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通过室内恒湿和干湿交替培养试验,研究了沈阳地区耕地棕壤和草甸土的固钾特征,及其施用有机肥后对土壤固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土壤处于田间持水量的恒湿条件下,两种土壤对外源钾都能够产生快速固定作用,经过1d培养土壤的固钾作用就可以达到平衡,但干湿交替培养可以提高土壤固钾量26.80%~33.27%;土壤施用有机肥后,在恒湿和干湿交替培养条件下均可以降低土壤的固钾强度,其中,施用有机肥6%处理的恒湿培养15d后,棕壤和草甸土的固钾量分别降低了25.71%和36.62%。  相似文献   
132.
梁陕霞  王宜爱 《蛇志》2004,16(2):36-37
本院2001~2003年共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患者126例。本文根据病情阐述其诊断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33.
长期培肥黑土微生物量磷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长期采用两种不同量有机肥(M2、M4)、化肥(NPK)方式培肥黑土,研究微生物量P在作物生长季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微生物量P显著高于施用化肥(NPK)和不施肥(CK),微生物量P分别为M48.75~47.68mg·kg^-1,M2 3.02~37.16mg·kg^-1,NPK1.59~10.62mg·kg^-1,CK0.76~6.74mg·kg^-1之间,波动性较大.M4、M2处理微生物量P最大值出现在抽雄吐丝期,NPK、CK处理最大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施肥数量和种类不同所引起的黑土微生物量P的差异并未因季节变化及玉米生育时期影响而明显改变.微生物量P的动态变化与绝大多数黑土生物、理化特性指标的动态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微生物量P与黑土生物、理化特性(除全钾外),植物氮、磷、钾含量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黑土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4.
研究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绒茧蜂在稻田呈随机分布,建立了Iwao m*-m回归模型、Tayor幂模型、分别为m*=0.3645+0.8608m、log(s2)=0.069+0.89751og m,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分析得出稻纵卷叶螟绒茧蜂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在所有密度下都是随机分布,且随着密度增大,分布趋于均匀.给出了不同密度、不同准确度要求下的最适理论抽样株数,为该蜂的田间密度调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5.
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小菜蛾对薇甘菊挥发油、芋烯、α-松油烯、里哪醇、β-石竹烯、马鞭草烯酮6种挥发物嗅觉反应,在网室,比较了挥发油及5种挥发物对小菜蛾雌虫产卵的驱避效果。结果表明:薇甘菊挥发油不仅对小菜蛾成虫有明显的驱避作用,而且能显著地减少其成虫在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薇甘菊挥发油所含的5种挥发性化合物中芋烯、α-松油烯和里哪醇表现出较强的驱避效果(流量为100-180mL/min)和产卵抑制作用(剂量为10-20μL/株),而小菜蛾对马鞭草烯酮和β-石竹烯的嗅觉反应以及小菜蛾在这两种化合物处理的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6.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失调后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抗生素脱污染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结果:菌群失调后小鼠血清IL-3和GM-CSF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与IL-3和GM-CSF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机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37.
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中与耐药性相关的基因.[方法]筛选转座突变体文库中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突变体,通过随机PCR、核苷酸测序及序列比对确定突变体中转座子的插入位点及其破坏的基因.[结果]筛选得到2株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的突变体,其中被破坏的基因分别为功能未知的新基因PA2580和PA2800.[结论]PA2580和PA2800可能分别通过参与细胞氧化还原作用和细胞壁合成进而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8.
首次发现中华微刺盲蝽Campylomma chinensis Schwh捕食节瓜蓟马Thrips palmi Kamy且对田间节瓜蓟马种群数量的减少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该虫的形态特征、捕食过程和取食范围.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为多食性昆虫,能取食多种小型昆虫及多种昆虫的卵:在田间,中华微刺盲蝽与节瓜蓟马数量的跟随现象明显;通过释放盲蝽,能使节瓜蓟马种群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9.
本文介绍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天敌类群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原虫、线虫等共约97种,并对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现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0.
寄生蜂对美洲斑潜蝇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寄生蜂对美洲班潜蝇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底比斯釉姬小蜂,丽潜蝇姬小蜂,冈崎釉姬小蜂,异角姬小蜂,黄潜蝇姬小蜂,甘蓝潜潜蝇茧蜂和离潜蝇的种群数量将比原各群增长1.23,2.73,5.98,5.92和5.71倍,在春季菜豆,豇豆,丝瓜和黄瓜上第2代美洲斑潜蝇中,若排除寄生蜂作用因子后,美洲斑潜蝇在上述4种蔬菜上的种群数量将分别多增长2.73,2.87,2.24和1.89倍,寄生蜂对美洲班潜蝇3龄幼虫的控制作用大于1龄,2龄幼虫和蛹的控制作用;春季美洲斑潜连续世代中,第1,2代寄生蜂的控制作用较第3,4,5代低,寄生蜂有菜豆和豇豆上的控制作用比在丝瓜和黄瓜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