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炎性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LU组(n=44)和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组(n=4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炎性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术后并发症。结果:RLU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均高于URL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IL-6、TNF-α、ET-1以及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RLU组低于URL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BUN、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 NGAL水平较术前升高,但RLU组低于URL组(P0.05)。RL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URL组(P0.05)。结论:RLU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炎症刺激和肾功能影响更小,且可有效提升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2.
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对一群半散养的川金丝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行为学研究。在此期间,猴群中发生了4起家庭主雄被移除和替代事件和一个雌性群因繁殖需要引入一个成年雄猴的事件,该过程在饲养条件下首次被完整记录。观察发现,繁殖群中,在家庭主雄猴的健康状况良好期间,群中各雄性成员间的社会等级关系相当稳定,很少变动。主雄猴有效地控制着群体的秩序,并严格地看护着其家庭中的雌猴免受其他雄猴的侵扰,而且它也很少对其他低序位雄猴主动攻击。全雄群中则再由一个高序位雄猴控制其他低序位雄猴。疾病、衰老、前主雄猴的存在以及被饲养人员从群中移除进行治疗等都可能引起猴群社会发生很大动荡,尤其是全雄群中各雄猴的社会等级序位发生剧烈改变,甚至发生家庭主雄的替代。在本报道中,人为因素在主雄替代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主雄替代一旦成功,新主雄会把原主雄赶入全雄群,攻击追撵其他低序位雄猴,并彻底与全雄群完全脱离。对于每一个新主雄,家庭中的雌猴对其的接纳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倾向。雌性性选择可能是野生猴群中新家庭群建立一种内在基础机制,同时提示偷配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2005年11月和2006年5、7、9月在贵州兴义研究了南蝠(Iaio)的食性。通过对南蝠粪便分析,发现7、9和11月份,鸟的残留羽毛在粪便中占很大比例,尤其是在11月份,鸟的羽毛占了食物组成的82%(体积百分比,下同),结果证实南蝠是一种食鸟蝙蝠。但在5月份的粪便中未发现鸟毛,而鞘翅目所占比例很大(85%);7和9月份,鸟的羽毛和鞘翅目残遗物所占的比例相当(7月份分别为44.6%和48.7%;9月份分别为51.1%和43.4%)。5、7、9、11月份南蝠取食鸟类的比例逐渐增加,而对鞘翅目的取食则逐渐减少。除取食鞘翅目外,南蝠还捕食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对比捕食区内潜在的食物,发现南蝠对部分昆虫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说明南蝠为选择性捕食者。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于蛋白质功能而言,蛋白质定位与蛋白质的表达和修饰等同等重要。传统的蛋白质定位一直沿用单个基因、逐个的研究方法,本实验拟建立一种通量蛋白质定位研究体系。方法:采用并优化了细胞微阵列技术,结合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反转染技术,用于大规模蛋白质定位研究。结果:初步建立的蛋白质定位微阵列包含107个GFP标记的cDNA表达载体,分别编码107个重要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蛋白质,并与定位数据库中的已知结果进行了比对;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评价。结论:本定位系统可有效地用于通量化蛋白质定位研究,并可以发展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泛素-蛋白酶体通路底物筛选等进一步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85.
枳实中辛弗林和橙皮苷的联合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辛弗林和橙皮苷的收率及纯度为指标,研究了含辛弗林的枳实提取物及橙皮苷的综合制备工艺.先采用酸液渗漉法提取枳实中的辛弗林,再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原料中的橙皮苷,考察盐酸浓度及用量、流速等因素的影响.辛弗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5倍水浸泡过夜,渗漉盐酸液的浓度为0.02 mol/mL,渗漉料液比为1:4,以5 mL/min的流速渗漉;碱提酸沉法提取橙皮苷的优化工艺为:于提取辛弗林之后的药渣中加入65%乙醇,于60℃搅拌条件下加碱调节pH 13,过滤后的滤液以稀盐酸调节pH 5,过滤后再用碱回调pH7,放置过夜.橙皮苷的收率为11.3%,HPLC测定橙皮苷的纯度为86.7%.  相似文献   
86.
目的: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Gankyrin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Gankyrin基因全长为诱饵,在人乳腺cDNA文库中筛选能与Gankyrin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并运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Gal等实验提供的信息,筛除假阳性克隆。结果:以Gankyrin为诱饵筛选出了5个阳性克隆,对其中一个蛋白质RhoGDI2与Gankyrin进行了免疫共沉淀与GSTpull-down实验验证,证实了它们的相互作用。结论:Gankyrin能与RhoGDI2发生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Gankyrin调控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7.
西双版纳地区犬蝠和棕果蝠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犬蝠和棕果蝠是西双版纳地区较为常见的两个果蝠物种,大多数时间内它们同域分布,共同利用当地许多野生果实。从2004年6月至12月,我们采用拾遗法、粪便分析法以及种子萌发鉴定法并结合雾网采样对西双版纳地区这两种果蝠的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犬蝠利用11科18种植物的果实,2科2种植物的叶片;而棕果蝠利用9科12种植物的果实,1科1种植物的叶片。研究发现雨季(6-10月)两种果蝠食物类型在本地区重叠程度较高,它们共同利用的植物类型占记录植物类型总数的65%。在干旱季节(11-12月),棕果蝠避开与犬蝠在食物方面的竞争而去别的地力开拓食物资源。  相似文献   
88.
森林采伐导致秦岭川金丝猴夏季活动范围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濒危野生动物,其行为生态方面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猴群随季节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活动和摄食.但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季节,猴群似乎有规律地生活在同一地区.迄今为止,未见有任何关于川金丝猴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季节活动区域完全变迁的报道.我们这项研究,根据1990年和1997年两个夏季的跟踪观察,记录了川金丝猴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彻底改变夏季活动区域的情况.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QJ405和乳杆菌QJ405在试管内对肠道致病的抑菌和杀菌效果。方法 抑菌实验:实验组,双歧杆菌QJ405和乳杆菌QJ405分别与各致病菌共同培养;对照组,实验组中的细菌各自单独培养。然后观察一定间隔时间(每2h或4h)细菌的数量变化,并绘制生长曲线。杀菌实验:将2种菌的培养上清液定量滴在已均匀涂布定量致病菌的平板表面,然后观察滴过上清液的区域内是否有细菌生长。结果:4种肠道致病菌和2株标准菌株(ATCC252922,ATCC25923)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乳杆菌QJ405的代谢产物有杀菌作用。结论 双歧杆菌QJ405和乳杆菌QJ405具有益生菌的性质。  相似文献   
90.
对发生感染的病人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临床医生颇为棘手的一个问题。大量资料表明,抗生素使用不当,非但不能有效控制原有感染,反而会引出新的机会性感染,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使治疗归于失败。本文报告1例腹腔内感染病人在广谱、高效抗生素联合轮番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