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9篇
  4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5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脊髓损伤,但目前对其治疗机制了解甚少。BMSCs被移植至脊髓钳夹损伤模型大鼠,以研究其保护作用。通过LFB(Luxol fast blue)染色、锇酸染色、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和透射电镜对白质有髓神经纤维进行观察。免疫印迹检测BMSCs移植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脊髓损伤后1、7、14 d三个时间点移植BMSCs并进行后肢运动评分(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BBB评分)和CNPase(2′,3′-cyclic-nucleotide 3′-phosphodiesterase)、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caspase 3蛋白水平的检测。免疫荧光观察BMSCs移植到受损脊髓后分化情况及CNPase-caspase 3~+共表达情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7 d后,部分移植的BMSCs可表达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标记物,大鼠后肢运动能力和髓鞘超微结构特征均明显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BDNF蛋白表达水平增加,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则降低。相对于脊髓损伤后1 d和14 d,7 d移植BMSCs后MBP和CNPase蛋白表达水平最高;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则最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CNPase-caspase 3~+细胞散在分布于脊髓白质。结果表明,急性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到受损脊髓有分化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倾向,并促进BDNF的分泌介导抗少突胶质细胞凋亡而对神经脱髓鞘病变有保护作用,且最佳移植时间为脊髓损伤后7 d。  相似文献   
452.
采用动物行为随机观察法和斑块资源调查样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3年7月~2004年9月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圈中对生境斑块的利用频率及其与斑块资源的关系.结果表明,野化培训大熊猫"祥祥"共利用斑块230个,占总斑块数的80.99%;其中属于主食竹种分布的斑块190个,约占竹类分布斑块的87.16%,利用斑块的82.61%.从不同月份大熊猫利用斑块的总面积来看,野化培训大熊猫经过了3个生态适应过程:恐惧期、探寻期和稳定期.具体表现为刚放入培训圈活动范围小,其后随机性较高,活动范围增大,随着对环境的适应,逐渐趋于稳定.由于野化圈的面积较小,生境结构单一,培训大熊猫的斑块利用频次除与个别斑块组成因子具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之外,而与其它斑块资源均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53.
摘要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Wells评分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分析三者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351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59例)和非DVT组(292例)。比较DVT组和非DVT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CRP、D-D水平及Wells评分。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P、D-D水平与Wells评分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D-D、Wells评分单项及联合三项指标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CRP、D-D水平以及Well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变化趋势(P<0.05),DVT组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的CRP、D-D水平以及Wells评分高于非DVT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VT组CRP、D-D水平与Well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后7d的D-D、CRP、Wells评分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785、0.769,高于术后3d和术后14d;术后7d的CRP、D-D和Wells评分联合诊断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的AUC为0.928,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CRP、D-D水平及Wells评分均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DVT有关,术后7d CRP、D-D和Wells评分联合诊断术后DVT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54.
2009—2010年间系统调查了河南省境内沿黄稻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越冬种群的时空动态变化,并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聚集度指标法和改进的Iwao回归分析法对沿黄稻区灰飞虱越冬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飞虱在沿黄流域主要以少量3、4龄若虫进行越冬,11月下旬进入越冬期,翌年4月上中旬为越冬代种群发生高峰期,成、若虫虫量分别为22头/m2、43头/m2;灰飞虱成虫在5月中旬开始向水稻田迁飞,迁入高峰时虫量在450头/m2以上;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在麦田中空间分布型的聚集性指标大于1,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型,在此基础上得出灰飞虱田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公式:N=t2/D2(0.324/m+0.086),并且描述了灰飞虱种群序贯抽样的Iwao模型:Tn=25n±15.4n~(1/2)。研究结果为田间灰飞虱的准确抽样调查和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5.
利用一种改良的非依赖核酸序列的单引物扩增方法,从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的核酸中扩增基因,克隆至pMD18-T中并进行测序和基因序列分析。J19株的VP2、VP3的编码基因为基因2、4,分别长2 969bp、2 204bp,它们分别编码973个氨基酸和719个氨基酸。J19株的VP2蛋白序列对B组人轮状病毒IDIR株的一致性为47.2%;J19株的VP3蛋白序列对C组人轮状病毒Cowden株一致性为25.1%。对J19株VP2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J19株在进化树上的位置靠近外群蛋白以及A、B和C组轮状病毒分枝的根部,并且它比较偏向于B组轮状病毒的分枝。这与VP6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上述结果推测J19株可能是一个与B组轮状病毒的起源和进化密切相关的毒株之一;同时,这表明VP2在研究轮状病毒的遗传进化上具有重要价值。关于新成人腹泻轮状病毒J19株VP2、VP3的编码基因的序列分析,这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56.
邹长江  常彦忠 《生理学报》1993,45(6):561-567
文献报道迷走传入直接或间接投射至多个脑丘。本工作分别检验这些脑区在迷走传入引起的降压,降心率反应中的作用。在乌拉坦麻醉、双侧切断颈迷走神经的大鼠,将普鲁卡因微量注入孤束核β-内啡肽抗血清注入延髓头端腹外测区均可明显减小电刺激颈迷走神经中枢引起的降压和降心率反应,但分别将心得安,β-内啡肽抗血清注入室旁核或普鲁卡因注入最后区对Dpv和心率减慢反应均无明显影响,保留右侧颈迷走神经的大鼠,在甲基阿托品(  相似文献   
457.
利用番茄内质网小分子热激蛋白(ERsHSP)特异性抗体,对番茄果实蛋白进行Western分析,以测定低温冷藏下番茄果实中ERsHSP的表达量,并测定果实硬度、腐烂度和失重率等指标,以比较中蔬4号转ERsHSP基因番茄和未转基因番茄果实在4℃低温下的耐冷藏性.结果表明:在4℃冷藏30 d期间,转基因番茄果实具有较高的ERsHSP表达水平,而未转基因番茄果实中没有ERsHSP的表达;相对于未转基因番茄果实,转基因番茄果实冷害症状轻,并具有较高的果实硬度(平均值为2.84 kg/cm2)、较低的果实腐烂度(平均值为21.03%)和失重率(平均值为6.33%).  相似文献   
458.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樟子松树轮样品高向的年轮宽度和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测定,分析了高向上δ13C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年轮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木质部全轮、早材和树皮内皮3种成分中,样品高向δ13C均呈现由顶部至基部先显著增加,在冠层底部达到最大值,再向下迅速减少至谷值的变化趋势.早晚材平均宽度比由基部至顶部增大.高向上δ13C年均值序列与轮宽年均值序列呈现较为明显的反向对应关系,与早晚材宽度比年均值序列呈现在冠层以上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样本高向上年轮宽度序列及δ13C序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δ13C值的高向变化与年际变化基本处于同一量级.树体高向δ13C序列逐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一高度盘的δ13C序列与年轮宽度序列基本呈负相关,但不同高度的显著性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459.
蚕粪,这种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人们熟悉的黑乎乎的“昆虫”粪便,一直被作为肥料和饲料,其潜在的真正价值,至今鲜为人知. 1.蚕粪的化学组成蚕食桑叶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果胶等基本上没有被破坏,与部分粗脂肪、蛋白质一起富集在蚕粪中。  相似文献   
4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