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中国西南干旱河谷植被的特征种。本文利用野外调查的165个清香木分布点信息以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 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构建清香木分布的适宜生境预测模型, 并据此模拟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 以及历史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 清香木生境预测的Maxent模型准确性非常高(AUC = 0.974), 温度季节性变化、极端低温和降水量是限制其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清香木当前的潜在分布区集中在我国西南干旱河谷区, 其适宜生境的气候特征是降水少、温度季节性变化小且无极端低温。对清香木在末次间冰期和末次冰盛期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 其分布区范围均以诸大江河的河谷为中心, 随气候变化在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呈现先向东扩张, 然后向西退缩的趋势, 并印证了“冰期走出横断山(glacial out-of-Hengduan Mts.)”的观点。在未来(2061-2080年) 3种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RCP)的气候情景下, 清香木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分布都向东扩张,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结合地带的河谷, 以及云贵高原与广西西部交界地带的河谷中, 这也反映了这些地区河谷地段干旱化的可能, 而当前的潜在分布区趋于消失; 清香木的潜在适宜分布面积在中低浓度路径情景下均将减少约33%, 而在高浓度路径情景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72.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田大江  陶慧  李玏  朱鹤 《生态科学》2016,35(3):153-160
湿地生态旅游既是生态旅游的一种专项形式, 也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湿地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银川湿地资源丰富, 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通过对银川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 分析得出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 运用内、外部环境分析矩阵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以探讨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以“生态安全为底线、生态文化为核心、生态文明为目标”的开发理念, 以社区参与、政策、资金等为保障机制, 以完善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升级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为开发方式的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型, 以期实现银川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3.
通过比较解淀粉芽孢杆菌SC1150 菌株发酵液对香蕉枯萎病菌4 号生理小种的抑菌活性, 对解淀粉芽孢杆菌SC1150 菌株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 在固体培养条件下解淀粉芽孢杆菌SC1150 菌株对测试的8 种作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香蕉枯萎病菌4 号生理小种的抑制作用特别强烈, 其抑菌圈直径达到23.31 mm。以香蕉枯萎病菌4 号生理小种为指示菌, 对该活性SC1150 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液体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0.5%可溶性淀粉(碳源)、1.5%蛋白胨+酵母粉(1︰1)的混合氮源、0.1%NaCl; 最佳培养条件: pH 6.5、30 ℃、摇床转速确180 rmin–1。优化后SC1150 菌株对香蕉枯萎病菌4 号生理小种的抑菌圈直径达到 28.33 mm。  相似文献   
874.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875.
匡先钜  戈峰  薛芳森 《昆虫学报》2015,58(3):351-360
体型是昆虫基本的形态特性,它会影响到昆虫几乎所有的生理和生活史特性。同种昆虫不同地理种群在体型上常表现出明显的渐变,导致这些渐变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寄主植物、种群密度等,并且多种环境因素也会对昆虫种群内个体体型产生影响。雌雄个体的体型存在差异,称性体型二型性。性体型二型性也显示了地理差异。这些差异形成的途径已经得到详细的分析,其形成机制导致多个假说的提出,这些假说又在多种昆虫中得到验证。本文从同一种昆虫不同种群间、同一种群内、雌雄虫个体间3个水平,对种内昆虫体型变异的方式,影响昆虫种群间体型变异和种群内昆虫体型的变异的环境因素,以及昆虫性体型二型性及其地理变异的现象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76.
采用快捷、直接、经济的渔业声学调查方法,结合GIS模型对温州楠溪江4个主要渔业作业区域的鱼类空间分布及资源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4个区域的鱼类平均目标强度为(-55.03±5.44)dB,平均体长约为7cm,范围3—10cm,各区域的鱼类大小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4个区域的鱼类平均密度为8.87ind./1000m3,95%置信区间为1.66—16.09ind./1000m3。其中区域Ⅲ的鱼类密度最高,平均密度为(20.06±9.34)ind./1000m3。通过鱼类分布的GIS图形得知,鱼类的空间分布呈现斑块状的分布形式。按照ArcGIS对鱼类密度进行的栅格化数据,并结合各个栅格所代表的水体体积,进行鱼类资源量的估算,结果为4个探测区域的鱼类总尾数为2.5万尾,各个区域的鱼类资源量分别为:3971ind.、11478ind.、6587ind.、2978ind.。  相似文献   
877.
