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报道1例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患者,女,27岁,因前额、颈部多发环状红斑2周就诊。经真菌培养确诊为犬小孢子菌感染所致的体癣。予特比萘芬、灰黄霉素搽剂(商品名“止霉舒搽剂”)外用1周后痊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可溶性TrxA-CARD9蛋白及其临床突变型。方法 将构建好的原核系统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通过不同诱导条件筛选合适的表达条件。使用精氨酸辅助目的蛋白进行非变性溶解,并通过聚乙烯亚胺和硫酸铵沉淀法去除核酸和杂蛋白,最终利用阴离子交换和肝素亲和色谱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 成功构建表达质粒并纯化融合蛋白,酶切去除TrxA标签后通过质谱鉴定其为可溶性CARD9蛋白。结论 成功实现了全长CARD9序列在原核系统中的高可溶性表达,为研究CARD9蛋白生物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并为寻找治疗真菌感染的潜在靶点和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反映国内甲真菌病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1981~2011年国内甲真菌病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有效文献826篇;年文献量变化呈早期较少随后出现高峰,继而进入稳定期的发展趋势;主要的产文省市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和山东,共发表文章398篇,占总文献量的48.18%;发文最多的机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发文46篇,占全部文献的5.57%;发文3篇及以上的第一作者共37人,共计发表论文154篇,占第一作者总人数的4.48%;《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和《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是甲真菌病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合作度为3.01,文献合著率为73.24%;主要研究内容为甲真菌病治疗疗效观察,相关文献共423篇,占总文献量的51.21%;署名为基金论文的文献45篇,占所有文献的5.45%。结论我国甲真菌病研究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地区间科研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基础研究较薄弱,研究者间的合作尚需加强,基金资助力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感染,皮肤癣菌是主要致病菌,其所致的甲真菌病称为甲癣.皮肤癣菌分为3个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随着医学真菌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和真菌学诊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皮肤癣菌在甲中分离,临床上对甲癣致病真菌的正确鉴定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评价预后以及流行病学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报道的甲癣的致病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裴氏着色霉致左手背及腕部着色芽生菌病,通过文献复习统计并分析该病在我国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患者男,48岁,左手背部红斑、疣状增生伴瘙痒10 a.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有炎细胞及多核巨细胞,PAS染色见硬壳小体.经真菌培养和分子鉴定为裴氏着色霉.经伊曲康唑600 mg每日口服,治疗3个月后好转.  相似文献   
16.
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及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色真菌(dematiaceous fungi)是指菌丝和(或)孢子的细胞壁具有黑色素样颜色的一组真菌,可引起人类皮肤甚至多种组织的感染。迄今尽管有的学者仍在使用“着色霉菌病(chromomycosis)”来命名所有的暗色真菌感染,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的共识是将暗色真菌感染主要分为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和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两类独立的疾病。本文主要就暗色丝孢霉病的命名、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类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现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含His-tag的新生隐球菌漆酶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鉴定。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LAC1基因的编码序列,将其正确插入pET-28a(+)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后进行PCR鉴定及基因测序。将正确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通过不同条件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电泳及MALDITOF质谱检测并鉴定目的蛋白质。通过尿素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变性,并对变性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及MALDITOF质谱检测。结果成功构建含His-tag的新生隐球菌漆酶的原核表达载体,PCR鉴定呈阳性且基因测序结果与目的序列一致,SDS-PAGE显示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68 000的目的蛋白,经MALDITOF质谱鉴定目的蛋白在此表达系统中不可溶,可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成功构建含His-tag的新生隐球菌漆酶的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纯化并解析新生隐球菌漆酶的晶体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报道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体癣2例,二者系夫妻,家中饲养宠物猫。因多发环状红斑2周就诊。取患者及猫的皮屑真菌镜检及培养,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经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后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