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缺铁是石灰性土壤常见的植物营养问题之一.禾本科植物种或基因型的植物铁载体分泌能力与耐缺铁有关,提高植物铁载体分泌能力是改良缺铁的土壤上植物铁aestivum L.) 3个杂交种及其4个亲本在缺铁营养液中植物铁载体的分泌及杂种的效应.植物铁载体的分泌率通过根分泌物对新形成的Fe(OH)3的活化能力进行测定, 在缺铁症出现时每隔2、3天测定1次.在缺铁条件下,所有基因型都分泌较多的植物铁载体,并且随缺铁症状的发展分泌量增加.杂交种具有对缺铁更敏感的反馈系统,在缺铁条件下,杂交种比亲本分泌铁载体的速度更快、量更高.通过分析杂交种和亲本的关系,认为可以通过对亲本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和配合力的选择,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小麦铁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22.
水处理微生物学是应用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满足"卓越计划"的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大纲制定、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以及建设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四方面,对水处理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3.
陕西果园主要分布区氮素投入特点及氮负荷风险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佐平  闫莎  刘芬  王小英  同延安 《生态学报》2014,34(19):5642-5649
为了研究果园氮素投入特点及分析氮素负荷特征,加强果园氮素管理、指导果农科学合理施肥。以陕西省果园主要分布区土壤氮素分析、农户投入调查等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盈余法从果树种类和区域角度分析果园生产体系中的氮素输入输出特点及氮素盈余状况。结果表明,陕西果园主要分布区平均化肥氮投入量927.2 kg/hm2,主要来源于尿素和复合肥,其中尿素占调查样本量的40%以上;通过有机肥投入的氮仅为139.4 kg/hm2。94.8%的果园氮素处于盈余,总体平均盈余量为876.3 kg/hm2,其中氮盈余量超过500 kg/hm2的样本占57.5%,盈余量超过1 000 kg/hm2的样本亦占了27.3%。不同果园相比,猕猴桃园氮素投入及盈余量最高,分别为1 432.9、1 186.9 kg/hm2。不同区域果园比较,土壤氮环境负荷以关中灌区果园较高,达1046.1kg/hm2。果园氮素施用与养分盈余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陕西果园氮素的高量投入给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氮素负荷,这对土壤环境和周围水体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224.
为了确定陕西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兼顾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农田适宜氮肥用量,通过玉米-小麦-玉米连续3季田间试验研究了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氮肥表观损失和土壤氮素平衡等对施氮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不同年份作物产量和3季作物累计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累计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显著的降低趋势。土壤氮素平衡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低量施氮时(小麦施N150 kg/hm2,玉米施N180 kg/hm2),氮肥残留显著增加,表观损失和损失率变化不明显,而高量施氮时(小麦施N150 kg/hm2,玉米施N180 kg/hm2),氮肥残留变化不明显,表观损失和损失率却显著增加。回归和相关分析显示,矿质氮在土壤较深层次(100—200cm土层)大量累积是氮肥表观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小麦施N 150 kg/hm2、玉米施N 180 kg/hm2时,作物即可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且能保持作物收获前后土壤无机氮库的基本稳定,同时也可将氮肥表观损失降至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25.
由于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果实具有重要的保健价值,近年来倍受关注,但其野生资源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采伐压力。目前关于影响黑果枸杞果实产量的有性生殖过程研究较少,本实验对新疆库尔勒地区6个不同生境的野生黑果枸杞居群开展了繁殖生态学观察,并对各居群的访花频率、访花昆虫种类、柱头花粉落置、胚珠数、座果率、结实率和单株果实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访花频率与结实率、座果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传粉者是限制黑果枸杞有性生殖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粉者种类越丰富的居群其有性生殖产出越高,揭示了传粉昆虫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是影响黑果枸杞繁殖成功的重要限制因子。此外,和静县华侨农场和焉耆县霍拉山河沟的黑果枸杞居群生殖产出明显与其传粉成功率相偏离,进一步分析表明,风沙侵蚀和人为采伐对植株的破坏是影响这两个居群果实产量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对于野生黑果枸杞居群的保护及其人工规模栽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6.
从生姜根际土样分离获得的86个细菌分离物中,通过离体拮抗试验,筛选出2株对生姜茎腐病有良好拮抗效果的细菌,编号分别为JF24和JF3。通过对它们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JF24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JF3为粪产碱菌(Alcaligenes faecalis)。JF24和JF3的16S rRNA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FJ999730和FJ999731。  相似文献   
227.
从棉花根际分离的一株细菌B50在低铁条件下可以产生铁载体。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其16S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采用三亲本杂交的方法将转座子Tn5-1063a(含luxAB)导入B50中,进行转座子插入诱变,获得突变株。用TAIL-PCR方法得到与铁吸收有关的pyrD基因序列。通过互补实验验证pyrD与铁载体的合成有关。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能够产生铁载体属于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28.
利用梯度稀释和对峙试验的方法,从向日葵根际土壤筛选到18株对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有拮抗效果的细菌,其中1株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命名为XRK4。经过形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XRK4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研究表明XRK4具有β-1,3-1,4-葡聚糖酶活性。设计引物以XRK4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得到长度为732 bp的β-1,3-1,4-葡聚糖酶的完整基因,其开放阅读框架编码243个氨基酸。XRK4可能因产生葡聚糖酶,降解病原菌细胞壁而具有拮抗活性。  相似文献   
229.
本研究通过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过程影响成胚成苗效果效率最关键的因素,包括取材时期、选蕾大小、培养密度、启始诱导培养基和加倍处理等技术环节及其流程的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受大田、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生长条件影响和基因型的限制,规模化大批量获得甘蓝型油菜双单胚体的诱导技术体系,为甘蓝型油菜基础研究和生物技术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0.
报道了山东产莎草科植物3新记录种、2新记录变种,分别是细秆萤蔺、渐尖穗荸荠、金色飘拂草、窄穗莎草和短穗多枝扁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