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91.
采用药膜法分别测定了增效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两种增效剂对桔小实蝇抗敌百虫、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三个种群的抗药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这三种药剂分别产生的桔小实蝇抗性种群,PBO和TPP均能对其抗药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对抗敌百虫、抗高效氯氰菊酯的两个桔小实蝇种群,TPP对敌百虫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作用均高于PBO,且增效作用显著,增效比分别达3.98和2.43,PBO的增效比为1.71和1.66;对抗阿维菌素的桔小实蝇种群则略相反,PBO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高于TPP,但增效作用均低于敌百虫与高效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892.
响应面法优化枯草芽孢杆菌产γ-PGA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产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筛选出最适碳源为玉米糖化液,氮源为蛋白胨和谷氨酸钠,无机盐为KH2PO4,MgCl,MnCl2和NaCl。在此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量的12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因素蛋白胨、谷氨酸钠和NaCl。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产γ-PGA区域后,利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显著因素进行优化,得出蛋白胨、谷氨酸钠和NaCl的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0.54%,8.13%和0.96%。优化后液体发酵液γ-PGA产量提高到29.00 g/L,比初始γ-PGA产量14.10 g/L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893.
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在肉鸡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揭示低温处理后肉鸡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变化与早期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MUP_2A型生物信号系统监测肉鸡肺动脉压 ,利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测定肉鸡血浆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的变化 ,比较肉鸡肺动脉压变化与血管紧张素、内皮素间的关系。结果 低温处理后肉鸡肺动脉压呈现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浆、右心室组织的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显著性升高 ,肺动脉低压组、肺动脉高压组血管紧张素浓度也极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血浆内皮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 ,肺动脉低压组、肺动脉高压组、腹水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呈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尤其是与肺动脉高压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试验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的升高早于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结论 低温环境下血管紧张素、内皮素释放增加可能会造成肺血管收缩性阻力增加和右心室功能增强 ,从而导致早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894.
研究了单型属毒药树属Sladerua的核型,并与被认为有关的狭义山茶科、厚皮香科和猕猴桃科等进行了核型比较。毒药树属的体细胞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2n=4x=48=4M 36m 8sm,核型为2A型,没有发现随体和次缢痕。体细胞间期核为浓密分散型,前期核为中间型。结果表明,毒药树属与相关类群不但在染色体基数上有差异,而且在染色体大小、核型、间期核、前期核以及随体的有无等方面都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不支持目前分子研究的观点,即把毒药树属放在厚皮香科,且认为它与猕猴桃科和狭义山茶科的亲缘关系也较远。  相似文献   
895.
用GC/MS分析了薇甘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鉴定了22个化合物,单萜和倍半萜及其醇和酮的衍生物是其主要成分,并研究了薇甘菊挥发油对昆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5~10μl·株-1的用量时,它们对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和猿叶虫有显著的产卵驱避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触杀毒力,在500、750、1000mg·L-1浓度时,对萝卜蚜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50.0%、59.86%和62.51%.然而,在500mg·L-1浓度时,对萝卜蚜、小菜蛾和黄曲条跳甲等不同受试虫态却无熏蒸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896.
氧载体强化氧传递促进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法夫酵母生物合成虾青素是强好氧发酵过程,溶氧水平直接影响细胞虾青素的产率。本文对虾青素的氧载体强化氧传递双液相发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油(作为氧载体)可提高法夫酵母发酵时的溶氧水平,促进虾青素的合成:添加豆油 0.5-5.0%(w/v),虾青素产量随豆油添加量逐步提高,最高时达到2.98mg/L,对照组虾青素产率为2.50mg/L。并证明产量的提高是单位质量细胞的虾青素合成效率提高的结果。摇瓶培养时转速的高低不同,对豆油的最适添加量存在影响。较高摇瓶转速有利于豆油在培养基中分散,从而利于强化氧的传递。  相似文献   
89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期(0-6天)内源激素及多胺的变化。结果显示,子叶培养0-2天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ZT)、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均明显下降,4-5天略有上升,表明0-2天IAA、GA_3和ABA的剧降有利于花原基形成,3-5天较高的ZT含量有利于花器官原基的形成。除腐胺(Put)外,精胺(Spm)、亚精胺(Spd)、尸胺(Cad)在0-1天均下降,1-4天上升,4-5天再下降,Put在0-1天急剧上升,而后持续下降,表明高水平的内源多胺总量和Put可能有利于花原基分化,2天后Spm含量上升有利于花器官原基分化,而Cad含量变化可能是区别花芽和营养芽分化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98.
由于花同源异型突变体可作为研究花形态建成的分子遗传分析模式系统,近十几年来,人们对于花同源异型基冈的分离、鉴定及转化均产生了很大兴趣,并对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的功能提出了“ABC”控制模型J和“异时性”(heterchrrony)假说。我们在进行黄瓜子叶离体培养时,发现了离体培养黄瓜子叶直接成花现象,进而建立起黄瓜子叶离体培养直接成花及黄瓜去顶苗直接成花的实验系统。在栽培重瓣大岩桐组培苗的过程中,观察到六种花同源异型变异体,其表型难以简单地用“ABC”控制模型解释。通过统计还发现同源异型花的发生频率与节位有关。这一现象为进一步探讨花  相似文献   
899.
超氧阴离子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猝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通过黄嘌呤(X)与黄嘌呤氧化酶(XO)反应和甲基紫金(MV)的作用,观察了O·-2诱导莴苣叶绿体的叶绿素荧光猝灭过程.结果表明,O-·2的产生明显使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qN)增加.叶绿体内SOD被DDC抑制后,X+XO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猝灭过程中,qP下降,qN上升;MV诱导的叶绿素荧光猝灭过程中,qP上升幅度不大,qN增加不明显.当碳代谢被碘乙酰胺(JAA)抑制后, qP下降,qN上升.解偶联剂NH4Cl增加质子跨类囊体膜的通透性,导致qP增加和qN降低,加入MV后qP和qN增加不明显.分析认为,-·2的产生和及时被清除对保持光合电子传递和增加跨膜ΔpH有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叶绿体吸收的光能得到转化和耗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过量光能引起的光抑制损伤.  相似文献   
900.
土壤动物在农田生态系统腐屑食物网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参与土壤有机质分解、植物营养矿化及养分循环作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 ,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 ,尤其是大气CO2 浓度升高能够产生正向、中性和负向的影响 .土壤线虫是这类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 ,因为它们在大多数土壤中分布是丰富的 ,而且营养类群是多样的 .应用自由空气CO2 浓度增高 (FACE)技术设计 3个处理水稻圈暴露在大气CO2 增高(浓度为 5 70 μmol·mol-1)条件下 ,3个对照水稻圈为环境中的CO2 浓度 (370 μmol·mol-1) .在中国无锡稻田生态系统水稻生长期内 ,本项研究监测了 0~ 5cm和 5~ 10cm土层中线虫营养类群 .研究结果显示 ,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植物寄生线虫、杂食 捕食类线虫在取样深度和取样日期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整个取样日期中 ,FACE处理 5~ 10cm深度中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对照中的高 ;在 0~ 5cm深度中 ,FACE处理食细菌线虫数量比对照中的高 ,而杂食 捕食类线虫数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 .食真菌线虫在FACE处理与对照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