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4篇
  2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重庆市蕨类植物区系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市有野生蕨类植物47科120属604种(含变种及以下分类单位)。其科属优势明显,其中蹄盖蕨科、金星蕨科、鳞毛蕨科和水龙骨科4个科包含了49属337种,占重庆市蕨类植物属、种总数的40.83%和55.79%;特有现象明显,地方特有种十分丰富,中国特有种和地方特有种类分别达到164种和33种;蕨类植物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和原始性等特点,表现出一定的热带性质或热带亲缘。  相似文献   
162.
以黄河下游典型平原农业景观封丘县为研究区,基于图论的分析方法,采用概率连通性指数(PC)和斑块重要值(dPCk)表征池塘栖息地可用性程度,在地理信息系统和R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两栖类物种在250、500、1000和2000 m不同扩散能力下,反映池塘栖息地组成和构型的池塘平均面积(MS)以及池塘数量(NP)、至道路的最近距离(DR)组合作用对池塘栖息地可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栖类栖息地的可利用性与池塘数量、池塘平均面积和至道路的最近距离关系密切.在250 m扩散能力下,池塘平均面积和池塘数量是决定池塘可利用程度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在500 m扩散能力下,池塘平均面积和至道路的最近距离对栖息地可用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在物种相对较高扩散能力下(1000和2000 m),池塘平均面积和池塘数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平原农业景观中,两栖类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要充分考虑池塘斑块的数量、平均面积以及至道路的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163.
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中非农生境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农业景观中的自然、半自然生境及其上的植物群落对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意义重大。为了解黄河下游典型平原农业景观中非农生境植物多样性特征,在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典型样地法对区域内农业景观中主要自然、半自然生境(包括林地、树篱、田间道路、沟渠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总体上为农业景观,居民点和林地斑块散布其间;区内植物科的地理分布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属的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15个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中的13个,以温带分布、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为主,总体上以广布种为主,优势科属明显,缺少特有种;林地和树篱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沟渠和林地的物种均匀度和群落盖度最高,田间道路上群落组成的变化幅度和分化程度最大(β多样性指数最高);林地、树篱和田间道路等生境间的群落相似性极高,但其群落盖度和优势种组成具有显著差异,沟渠作为一种特殊生境与其他生境间相似性较低。研究表明,在黄河下游平原农业景观中,林地和树篱在物种多样性维持中作用较大,沟渠为水生和湿生植物提供了庇护所,不同生境间极高的群落相似性仅是物种组成名录的反映,而其生态功能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重在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维持及提高,而如何进行景观要素配置,才能兼顾农业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4.
外源油菜素内酯(EBR)对Cu胁迫期间番茄幼苗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水培的方法,以‘改良毛粉802F1’番茄为供试材料,通过检测番茄植株内激素、根系分泌物、氨基酸、电解质渗漏率和生物量的变化,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EBR)对Cu胁迫下番茄的缓解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与Cu胁迫处理相比,喷施0.1 mg·L-1的EBR能显著提高叶片内源ZR和GA含量,显著降低根系中ZR、ABA和IAA的含量,同时提高番茄植株内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其中柠檬酸含量升高482.2%,乳酸含量为0.187 mg·g-1。植株中氨基酸总量增加了11.1%,生物量增加20.9%。表明外源EBR可以降低Cu的生物毒性,减缓过多Cu对番茄幼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5.
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与微管的动态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微管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微管结合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MAPs)进行调控。MAP70-1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为了揭示MAP70-1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苹果砧木M26为材料,采用PCR方法,克隆MdMAP70-1基因(登录号XM_008390949),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叶盘法转化‘黄珍珠’番茄,并进行抗旱性分析。结果显示:(1)成功克隆得到苹果MdMAP70-1,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 860 bp,编码61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68.77 kD,等电点8.64;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苹果MdMAP70-1具有MAP70家族蛋白的保守结构域,与葡萄VvMAP70-1蛋白(Vitis vinifera VIT_201s0011g05790)的亲缘关系较近。(2)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野生型番茄,经抗性筛选获得12株阳性植株,PCR检测获得分别含有目的条带(1 860 bp和680 bp)的8个过表达株系,证明MdMAP70-1基因已转入番茄中;qRT-P...  相似文献   
166.
ISSR引物鉴定芍药栽培品种之间亲缘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芍药栽培品种‘莲台’、‘妒花魁’、‘紫霞映雪’,‘粉玉奴’、‘紫金龙’、‘合欢娇’、‘蓝田碧玉’、‘鱼鳞红’、‘红莲’等为试材,用10个来源于水稻的ISSR标记对其进行亲缘关系鉴定的初步结果表明:‘蓝田碧玉’与其余7个品种之问的亲缘关系较远。5个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在250-1000bp之间,扩增DNA谱带总数为21,引物ISSR7和ISSR8扩增出的条带数最多。  相似文献   
167.
水稻广亲和性遗传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利用是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重要途径。但在广亲和性的遗传上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不尽一致。以3种有广亲和品种参加的三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品种Ketan Nangka的广亲和性遗传。结果表明水稻亚种杂交F1同时存在着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但雄性不育对小穗育性的作用大小因组合而异;无论是在雄性不育位点还是雄性不育位点上,Ketan Nangka均具有相对应的中性基因(广亲和基因);广亲和性的遗传特点与所用的籼粳测验品种间的杂种不育性密切相关;S-5位点的广亲和基因遗传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型。  相似文献   
168.
秋水仙素诱导牛蒡多倍体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用种子处理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获得了牛蒡的同源四倍体(2n=4x=72),同时还得到了一些八倍体(2n=8x=144)和非整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69.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SarA(StaphylococcalaccessoryregulatorA)是该菌中一个全局性调控因子,它控制着细胞中许多与毒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报道了SarA在转录水平直接调控atlE、lipA和zinC基因的表达.RT-PCR和lacZ报告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中,SarA对atlE(自溶酶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而对lipA(脂肪酶基因)和zinC(膜相关锌金属蛋白酶基因)的表达则有正调控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arA控制atlE,lipA和zinC3种基因表达可能是通过与被调控基因上游的特定DNA序列的结合来实现的,该DNA结合区保守并富含AT碱基.根据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arA的结合位点序列,利用Omiga软件分析并推测了SarA结合atlE,lipA和zinC的可能区域.基于SarA是一种多功能的毒素相关调控因子,结果提示,SarA能调控众多因子,可以作为防治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一个药物筛选靶点.  相似文献   
170.
0507BS3是从中国新疆喀什地区采集的库蚊和按蚊混合蚊标本分离的病毒株,对C6/36细胞致病变而对Ve-ro和BHK-21细胞不致病变。电镜观察显示病毒颗粒呈圆球形,直径约60nm(n=20),无包膜,单层衣壳,衣壳内有中央核。基因组核酸电泳显示基因组包括10条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片段。病毒第10基因片段核酸序列测定显示该片段全长964bp(GenBankID:FJ150869),具有单一开放读码框,编码长度为275个氨基酸的蛋白,分子量约30.8kD。病毒第10基因片段核酸序列比对未发现相似的病毒核酸序列,氨基酸序列与胞质多形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第10基因片段编码的多形体蛋白部分区段匹配。病毒第10基因片段和已知各型CPV第10基因片段核酸序列共同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位于独立的进化分枝,提示0507BS3病毒可能是一种新型CPV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