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5篇
  8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从海南产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 (Pers.) Lesch.)种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强心苷类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NMR, MS, IR等),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杠柳苷元(1)、见血封喉阿洛糖苷(2)、见血封喉去氧阿洛糖苷(3)、毒毛旋花子苷元(4)、毒毛旋花子阿洛糖苷(5)、毒毛旋花子爪哇糖苷(6)和去葡萄糖桂竹香毒苷(7)。化合物7为首次从见血封喉种子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7均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2.
见血封喉树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Pers.)Lesch.)树叶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其结构为:(3S,5R,6S,7E,9R)-3,6-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1)、(5R)-4,5-二氢布卢门醇A(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4)、山柰甲黄素-3-O-β-D-葡萄糖苷(5)和环氧松柏醇(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果皮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黄皮果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鉴定为:lansine(1)、3-甲酰基咔唑(2)、3-甲酰基-6-甲氧基咔唑(3)、6-甲氧基咔唑-3-羧酸甲酯(4)、(6R,7E,9S)-9-羟基-4,7-巨豆二烯-3-酮(5)、7-羟基香豆素(6)、8-羟基呋喃香豆素(7)、辛黄皮酰胺(8)、对羟基肉桂酸甲酯(9)和胡萝卜苷(10)。其中化合物5和9为首次从黄皮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的碳谱数据是首次报道。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2、3、6、7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抑制作用。这有利于更好地开发利用黄皮这一药食两用的水果资源。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胆木(Nauclea offcinalis)木质部正丁醇组分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分析包括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pNPG法和MTT法测试了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肿瘤细胞毒活性。从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胆木酚苷A(1)、4-O-β-D-香草酸-6-O-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saccharumoside B(3)、1-O-香草酸-6-(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4)、獐牙菜苷(5)、phoenixoside A(6)、杜仲树脂酚(7)、rel-5-(1 R,5 S-dimethyl-3 R,4 R,8 S-trihydroxy-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 Z,4 E-pentadienoic acid(8)、3,4-二甲氧基-肉桂酸(9)、反式肉桂酸(10)、3,4-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12)、苯甲酸(13)、原儿茶酸(14)和1,3,5-三甲氧苯(15)。其中胆木酚苷A(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和6~8均为首次从胆木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7、8、13和14显示出弱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所有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无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5.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15的细胞毒活性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内生真菌S15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S15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将其鉴定为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1)和细胞松弛素D(2),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发现2种细胞松弛素对肿瘤细胞SGC-7901有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6.
小叶红光树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叶红光树 (Knemaglobularia (Lamk .)Warb .)为肉豆蔻科红光树属植物 ,产云南省西双版纳、屏边、河口、盈江、沧源等地。对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叶红光树的乙醇粗提物进行了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具有抗PAF活性 ,并具有对抗花生四烯酸和ADP诱导能力。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 ,为寻找其中的活性成分 ,对该植物进行了化学研究。现报道从小叶红光树地上部分分离获得的 5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1HNMR ,13 CNMR ,MS等波谱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分别为 :山奈酚 (Kaempferol 1 ) ,山奈酚 - 3…  相似文献   
47.
白木香内生真菌枝顶孢属两菌株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白木香内生真菌R1(Acremonium sp.)和R2(Acremonium sp.)的挥发油, 经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 从R1和R2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20个和16个成分, 均以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脂肪酸为主要成分, 并且均含有1,8-桉叶油素、姜烯、芳姜黄烯等萜类成分。本研究首次报道白木香内生真菌的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48.
为了解黄花三宝木(Trigonostemon lutescens Y.T.Chang et J.Y.Liang)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从黄花三宝木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与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分离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ent-kaurane-3β,16β-diol(1)、(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2)、palmarumycin JC2(3)、(±)-3-(3,4,5-trimethoxyphenyl)-1,2-propanediol(4)、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5)、苏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6)、3-hydroxymethyl-5-(3-hydroxypropyl)-7-methoxy-2-{3-methoxy-4-[1-(3,4-dimethoxybenzyl)-2-hydroxyethyl]phenyl}-2,3-dihydrobenzofuran(7)、ancistrocline(8)、hamatine(9)、东莨菪苷(10)和紫丁香苷(11)。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9.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健康的树皮、枝、叶中分离得到72株内生真菌.依据其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将其中68株归为半知茵类,即产孢的33株鉴定为5个属,未产孢的35株中除1株鉴定为丝核菌属外,其余34株暂归为无孢菌群.还有4株属于担子茵纲.结果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对宿主具有一定的组织专一性,树皮的真菌在数量、种群及其组成方面与枝、叶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小叶米仔兰(Aglaia odorata var.microphyllina)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从其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15)-桉叶烯-1β,7,11-三醇(1)、4α,10β,11-三羟基-1,5-反-愈创木烷-6-烯(2)、6,15α-环氧-1β,4β-二羟基桉烷(3)、2-羟基-丁二酸-1-甲酯(4)、巴西红厚壳素(5)和胡萝卜苷(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和5为首次从米仔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5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