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肌肉抑制素(Mstn)基因是TGF-β超家族的一种新基因,仅在骨骼肌特异表达并作为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由于该基因为单一开关基因,其缺失即导致肌肉量增加,同时Mstn基因天然敲除的肌肉加倍良种牛的存在,说明这种基因操作不会扰乱其他生长调控系统并带来不正常病理变化,因而Mstn基因是提高肉用动物肌肉产量的理想靶基因.  相似文献   
32.
为了研究鱼类脂蛋白脂酶(1iportein lipase,LPL)、肝脂酶(hepatic lipase,HL)基因结构、功能及分子系统关系,作者克隆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斑鳢(Channa maculata)的LPL和HL基因cDNA核心序列,并推测了其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时,还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中华鲟、鲢肝脏LPL基因与中华鲟肝脏HL基因cDNA全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LPL和HL氨基酸序列分别在哺乳类动物、鸟类、鱼类中相对保守.与已知的脊椎动物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和胰脂酶(pancreatic 1ipase,PL)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LPL、HL、EL与PL同属脂肪酶家族,四者聚集成一有根树.  相似文献   
33.
为进一步了解人工选育对翘嘴鳜生长相关遗传标记的影响作用,研究以翘嘴鳜华康1号的5代选育群体为实验材料,对具有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5个标记的6个位点进行扩增,通过直接测序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两种方法分型后,统计其优势基因型个体数目在翘嘴鳜5代中的变化。结果显示,在5代群体中,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和4个微卫星位点优势基因型的数目的分布范围为0-4,从F1到F5代,这6个位点优势基因型的平均值分别为0.36、0.71、0.68、0.77和0.94,优势基因型的平均含量随选育世代的增加呈现递增趋势,从侧面反映了人工选育在一定程度上富集了优良基因。此外,对微卫星位点进行了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后续世代与F1的遗传距离有明显的增大趋势,遗传相似性减小,这符合育种的客观规律。但相邻世代间的遗传距离则逐代减小,遗传相似性逐代增大,说明人工选育将遗传相似性较大的群体保留下来了,这种相似性表现在表型上包括生长快、体重大、体长增加等。F1到F5代处于中度遗传多样性的稳定状态,说明群体还存在选育空间。  相似文献   
34.
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在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成功克隆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鳜鱼、罗非鱼等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cDNA核心片段而首次获得这些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氨基酸序列。鲢鱼、鳙鱼、草鱼、鲫鱼、鳜鱼、罗非鱼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与人、小鼠、大鼠、牛、猪、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60%左右,表明淡水鱼类微囊藻毒素去毒酶基因在进化上变异性较大,与其承担微囊藻毒素去毒代谢之特殊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鱼类脂滴包被蛋白plin2(Perilipin 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成功地克隆并鉴定出鳜(Sinipercachuatsi)plin2的2个亚型,分别命名为plin2a和plin2b.氨基酸多重比对发现其编码序列与刺鱼(Gasterosteus aculeatus)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构域分析发现鳜plin...  相似文献   
36.
研究通过比较鳜(Siniperca chuatsi)对不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差异,探究肉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的分子机制。按照1670 mg/kg剂量对鳜灌喂葡萄糖和糊精后,分别在0、1h、2h、3h、4h、8h、12h和24h收集水样、血浆、肝脏和肌肉,检测尿糖、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胰岛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及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指标。结果显示:(1)灌喂后1—12h内,两组鳜相比,葡萄糖组尿糖显著高于糊精组,血糖及胰岛素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两组鳜甘油三酯含量在2h时达到最大值,糊精组甘油三酯含量在4h时显著高于葡萄糖组,糊精组肝糖原含量在1h时显著高于葡萄糖组,且糊精组肌糖原含量在24h内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3)灌喂后1h,灌喂糊精组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 GK)、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 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Ⅰ型(Acetyl-CoA Carboxylase TypeⅠ, ACC1)、柠檬酸合成酶(Citroyl Synthetase, CS)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葡萄糖组,而在灌喂后8h,糊精组糖原合酶(Gly...  相似文献   
37.
