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6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3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5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3年 | 1篇 |
1966年 | 5篇 |
1965年 | 17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17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3篇 |
195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黄色素中栀子酚和栀子甙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生产的栀子黄色素主要成份是藏花素(Ⅰ)和藏花酸(Ⅱ),但也还有一些其他成份,主要有栀子酚(Ⅲ)和栀子甙(Ⅳ)等。从着色的作用来看栀子酚和栀子甙也显黄色, (Ⅰ)R:龙胆二糖 (Ⅱ)R=H但色价较差,而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完全不同。藏花素、藏花酸对人体的肝有治疗保健作 相似文献
62.
漆酶(LAC)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 Lehaie)为实验材料,克隆获得毛竹漆酶基因PeLAC的cDNA和基因组序列,长度分别为1692bp和2785bp。该基因包含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PeLAC蛋白编码563个氨基酸,推测的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2.3kD和9.056。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eLAC与其它植物的漆酶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经预测PeLAC基因编码序列中含有miR397的靶点,利用RLM-5'RACE技术证明miR397对PeLAC能够准确切割,位点位于靶序列的第10~11位碱基之间。组织特异性分析表明,PeLAC基因在茎中表达丰度最高,根中次之,叶鞘中较少,叶片中几乎未检测到表达;随着笋高度的增加,PeLAC表达丰度上升,生长至15cm时达到最大值,30cm时又有所下降;而miR397的表达与PeLAC相反。本研究同时克隆了PeLAC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PeLACp,其包含ABRE、MBS等多种与逆境胁迫相关的响应元件。利用ABA(100μmol/L)和NaCl(400mmol/L)溶液处理可明显诱导PeLAC在毛竹根中表达,而GA3(100μmol/L)处理则对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microRNA(miRNA)参与植物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在调控植物形态建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164作为植物特有的miRNA,其主要的靶基因是NAC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茎、叶顶端分生组织的建立、器官的分化和植株衰老等过程。本研究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 Lehaie)为材料,从中分离出miR164b的前体序列(82 bp),二级结构分析结果发现该前体序列能够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其成熟序列(21 bp)产生于茎环结构5'端的臂上,且碱基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本研究还构建了由CaMV 35S启动,包含毛竹miR164b前体序列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 Heynh),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生长瘦弱,莲座叶数量明显减少,叶片变小且叶片边缘锯齿减少,更加光滑。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拟南芥中毛竹miR164b的表达量极显著上升,而拟南芥内源靶基因CUC1与CUC2的表达量极显著下降。表明毛竹miR164b通过调节CUC1和CUC2的表达来参与植物叶形态建成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利用miRNA开展竹子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PI3K/AKT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抑癌基因PTEN是该通路中的负调节因子,但PTEN在卵和早期胚胎中的表达、分布以及作用都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发现卵细胞及着床前胚胎都表达PTEN,且具活性的PTEN主要分布在生发泡期(germinal vesical,GV)卵细胞的皮层部位以及致密桑椹胚的卵裂球表面.在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PTEN特异性抑制剂bpV(pic),GV期卵母细胞的成熟不受影响,但着床前胚胎发育受到阻滞.该结果提示PTEN在小鼠着床前胚胎发育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和比较阴道毛滴虫症状株和带虫株黏附蛋白33基因序列。方法提取阴道毛滴虫各分离株基因组DNA,PCR扩增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克隆,鉴定和序列比较。结果黏附蛋白33基因长度约为930bp,成功构建pMD-18T-ap33重组质粒。同GenBank上的黏附蛋白33基因序列比较,症状株黏附蛋白33基因序列与已知序列有2个碱基不同,而带虫株黏附蛋白33基因序列与已知序列有1个碱基存在差别。结论阴道毛滴虫症状株和带虫株黏附蛋白33基因序列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6.
黑胸木蜂大蛾SataspestagalicachinensiClark是南岭黄檀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该虫在福建沙县南岭黄植林内发生较为严重,幼虫食叶量大,为害猖獗,严重影响紫胶生产,有关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国内尚未见有报道。作者于1987~1990年对该虫的幼期形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寄生及分布黑胸木蜂天蛾的寄主有南岭黄檀、黄檀和葡萄属植物。国内已知分布于广东、福建(沙县、南平、武夷山)。国外分布于缅甸;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1]。2生物学特性2.1生活史黑胸木蜂大蛾在福建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里越冬。… 相似文献
67.
68.
1962—1963和1963—1964年两个野外季度,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广东南雄作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化石发掘工作。在两个野外季度的工作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和属于第三纪初期的脊椎动物化石。但是在中生代的地层中,除了在乌逕腊树园(6225)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乌逕南雄龟(Nanhsiungchelys wuchingensis Yeh)以外,几乎所有骨化石,都很破碎甚至不能鉴定。由于和蛋化石一起也保存有象龟那样比较完好的骨 相似文献
69.
70.
(1)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向日葵萌发种子,研究了照射后3—4日期间根端细胞有丝分裂频率的变化。结果证明50—1,000r的X射线这时对有丝分裂的活跃性仍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的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成比例关系。 (2)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蚕豆萌发种子,研究了照射后12—13日期间根端细胞有丝分裂频率的变化。结果发现10r、50r、100r和300r照射各粗的有丝分裂频率都超出对照组,其差别均达到统计学上可以置信的程度。通过对有丝分裂各期出现频率的比例的分析,说明10—300r各照射组有丝分裂指数的升高并不是由于中期或后期时间拖长的结果,而是有丝分裂频率的真正提高。另外通过分析照射后12—13日一昼夜间六个不同时间有丝分裂频率的变化情况,说明10—300r各照射组有丝分裂频率的升高并不是由于补偿效应,而是有丝分裂活跃性真正得到促进。 700r照射组的蚕豆细胞有丝分裂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一定剂量范围的X射线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活跃性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是照射后比较远期的效应。在蚕豆被照射后12—13日期间我们看到了这种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