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利用变异系数和差异显著性检验,对海南坝王岭等五个海南粗榧群体植株及其不同器官的C、H、N、K等15种化学元素分布及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分布总体呈Ca>K型,但枝、茎、根、种子等不同器官却表现为K>Ca型;2)海南粗榧群体内各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但群体内和群体间基本无显著差异;3)海南粗榧不同群体同一器官间元素含量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不太大,群体不同器官间则呈现显著甚至极显著的差异,但不同器官的总体平均值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2.
金荞麦野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传统中医药以春独特的优点为世人所瞩目,而其坚实的物质基础无疑是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所以,开发利用传统中医药植物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金荞麦这一传统中医药植物的药用及营养价值作较为详细的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金荞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人参辐照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辐照贮藏保鲜技术,为人参加工业开辟了新途径,鲜人参经清洗、抗坏血酸预处理、造型装入0.07-0.1mm的聚乙烯-尼龙复合膜袋,抽真空充氮气封口,采用0.3-0.6KGY剂量处理,辐照保鲜人参的药效成份损失少,易提取,不霉变虫蛀,人参主要成从皂甙辐照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毒性试验辐照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2个月,保鲜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4.
载脂蛋白AI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载脂蛋白AI(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中主要的蛋白质,它是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RCT)的特殊重要因素,ApoAI能与磷脂,多种血浆因子及细胞膜受体结合,可以激活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起着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酯化,转移,以及调节HDL代谢的作用。ApoAI在各种HDL亚类中其空间结构有较大差异。这与HDL成熟过程及运载胆固醇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秋稻品种‘Dular’广亲和基因效应的R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RFLP标记对秋稻品种Dular的三交(南京11//Dular/2533)的F2群体与灿粳品种的测交F1进行了单株带鉴定,并对广亲和性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第6染色体上标记RG213连锁的广亲和基因S5^n效应较大;不同位点广亲和基因具有明显的累加效应;位点内的互作导致了粳型配子的部分败育,同时还存在位点间的互作。  相似文献   
56.
水稻半矮秆基因sd-t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籼型标志基因系和IR36三体为工具材料,通过杂交研究了籼稻矮秆材料矮泰引-2所携半矮秆基因Sd-t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结果表明,半矮秆基因Sd-t与标志基因系019所携紫果皮基因Prp-b、标志基因系B30所携无叶舌基因1g、标志基因系027所携灰白壳基因Wh表现连锁,sd-t与Prp-b之间的交换值为2.85%±0.52%,sd-t与lg之间的交换值为27.90%±3.81%,sd-t与Wh之间的交换值为38.62%±2.99%。由于Prp-b、lg、Wh基因均位于第4染色体上,因而推定sd-t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上,其排列位置可能是Prp-b-sd-t-lg-Wh。  相似文献   
57.
58.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刘桂萍(吉林省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白城137000)□付晶(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长春130051)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德国生理学家VonNee-gaard在...  相似文献   
59.
番茄红素环化是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分支点,植物中存在两种番茄红素环化酶LCYB和LCYE。前期研究发现,OfLCYB1、OfLCYE1等基因的差异表达决定了桂花不同品种中类胡萝卜素代谢分支下游产物的含量不同。以‘堰虹桂’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染色体步移的方法(Genome walking)克隆出OfLCYB和OfLCYE启动子分别为1 028 bp和904 bp。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两个启动子序列包含TATA-box、CAAT-box等基本元件,同时都含有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lement,以及一些光响应元件如Sp1、ACE、Box4、G-box等;OfLCYB启动子还包括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赤霉素响应元件P-box,OfLCYE启动子包括赤霉素响应元件GARE-motif及热击响应元件HSE。将克隆到的启动子片段与p BI121载体进行重组,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入农杆菌,采用叶盘法侵染烟草叶片进行瞬时表达。结果表明,OfLCYB和OfLCYE启动子片段均具有驱动下游报告基因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60.
表观遗传修饰是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方式,在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蛋白复合体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均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蛋白。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证明了拟南芥PRC2蛋白复合体成员中的AtMSI1(Multi-Copy Suppressor of IRA1)蛋白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AtHDA6(Histone Deacetylase 6)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且确定其作用位点为AtMSI1蛋白的N端(1~114 aa)和C端(404~424 aa)的非特异性位点与AtHDA6蛋白的HD保守结构域(27~332 aa)和N端非保守的结构域(1~26 aa)。本研究构建AtMSI1-YC和AtHDA6-YN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共同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验证了AtMSI1-YC和AtHDA6-YN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明确该相互作用的位点为细胞核。另外,pull-down试验再次证明了该相互作用的存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AtMSI1-GST融合蛋白可以与AtHDA6-His重组蛋白发生体外结合。综上所述,拟南芥AtMSI1与AtHDA6蛋白间存在相互作用,且每个蛋白中均有2个特异性结合位点参与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