/14)、脂肪肉瘤42%(8/19)、黏液性纤维肉瘤38%(6/16)。统计比较显示:滑膜肉瘤与黏液性纤维肉瘤和脂肪肉瘤,以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与黏液性纤维肉瘤之间NAT10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NAT10蛋白强阳性表达(≥++)多存在于滑膜肉瘤(53%,9/17)、横纹肌肉瘤(40%,4/10)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40%,8/20)。在FNCLGC分级中,19例I级肉瘤中NAT10阳性表达率为42%(8/19),44例Ⅱ级肉瘤为43%(19/44),70例Ⅲ级肉瘤为73%(51/70)。Ⅲ级NAT10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级组和Ⅰ级组(均为P〈0.05)。结论:研究表明N-乙酰转移酶NAT10表达于多种人软组织肉瘤,尤其在高度恶性肉瘤,因此有可能为软组织肉瘤的分级及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28.
辽宁新品系绒山羊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我国特有遗传资源150头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的11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研究,对其进行群体遗传学特性分析,并利用SAS程序下的GLM分析了体重、产绒量和绒细度3个经济性状与标记基因型的关系,结果表明:红LSCV13位点,AA和BC型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AB型为绒产量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在CSSM11付点,AD和BE犁为绒产量性状的优势基凶型,AA型为绒细度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在IDVGA64位点DE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因型,BD和CC型为绒产量性状的优势基凼犁,BC和DE型为绒细度性状的优势基因型。在BMS2782何点,BB型为体重性状的优势基凼型,BC和DE型为绒产量性状的优势基凶型,CD型为绒细度性状的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29.
人脑内一含有ACP样结构域新基因的发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寻找脑内新基因,以正常成人全脑cDNA为模板,采用锚定PCR方法进行扩增, 将经琼脂糖DNA电泳鉴定获得的一约1 200 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回收,并克隆入T easy载体.用310 Genetic Analyzer进行自动测序.所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BLAST相似性分析结果证明所得序列为新序列,读框分析表明,该序列中存在一完整编码区,编码含35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ProDom软件分析发现其含有酰基携带蛋白(ACP)样结构域.随后,经3′RACE法克隆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其全长为2 024 bp,染色体定位在14q11.2,含有16个外显子,15个内含子,该基因已登录到GenBank.经设计编码区引物,从T easy载体扩增出编码区后再克隆入pGEX-4T1表达载体,经异丙基硫代-D-乳糖苷(IPTG)化学诱导表达.其编码区克隆入pGEX-4T1表达载体后,转入JM109宿主菌,经IPTG诱导已得到表达.点杂交及RNA印迹表明,该基因在正常成人脑内广泛高表达.  相似文献   
130.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矮嵩草抗逆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韩发  贲桂英  师生波 《生态学报》1998,18(6):654-659
主要对生长在海拔400m(大坂山),3200m(海北部)和2200m(西宁)的地区同矮嵩草的生理生态适应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在3个不同海拔地区的矮嵩草其生长发育和干物质和积累具有明显差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株高度明显变低,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减少;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补偿点提高;光呼吸强度减弱。在花果前期,海拔4000m处植株地上组织的蔗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