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临床株的β-内酰胺酶类(β-lactamases,BLs)和氨基糖苷钝化酶类(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耐药基因与Ⅰ-Ⅲ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VITEK-GNS药敏卡测定13...  相似文献   
12.
【背景】城市水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然而关于城市休闲水域中ARGs的研究较少。【目的】对城市休闲水域夏冬季节的微生物群落和抗性基因组成进行研究分析,促进对休闲水域水生生态系统的认识。【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闲湖泊九山湖夏季和冬季的微生物及ARGs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夏季和冬季样本中分别检测到148门和152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是两个季节样本的主要菌门。夏季优势属为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冬季优势属为Liminohabitans。此外,共鉴定出449种抗性基因型(304种是两个季节所共有的抗性基因,66种是夏季特有的抗性基因,79种是冬季特有的抗性基因)。夏季样本中ARG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冬季。MCR-1.2和BcI分别是夏季和冬季水样的主要ARGs。九山湖样本检测到的抗性基因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抗生素外排、抗生素失活或抗生素靶位改变。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和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和抗性基因的分布显著相关。【结论】九山湖冬季和夏季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抗性基因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城市休闲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并强调了水体的ARGs污染可能造成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3.
将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A(recombinant Vibrio vulnificus hemolysin,rVvhA)第201位和第289位的缬氨酸定点突变为甘氨酸,并表达rVvhAval201gly,val289gly突变蛋白。检测突变蛋白与未突变蛋白的溶血活性、对胞内钙离子浓度、钾离子外流及对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与rVvhAval201gly,val289gly的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均降低,诱导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dothelial cells,HUVEC)凋亡、胞内钙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等作用均受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的活性发挥中,rVvhA的V201和V289两个氨基酸与该蛋白质损伤靶细胞时引起胞内外离子平衡失调有关,并能影响该蛋白质的溶血活性和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融合蛋白重组、表达与细胞毒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融合蛋白(rVvhA)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man ECV304)凋亡的作用.诱导含pET-28a( )vvhA重组质粒的BL21大肠杆菌表达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融合蛋白,应用Ni2 亲和层析方法对rVvhA进行纯化:利用分步稀释加透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蛋白质复性;绵羊红细胞裂解试验对复性后的rVvhA进行溶血活性初步测定:MTT法检测rVvhA对人ECV304细胞的体外毒性作用:应用Hochest33342/PI活细胞荧光双染及流式细胞术分析rVvhA对人ECV304细胞诱导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用Ni2 -NTA His Band亲和层析柱纯化rVvhA纯度达88.6%左右;复性后的rVvhA有一定的溶血活性,其溶血活性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MTT结果显示rVvhA具有降低人ECV304细胞的存活率活性;浓度为2.0 HU/ml rVvhA作用人ECV304 12 h后,其诱导凋亡的活性高于对照组和浓度为0.5 HU/ml rVvhA处理组,具有剂量依赖性;浓度为2.0 HU/ml rVvhA处理组加用40μmol/L caspase全酶抑制剂(Z-VAD-FMK)后凋亡率较2.0 HU/ml rVvhA处理组有一定程度降低.rVvhA对人ECV304细胞具有诱导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推测诱导调亡途径可能与caspase家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从中国健康儿童口腔分离得到2株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研究其对口腔微生态环境有益作用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唾液链球菌K12作为标准益生菌株,具核梭杆菌作为阳性对照,通过共聚集试验、挥发性硫化物抑制试验及FaDu细胞感染试验,评价唾液链球菌SB3和ICDC2作为益生菌的潜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5溴-4氯-3吲哚乙酰基神经氨酸盐(X-Neu5Ac)为底物测定阴道唾液酸酶活性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价值.方法健康妇女30例,临床Amsel法诊断为BV的患者45例,共计75例进行了阴道分泌物分析和检测,并与唾液酸酶活性法诊断作了对比研究.取阴道分泌物作为标本分别进行唾液酸酶活性和阴道菌群定量分析,检测细菌包括乳酸杆菌、类杆菌、肠杆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唾液酸酶活性测定利用的底物为X-Neu5Ac,特异活性用其产物 ——甲氧基苯酚的纳摩尔数来表示.结果阴道液唾液酸酶活性测定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88.9%、90%、93%和84.3%.唾液酸酶法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上和传统的Amsel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唾液酸酶阳性组Gv活菌数(6.96 log CFU/g)明显高于唾液酸酶阴性组(2.05 log CFU/g)(P<0.01).唾液酸酶阳性组产H2O2阴道乳杆菌(LB+)活菌数(4.26 Log CFU/g)明显低于唾液酸酶阴性组(8.66 Log CFU/g)(P<0.01).唾液酸酶阳性组与唾液酸酶阴性组两组的阴道液中需氧菌活菌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肠杆菌.结论利用X-Neu5Ac作为唾液酸酶的底物测定唾液酸酶活性的方法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有效检测方法.阴道内唾液酸酶活性增强,厌氧菌数量增加,LB+数量减少,提示BV发生恶化.  相似文献   
17.