利用RT-PCR技术分别从淡水食毒藻鱼类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及草食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肝组织扩增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cDNA核心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鲢鱼、鳙鱼、草鱼GPX的cDNA序列均为263bp,编码87个氨基酸。鲢鱼、鳙鱼、草鱼与斑马鱼(Danio rerio)(同属鲤科)、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鲈形目)等鱼类GPX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75%~93%;与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大鼠(Rattus norvegicus)、猪(Sus scrofa)、牛(Bos taurus)等哺乳动物GPX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也较高,为76%~79%。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比较鲢鱼、鳙鱼、草鱼肝组织GPX cDNA的表达水平,鲢鱼、鳙鱼肝组织GPX的表达量远高于草鱼肝的GPX表达量,这与鲢鱼、鳙鱼大量摄入微囊藻毒素在鱼体内引发产生过量的脂过氧化物相适应。  相似文献   
38.
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Soluble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催化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加合去毒代谢过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为sGST的去毒反应提供GSH,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则可抑制微囊藻毒素诱发活性氧导致的肝细胞凋亡。本研究从罗非鱼肝脏通过简并引物克隆sGST、GPX与UCP2基因cDNA核心序列,并应用5’RACE和3’RACE技术分别扩增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cDNA序列5’末端和3’末端序列而获得其cDNA全序列。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cDNA全序列长861 bp,其中5’非翻译区(5-’UTR)为25 bp,3’非翻译区(3-’UTR)为16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包含脊椎动物完整sGST的2个功能域:N-末端功能域(GSH结合位点)和C-末端功能域(底物结合位点)。罗非鱼sGST与真鲷、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斑马鱼同源性较高,达到64.3%—78.5%,而与人、大鼠、小鼠、牛、猪、鸡差异较大,氨基酸同源性为48.2%—55.9%。罗非鱼肝脏GPX、UCP2基因cDNA核心序列长280 bp、776 bp,分别编码92、258个氨基酸。罗非鱼GPX与条石鲷、虹鳟、斑马鱼、人、大鼠、小鼠、牛、猪GPX同源性均较高,达到69.6%—85.9%。罗非鱼UCP2与真鲷、斑马鱼、鲤鱼、欧洲白鲑(Leuciscus cephalus)、草鱼、人、大鼠、小鼠UCP2同源性更高,达到71.8%—93.8%。通过对罗非鱼(5—8 g)活体腹腔注射亚致死量MC-LR(50μg/kg bwt),发现微囊藻毒素对罗非鱼肝脏sGST基因表达有显著的诱导作用(p<0.05),注射微囊藻毒素24h后sGST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调80%。注射微囊藻毒素24h后,虽然罗非鱼肝脏GPX与U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亦出现明显的升高趋势,但两者均未出现显著性的变化(p>0.05)。本研究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证实,罗非鱼肝脏sGST在微囊藻毒素去毒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同时也说明罗非鱼肝脏GPX、UCP2基因可能在微囊藻去毒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9.
鳜鱼摄食的感觉原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鳜鱼摄食的感觉原理梁旭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鳜鱼(Sinipercachuats)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捕食的底栖偷袭型凶猛鱼类。捕食行为实验的结果表明,视觉和侧线机械感觉在鳜鱼捕食行为中起主要作用。分别抑制其中一种感官,鳜鱼的日摄...  相似文献   
40.
作者采用行为学方法测定了伏击型凶猛鱼类鳜鱼视觉对猎物运动和形状特征的反应特性.鳜鱼对3种不同体形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虾则有较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攻击反应,对蜻蜒幼虫仅有不强的跟踪反应而完全没有攻击反应.它对低速(v≤5cm/s)一连续和等间歇不连续运动的饵料鱼有较强的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对中速和高速(v≥10cm/s)连续运动的饵料鱼有最强的跟踪反应而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攻击反应,对中速和高速等间歇不连续运动的饵料鱼则有最强的跟踪反应和最强的攻击反应.它对不连续运动的a、b、c、d、e、f6种形状均有跟踪反应,但近距离跟踪反应的强度与形状特征有关系,对不连续运动的b、c、d3种形状完全没有攻击反应,而对不连续运动的a、e、f3种形状则有依次增强的攻击反应.鳜鱼视觉可对猎物运动进行远距离的识别,并决定其对猎物的远距离跟踪反应.且其视觉仅能对猎物的大致形状进行近距离识别,并决定其对猎物的近距离跟踪反应和攻击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