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1.
1植物名称‘艾瑞山’大叶金钟花(Fothergillamajor Lodd‘.Mt.Airy’),由美国缅因州大学张冬林博士提供。2材料类别带腋芽的嫩茎段。3培养条件启动培养基:(1)MS 6-BA0.5mg·L-1(单位下同) NAA0.05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500。增殖与壮苗培养基:(2)MS 6-BA0.5 NAA0.05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认知—体验—规范”膳食干预模型对体重超重人群的减重效果。方法:2020年9月—12月,完成为期1月“认知—体验—规范”膳食干预模型试验的体重超重研究,对象44人,收集试验前后人体成分,膳食结构及烹饪制作合格率。采用Wilcoxon配对秩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效果的差异显著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体重减少的中位数[P25~P75]为1.55[1.00~3.23]kg,体质指数减少的中位数[P25~P75]为0.65[0.40~1.22]kg/m2,内脏脂肪面积减少的中位数[P25~P75]为6.00[0.75~12.00]cm2,与试验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结构与烹调制作达到体重管理的目标要求。结论:“认知—体验—规范”膳食干预模型通过健康促进,体验膳食配餐,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在体重降低、人体成分改善及维持规范的生活方式具有显著意义,“知信行”可作为体重管理的一种新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研究狞猫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刘咪  沙未来  高迎  陈佳欣  朱静 《微生物学报》2019,59(9):1685-1694
[目的]研究狞猫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特征。[方法]对7只健康成年野生狞猫(2只雄性,5只雌性;2只来自济南野生动物园,5只来自威海野生动物园)粪便微生物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对狞猫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 7只狞猫共获得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V3-V4区有效序列1458741条,平均208392条,序列平均长度433 bp。通过以97%的序列相似性进行分类,获得操作分类单元(OTU)平均 233个。经序列比对和分类鉴定,这些OTU都属于细菌域,包括13个门,26个纲,43个目,75个科,119个属。其中,丰度最高的细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平均占61.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2.42%)、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7.79%)、梭杆菌门(Fusobacteroidetes,7.79%)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53%)。丰度最高的科依次是消化链球菌科(Peptostreptococcaceae,平均占16.15%),梭菌科I(Clostridiaceae_I,14.78%),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13.13%),红蝽杆菌科(Coriobacteriaceae,12.31%)等。丰度最高的属是柯林斯氏菌属(Collinsella,11.44%),艰难梭菌属(Peptoclostridium,10.91%),狭窄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10.3%),拟杆菌属(Bacteroides,7.41%),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5.21%)等。7只狞猫的肠道微生物中有平均15.35%的OTU没有归类到属。样本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来自同一动物园的样本聚为一支。[结论]本文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狞猫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狞猫的救护饲养和消化生理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4.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在30~100 nm的细胞外膜性囊泡,由真核生物体内的多种细胞产生,其内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以及和起源细胞相关的物质等。外泌体能够携带起源细胞内成分并作用于邻近或远距离的细胞,从而实现生理及疾病状态下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近年来,研究表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相关的错误折叠蛋白(如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等)能够通过外泌体运输,从而促进这些蛋白在细胞间传播并传播至未病变区域,加快疾病进程。本综述着重阐述了外泌体的起源和组成、生物合成、分泌、功能,尤其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探讨了外泌体作为生物标记物和药物传递载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组蛋白浓度对核小体体外装配的影响,本研究表达纯化了4种组蛋白,通过控制实验反应体系中组蛋白的浓度,利用盐透析法在体外装配了核小体,检测分析了组蛋白浓度与核小体组装效率的关系。以此实验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核小体组装过程组蛋白浓度依赖性的动力学模型。实验结果发现,反应体系中组蛋白浓度与核小体生成量呈典型的线性关系。依据动力学理论模型,进行线性回归拟合,回归系数达到0.963;经计算601 DNA序列组装核小体的反应速率常数k为1.49×10^-5mL·h·μg^-1。CS1序列验证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为0.989,反应速率常数为1.52×10^-5mL·h·μg^-1。该实验方法及动力学模型中反应速率常数k可用于评价相同长度的DNA序列组装核小体的能力、组蛋白与其突变体以及组蛋白变体之间形成核小体结构能力的差异。该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为理解核小体装配、核小体定位、染色质结构等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原玻璃蝇节杆菌(DSM 20168)中D-氨基酸氧化酶的酶学特性。【方法】通过PCR从原玻璃蝇节杆菌(DSM 15035,20168)中克隆获得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apdaao-1和apdaao-2,构建原核表达载体,以表达质粒pET-ApDAAO-2为模板,采用QuickChange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技术构建定点突变体,经过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重组型和突变体酶蛋白,分析其酶学特性。【结果】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成功获得了2个重组蛋白和4个突变体酶蛋白,SDS-PAGE检测显示其分子量均约为36 kDa;酶学特性分析表明,ApDAAO-2和突变体蛋白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ApDAAO-2和T286A的最适反应pH范围为7.0-11.0,其它突变体为8.0-11.0;ApDAAO-2和突变体都具有较广泛的底物特异性,除T256K的最适底物为D-Phe外,其余均为D-Met;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显示,以二级表观常数kcat/Km表示,对于底物D-Met或D-Phe,ApDAAO-2和4个突变体的kcat/Km值均比ApDAAO-1和pKDAAO高数倍以上。【结论】ApDAAO-2及突变体具有比ApDAAO-1和pKDAAO更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和较高的催化效率,有一定的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潍坊北部沿海地区为例,利用市场价值法、造林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成本替代法、成果参照法等方法,分别从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食品生产、原料生产、氧气生产、气候调节、水质净化、旅游娱乐和知识扩展服务等7个方面,计算得出了该区域围填海造成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损失值为1.02×104万元/年,单位面积损失为1.06万元/hm2·年。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为分析围填海工程综合损益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围填海形成后的生态恢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8.
对微液滴冻结行为的认识在低温生物学、分析化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引入飞秒激光实验手段研究液滴及微量生物材料(蛋白)的冻结相变特性.实验考察了样品在多次冻结过程中荧光光谱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物材料与非生物材料在冻结及复温过程中的荧光光谱变化趋势存在差异,非生物试剂在冻结过程中光谱下降,经历复温后,其光谱可回复到初始状态;而蛋白在冻结过程中光谱上升,经历复温后,由于降温/升温过程对其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光谱无法回复到初始状态.基于此提出了用以评估生物样品活性的非接触式飞秒激光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9.
大白菜-甘蓝单体异附加系CO-9-1的选育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白菜-甘蓝异附加系是利用甘蓝的优良基因改良大白菜品种的中间材料,在遗传理论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BC1、BC2植株为基础材料,利用形态学鉴定、花粉特征与细胞学鉴定方法,进行了大白菜-甘蓝异附加系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外源染色体的影响,植株性状表现多样性;花粉量、花粉整齐度和花粉生活力低于二倍体大白菜;从18株BC2和11株BC2中鉴定出21和22条染色体的比率分别各占16.67%、16.67%和27.27%、9.09%。进一步结合核型分析比较,从BC1、BC2自交后代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9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甘蓝单体异附加系植株。该研究对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定向地向大白菜导入甘蓝优良基因,拓宽大白菜遗传背景,增加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慈竹叶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报道了贵州省慈竹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竹叶精油提取率为 0 2 %。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MS)联用仪分离出 87个化合物 ,确认了其中 2 4个 ,主要芳香物质为C5~C8的含氧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