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7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除核糖体、氨酰 tRNA和mRNA外,还有多种翻译因子参与其中。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 eIF5A)是维持细胞活性必不可少的翻译因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eIF5A是真核细胞中唯一含有羟腐胺赖氨酸(hypusine)的蛋白质,该翻译后修饰对eIF5A的活性至关重要。1978年,人们首次鉴定出eIF5A,认为它在翻译起始阶段促进第1个肽键的形成。直到2013年才证实它主要在翻译延伸阶段调控含多聚脯氨酸基序蛋白质的翻译。在经过四十多年研究后,人们对eIF5A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近期基于核糖体图谱数据的分析表明,eIF5A能够缓解翻译延伸过程中核糖体在多种基序处的停滞,并不局限于多聚脯氨酸基序,并且它还能够通过促进肽链的释放增强翻译终止。此外,eIF5A还可以通过调控某些蛋白质的翻译,间接影响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本文综述了eIF5A的多种翻译后修饰、在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自噬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并与细菌及古细菌中的同源蛋白质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该因子在进化中的保守性,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2.
粉防己碱逆转阿霉素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与抗细胞凋亡作用关系密切。本研究用抗肿瘤药物阿霉素 (5μmol· L- 1 )处理人乳腺癌敏感和耐药的 MCF- 7细胞 2 4hr后 ,观察到在敏感细胞中 ,有较多的漂浮细胞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而在耐药细胞中 ,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 ,阿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其含量明显减少。阿霉素诱导 MCF- 7细胞的凋亡作用进一步用 An-nexin V - FITC染色法证实。此外 ,用高效逆转耐药性的药物粉防己碱 (2 0μmol· L- 1 )与阿霉素合用处理敏感和耐药的细胞 ,用线粒体荧光染料 Mitosensor TM染色 ,证明合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 :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周期无关。本研究表明 :粉防己碱能逆转耐阿霉素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研究八肋游仆虫(Euplotes octocarinatus)相关基因的功能,构建了八肋游仆虫大核人工染色体(macronuclear artificial chromosome of E. octocarinatus,EoMAC-G),其两端为克隆自八肋游仆虫大核β2-微管蛋白基因的5′和3′非编码区和两侧的端粒序列,中间为多克隆位点和密码子优化后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EGFP-Eo) 报道基因. 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携带有EoMAC-G的pBTub-Tel载体转入八肋游仆虫大核,分析EGFP-Eo基因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的表达. 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EGFP-Eo产生的荧光均匀分布于八肋游仆虫细胞质中. 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情况下,荧 光可持续20 d以上. 相比pEGFP-N1质粒转化的游仆虫,人工染色体中的EGFP-Eo基因表达的荧光亮度强、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Western 杂交分析进一步证实,外源EGFP-Eo基因在细胞中过量表达. 通过细菌喂食法进行纤毛虫RNA干扰实验,抑制了外源EGFP-Eo基因在八肋游仆虫细胞中的表达. 利用构建的人工染色体不仅可以在八肋游仆虫细胞内表达外源基因,对目的蛋白质进行活细胞实时动态的定位分析,还可通过RNA干扰的方法调控外源基因在纤毛虫细胞中的表达,便于进一步分析目的蛋白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4.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质粒DNA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了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及最新进展;探讨了细胞核DNA和细胞质DNA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