我们全县26个公社都办起了生物农药厂,主要生产“5406”和“白僵菌”。我们绥化县新生公社生物农药厂在1977年生产“5406”达150多万斤,白僵菌1万多斤。在增肥、防病,灭虫保苗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施用“5406”既能达到早熟、高产;对大田作物的某些病害及蔬菜的霜霉病、黄萎病又有一定防治效果。由于我们连续几年使用了白僵菌,使玉米螟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878.
温湿度对越冬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越冬异色瓢虫存活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了秋冬季收 异色标中群在不同湿湿度组合下,以不同时间后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最佳温湿度组合为0℃,RH75%,此条件下处理6个月 存活率仍达80%以上,存活时间近9d温度对异色瓢虫的存活影响最大,湿度次之,温湿度的交互作用最不重要,由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处理时间下最佳温湿度与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之间关系的一  相似文献   
879.
为了揭示浙江双栉蝠蛾发生与土壤化学指标、土壤深度的关系,在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三丰村选取春笋被浙江栉蝠蛾重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各2个样地进行调查,土壤由表及里依次分成3个层次,对每个层次测定pH值、全N含量等7个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法分别对每一层及不同层次的组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各层独立分析,第1层单个指标中具有显著性的是有机质(X7),判别最有效的组合是全N含量(X2)和速效K(X6);第2层中单个指标都不具有显著性,判别最有效的组合仍为全N含量 (X2)和速效K(X6);第3层单个指标中具有显著性的是有机质(X7),判别最有效的组合是速效K(X6)和有机质(X7)。 (2)依据第1层判别函数能够完全正确判别分组第2层和第3层,第2层判别函数能够完全正确判别分组第3层,但第2层判别函数不能够完全正确判别分组第1层,第3层判别函数不能够完全正确判别分组第1层和第2层,判别函数具有随土壤层递进而正确判别的递进性,而不具有逆土壤层进行正确判别的逆向性。 (3)对第1层与第2层的组合、第2层与第3层的组合的判别分析,发现单个指标的显著性有所变化,但判别组合的指标没有变化,再次说明了土壤理化性状是由表及里的影响特性。 (4)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结果相比较,判别分析不仅能反映单个指标在分组中的显著性,而且反映出指标组合的重要性,表明单个指标的显著性不能构成对分组区别的决定性。在层次递进分析过程中,可以清晰地表明各指标在各层以及层次组合中的作用,反映出了层与层间的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土壤的理化性状是由表及里地影响,与浙江双栉蝠蛾发生危害程度关系密切的是全N含量 (X2)和速效K(X6),即全N含量 (X2)的增加和速效K(X6)的减少会使危害程度加重,其次为全P含量(X3),全P含量的增加可使危害程度加重。判别分析法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更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浙江双栉蝠蛾发生与土壤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0.
张征田  庞振凌  夏敏  梁子安  杜瑞卿  彭宇 《生态学报》2011,31(16):4579-4585
为探讨镉(Cd)对机体抗氧化功能及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在室内分别用不添加Cd2 和添加浓度为20 mgkg-1 Cd2 培养基培养的黑腹果蝇来饲喂4种不同生境下(S1,S2,S3和S4)拟水狼蛛,于饲喂5d、10d和20d后,分别测定其体内MT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及超抗氧化酶(GST、SOD和CAT)活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拟水狼蛛用不添加Cd2 培养基培养的黑腹果蝇饲喂后,不添加Cd2 对照组拟水狼蛛镉的积累量和MT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均显著低于添加Cd2 污染组。添加Cd2 污染组拟水狼蛛镉的积累量和MT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均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5)。2,在饲喂5d和10d后,不添加Cd饲喂的拟水狼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系差异都不显著。添加Cd2 污染组(S1,S2和S3)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4),MDA含量与饲喂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GST、S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污染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与饲喂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饲喂20d后,污染组MDA含量和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GST活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