乳酸杆菌对大鼠细菌性阴道感染动物模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大鼠阴道菌群抑制及阴道菌群的调理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阴道混合感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动物模型,以阴道分泌物的菌群分析和阴道黏膜炎症的治愈程度为指标,观察乳酸杆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用乳酸杆菌菌液冲洗治疗来去除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在大鼠阴道的定植。结果通过各组大鼠阴道冲洗液检出的平均对数值比较,乳酸杆菌治疗组的大鼠阴道内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数量明显较对照组的数量减少(P〈0.05),而且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治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能有效地去除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大鼠阴道定植和改善大鼠外阴的炎症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结直肠癌细胞SW480作为研究载体,分析具核梭杆菌(F.nucleatum)对Cdk5和STAT3途径相关基因及其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阐明F.nucleatum协同Cdk5促进结直肠癌形成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结直肠癌细胞SW480作为研究载体,运用Western Blotting、qPCR、免疫组化和细胞划痕等实验研究F.nucleatum和Cdk5对结直肠癌形成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组织Cdk5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8.218,P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表明,F.nucleatum菌液作用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 h:t=5.868,P0.01; 48 h:t=6.941,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F.nucleatum协同Cdk5可能通过STAT3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qPCR结果显示,F.nucleatum菌液作用的结直肠癌细胞的炎症因子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IL-6:t=5.542,P0.05; COX2:t=16.893,P0.01; TNF-α:t=16.963,P0.01; IL-8:t=3.733,P0.01)。结论 F.nucleatum协同Cdk5促进了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眼源性蜡样芽胞杆菌PCR检测方法,为蜡样芽胞杆菌性眼内炎患者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编码蜡样芽胞杆菌细胞毒素的cytK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检测眼源性蜡样芽胞杆菌PCR;PCR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序列与GenBank比对验证扩增产物;将计数过的5株蜡样芽胞杆菌菌悬液,梯度稀释后分别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确定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分别用眼部常见感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藤黄微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以及枯草芽胞杆菌DNA进行特异性试验;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到人工污染致病蜡样芽胞杆菌的房水标本中,并分析其灵敏度。结果5株分离自眼内炎患者标本中的蜡样芽胞杆菌均扩增出360bp左右的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一致;该法检测在5h内完成,方法灵敏度达7.5~15.0CFU/mL;其他菌株检测未出现非特异性扩增;对模拟感染房水标本的PCR鉴定结果与分离培养对比,二者符合率为100%,模拟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与纯菌结果一致。结论cytK基因为靶基因的PCR用于眼源性蜡样芽胞杆菌的快速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为眼内炎患者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在实际检验工作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城市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培养法分离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质谱法鉴定所属种,K-B法检测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从14个公共场所分离葡萄球菌219株,其中184株经鉴定分别属于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7.6%)和13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170株,92.4%),最常见CoNS有表皮葡萄球菌(63株)、腐生葡萄球菌(29株)、人葡萄球菌(19株)、溶血葡萄球菌(16株)。分离的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7.7%(143/184)和64.7%(119/184);仅20株(20/184,10.9%)对受试抗生素全部敏感。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敏感菌(MSSA),40.0%(68/170)CoNS为耐甲氧西林菌株(MRCoNS),60.0%(102/170)CoNS为甲氧西林敏感株(MSCoNS),未见对丁胺卡那、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城市公共场所物体表面葡萄球菌存在种的多样性,以CoNS为主,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例较高,耐药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