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3篇
  3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通过单笔心电图机叠加记录ECG、心音图和颈动脉图后测得。对83例患者进行了STI均值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左室造影的相关研究。患者除陈旧性心肌梗塞及室壁瘤外,根据冠状动脉(CA)狭窄程度而分组。STI随CA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增加而显著异常,提示心功能随心肌缺血程度加重而进行性恶化。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也支持这一点。CA狭窄程度、范围与射血前时间/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呈正相关。在决定左室功能的异常方面,PEP/LVET和LVEF的临床意义完全相同。提示STI在评价冠心病心功能上是有用的。排除影响STI的某些因素后,PEP/LVET≥0.38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功能减退的标志。但轻度CA狭窄患者的STI可正常,这可能与静息时尚有足够的CA贮备力有关。  相似文献   
112.
臧淑英  黄樨  郑树峰 《生态学报》2005,25(7):1699-1706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地表各种景观过程。地表景观过程的改变,必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黑龙江省大庆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石油、草场和耕地资源发展起来),是人地关系作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也是土地利用发生急剧变化且具有特色的区域。揭示该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趋势及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等,对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及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为此,基于大庆市1978,1988,1992,1996,2001年5个时段的MSS和TM影像,获取20余年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以GIS技术为数据集成分析平台,计算土地利用转移概率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和主要景观组分的转移过程贡献率,以期从景观格局的角度定量刻画区域景观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区域内耕地不断增加,草地持续减少,建设用地和林地逐渐扩大,而湿地则一直大幅度减少;耕地和草地是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但二者的景观动态及过程却不相同,耕地的景观过程表现为空间集中性加强,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加强,景观组分间的转移过程频繁,景观不稳定;对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稳定起重要作用的湿地景观,其破碎化过程最为明显且面积和平均斑块面积都在迅速减少,这种景观过程将对当地生态环境变化造成负面影响。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和功能减退,沙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等生态过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过程响应,恢复与建设生态脆弱的资源型城市的景观生态系统,须对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控,而这一调控的有效途径在于政策、体制的调整和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3.
海洋暖化导致海水上部混合层变浅,使营养盐限制情况加剧,也导致硅藻接收到的阳光辐射量增加。高光及营养盐限制的双重胁迫会影响硅藻的光合产量。该研究主要探索硅藻应对磷饥饿及高光胁迫的光合生理调控,以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变化对硅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将体积不同的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和威氏海链藻(T.weissflogii)在磷饥饿条件下培养,监测其光系统Ⅱ (PSII)功能变化,并将其置于高光强下,研究其光合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磷饥饿条件下,体积较小的假微型海链藻PSII活性逐渐下降,从与D2蛋白结合的质体醌QA到与D1蛋白结合的质体醌QB的电子传递效率降低,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下降,并诱导产生非光化学淬灭,而体积较大的威氏海链藻则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PSII活性;假微型海链藻在磷充足条件下相比威氏海链藻具有较高的PSII光失活功能截面(σi)值,易发生光抑制,但同时也具有高的PSII修复速率,磷饥饿对其光抑制敏感度无显著影响,而威氏海链藻在磷饥饿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4.
本文研制了一种一体化的细胞内灌流换液装置,能使电极内液在4s内全部被更换,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噪音干扰。我们用该装置观察了豚鼠心室肌cAMP-依赖性氯离子通道的调控,表明该装置操作简便、用液节省、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利用形态解剖、孢粉学及化石资料,讨论了金粟兰科的系统;并对其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等问题做了合理推测,主要结果如下:(l)Sarcandra和chloranthus的亲缘关系最接近,而Ascarina和Hedyosmum的系统位置最靠近.Sarcandra是金粟兰科中最原始的属,而Hedyosmum则是最进化的属。(2)金粟兰科可能于白垩纪最早期起源于木质部无导管的、具简单两性虫媒花的祖先,从这个祖先分化出虫媒两性花的Sarcandra和Chloranthus和风媒单性花Ascarina和Hedyosmum。(3)印度支那植物区和马来西亚植物区包含了金粟兰科的全部属和大部分原始种类,是金粟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可能是其起源地。(4)金粟兰科起源较早容易扩散到各个大陆,随大陆解体而被带到各大洲。并随古气候、古地理的演变而发展或衰退、消亡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6.
毛羽藓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nnan (云南): Weixi Xian (Weihsi County) (维西县), alt. 3000 m, grows on rock, 23. V. 1982, Zhang Da-cheng (张大成) 743 a 〔Type in Herb. Kunming Inst. Bot. Acad. Sin. conservator (HKAS)〕. 植物体粗壮、挺硬、蓬松交织生长,上部黄绿色,下部褐绿色,干时黄褐色。茎倾立或匍匐,二回羽状分枝,有时在枝的顶端具许多假根,小羽枝不等长。鳞毛密布于  相似文献   
117.
吉林九台营城组孢粉组合及古植被、古气候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营城组为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含煤地层,其时代一直存有争议。本文研究了吉林省九台羊草沟煤田4个钻孔中营城组上、下段的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60属103种,现描述16属22种,包括1个新种。根据孢粉组合的分析,认为营城组下段时代为早白垩世Berriasian期,上段为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早白垩世该区发育以松科、罗汉松科为主,兼有麻黄科、掌鳞杉科及海金砂科、桫椤科、卷柏科、蚌壳蕨科、莎草蕨料、水龙骨科等多种蕨类植物繁茂的植物群,气候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118.
四川箐河晚三叠世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道四川省盐边县箐河晚三叠世植物46属144种,描述5个新种,即四川合囊蕨(Marattia sichuanensis)、多裂镰羽叶(Drepanozamites multipartitus)、四川苏铁杉(Podozamites sichuanensis)、盐边松型球果(Pityostrobus yanbianensis)及全缘歧指叶(Scoresbyaentegra),并对植物群的性质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其地质时代应属于晚三叠世中至晚期,气候应属于热带至亚热带。  相似文献   
119.
纸电泳—双波长扫描法测定鼠脑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内曾用纸层析法,玻璃纸电泳法测定神经组织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门冬氨酸。近年来有用上述方法或经分离后洗脱定量,或半定量测定其中一种氨基酸者,但操作较为繁琐。我们用纸电泳分离氨基酸,然后用双波长扫描直接定量,效果好,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一、样品的提取 昆明种小鼠(18—22g)或Wistar大鼠(188—220g) 断头后,鼠头立  相似文献   
120.
王岳  张淑英  于红  盖志敏  马晓红 《生物磁学》2014,(23):4541-4544
目的:了解出生体重对婴儿早期体格及智能发育的影响,为巨大儿的早期保健及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出生的巨大儿及足月适于胎龄儿中,随机选取50例足月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除外生后低血糖、窒息、高胆红素血症者),及50例与之匹配的足月适于胎龄儿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周、生后评分、性别比例、父母收入、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定期检查和记录两组的各体格及智能发育评估指标,了解两组婴儿体重指数及智能发育特点,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生后3、6、9、12、18、24个月的超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年龄增长体重指数有下降趋势,6月龄时体重指数最高,24月时最低;观察组6月时大运动发育商数为(100.86±3.34),对照组则为(104.58±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观察组的发育商数已接近正常,两组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个方面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儿在2岁以内的体重指数显著高于足月适于胎龄儿;较重的体重负荷可对其生后6月内的大运动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