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细纹豆芫菁交配与繁殖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采自野外的细纹豆芫菁EpicautamannerhimiMkl的雌雄成虫各50头在室内进行人工随机配对,共发生75次交配,平均交配1.5次。雄虫1生可交配0~4次,雌虫0~2次。交配持续时间为(188±55)min,交配持续时间与交配次数之间、交配持续时间与繁殖力之间均无相关性。交配次数与两性的繁殖力呈负相关。交配后有36头雌虫43次产卵,其中有35次产卵发生在本次交配后,有8次产卵发生在连续2次交配后。作者认为雌虫在性感受性上的差异,与不育雄虫参与雌虫的前次交配有关。雄虫能否产生足够数量的交配因子来抑制雌虫的性感受性,是决定雌虫在产卵前交配次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2.
棘托竹荪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乙酸乙酯对棘托竹荪进行常温和80℃高温提取,得率为2.11%,3.79%,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FFAP柱分离,质谱法鉴定出58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酮、酯、倍半萜、杂环化合物,醛,酚,胺等。  相似文献   
93.
胡芦巴湿渣用作脲醛树脂增量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常规分析表明,提取甾体皂甙元后的胡芦巴制胶副产物中蛋白质含量41%,聚糖含量14%,脂肪含量低,适宜用作脲醛树脂增量剂。在脲醛树脂中加入胡芦巴残渣增量剂后,提高了胶液粘度,延长了脲醛树脂的适用期和固化时间,减小了固化后的收缩性。-25%的胡芦巴增量剂可提高三合板胶合强度15%以上,且能显著降低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94.
皂荚皂甙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皂荚为原料,对传统有机溶剂提取与水提取和超临界CO2萃取三萜皂甙进行了比较,得出水最适合提取皂荚皂甙;水提工艺部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艺,得出提取皂荚皂甙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95.
葛根化学组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葛根的化学组成,测定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葛根主要组成:粗淀粉、粗纤维素、粗蛋白质和总黄酮相对于绝干葛根的质量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了以皂荚胶粉,与阳离子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MA)为原料,制备季铵型阳离子皂荚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一定取代度胶粉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6h;氢氧化钠与阳离子试剂摩尔比为0.8;乙醇质量分数90%。  相似文献   
97.
酵母表达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酵母表达系统是研究真核蛋白质表达和分析的有力工具,拥有转录后加工修饰功能,适合于稳定表达有功能的外源蛋白质。与昆虫表达系统和哺乳动物表达系统相比,酵母表达系统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大规模进行发酵,是最理想的重组真核蛋白质生产制备用工具。介绍了酵母表达系统的特点、常用酵母表达系统(载体和菌株)、酵母表达的一般步骤、实现高效表达的策略以及酵母表达系统的应用成果等。  相似文献   
98.
枯草杆菌的芽胞在肉鸡肠道中的生活状态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枯草芽胞杆菌的芽胞在肉鸡肠道中的生活状态和分布。方法以20日龄AA肉鸡为研究对象,饲喂枯草芽胞菌剂,分别测定鸡粪中芽胞数量和鸡肠道不同部位的活菌数量。结果饲喂3h后,鸡粪中开始检测到芽胞的存在,24h达到最高值,直至饲喂120h后,肠道内的芽胞基本排除。排出芽胞总量为饲喂芽胞总数的3.0倍左右,同时研究还表明:芽胞在实验肉鸡的十二指肠2内开始萌发,并进行了繁殖,在小肠的后端,即小肠3和小肠4,活菌数量达到高峰。结论部分芽胞进入小肠后即可开始萌发,并进行生长繁殖,而且在肠道内有短暂滞留。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利用近交系小鼠建立方法简便、效果稳定的Ⅲ度烧伤模型,对其皮肤病理改变进行动态观察,为烧伤实验治疗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小鼠实验前备毛,乙醚麻醉固定小鼠四肢,苏醒后于备毛部覆盖自制控制烧伤面积硬纸片,滴加95%酒精,点燃计时;烧伤早期和远期取皮肤进行病理检查,用Ki67抗体免疫组化观察细胞增殖。结果按本方法建立小鼠Ⅲ度烧伤模型,面积准确,深度一致,操作简便易行。小鼠烧伤皮肤病理改变与人类基本一致,但有其特点:小鼠Ⅲ度烧伤包括表皮至脂膜肌,烧伤后炎性渗出较晚,约需2 d;创面周围毛发生长活跃,倾向创面,Ki67抗体阳性细胞集中于毛囊底部。结论为利用小鼠烧伤模型进行实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0.
研究了不同猕猴桃品种展叶孕蕾期自然感染溃疡病菌前后一年生枝条、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溃疡病菌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枝条及成叶中防御酶系活性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品种未受溃疡病菌感染时,一年生枝条、叶片中的POD、PPO、SOD、CAT酶活性抗病品种的酶活性均低于感病品种.品种自然感染溃疡病菌后,一年生枝条、叶片POD、PPO、SOD、CAT、PAL酶活性均升高,且酶活性的增加幅度是抗病品种中酶活提高倍数高于感病品种.而且这种增量在不同保护酶类以及不同组织部位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