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基础代谢率(BMR)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小产热速率,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能量需求"假设认为,鸟类短期BMR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内部器官的大小来适应能量需求。以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0℃和30℃的不同环境中适应4周后,测定了其BMR、蒸发失水(EWL)和内部器官(心、肝、肾、胃、小肠和整体消化道)的重量,同时分析了白头鹎内部器官的变化及与BMR的关系。驯化4周后,白头鹎暖温组(30℃)的体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经协方差校正体重后,低温组(10℃)单位体重BMR与整体BMR明显高于暖温组,同时两组间EWL表现出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低温组白头鹎的肝脏、肾脏、小肠及总消化道重量显著高于暖温组。低温引起白头鹎能量需求增加,内部器官发生相应改变,要求摄入更多的氧气以维持代谢平衡,导致散失更多的蒸发水。  相似文献   
22.
甲状腺激素对白头鹎基础产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基础产热有调节作用,甲状腺活性的增加往往与基础代谢的增加相伴行。通过每日饲喂甲状腺素(T4)研究了甲状腺机能亢进对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代谢产热的影响。代谢率的测定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采用铂氧电极-溶氧仪测定,反应温度为30℃,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状态4呼吸采用铂氧电极-溶氧仪测定,反应温度为30℃,线粒体蛋白的测定以牛血清蛋白作为标准,采用Folin-phenol方法,测定肝脏和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甲亢组的基础代谢率(BMR)明显升高;肝脏及肌肉组织状态4呼吸增加;肝脏和肌肉线粒体的COX活力升高。  相似文献   
23.
采用封闭式氧气流体压力呼吸仪和数字式温度计,测定在环境温度(Ta)为0℃、6.5℃、10.5℃、16.5℃、20℃、22.5℃、25℃、27.5℃和30℃时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sis)的代谢率(MR)和体温(Tb),由此计算出每个温度点的热传导(C)以及MR和C的体质量预期值等指标,探讨其代谢产热特征。结果表明:在Ta为0℃~30℃时,珠颈斑鸠的体温基本维持恒定,平均体温为(40.7±0.1)℃,热中性区(TNZ)为22.5~27.5℃,基础代谢率为(160.48±6.05)mlO2.h-1,是体质量预期值的65%;Ta在0℃~25℃范围内,热传导值最低且基本保持恒定,平均为(0.07±0.01)mlO2.g-1.h-1.℃-1,是体质量预期值的122%。珠颈斑鸠具有较低的MR,较高的C和Tb,能较好地适应南方较热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24.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动物在清醒时维持身体各项基本功能所需的最小能量值,能反映出鸟类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机制和进化对策。鸟类的BMR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包括实验室适应、迁徙和季节性驯化期间的变化。鸟类BMR可塑性变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及生化分子生物学基础包括:调整代谢活性器官的重量、特殊器官的代谢强度及组织器官内氧含量和底物的转运能力等。  相似文献   
25.
丝光椋鸟的代谢产热特征及体温调节的日周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磊  郑立云  张伟  黄迪飞  徐云  柳劲松 《动物学杂志》2013,48(2):269-277,280
为探讨丝光椋鸟(Sturnus sericeuts)代谢产热特征及体温调节的日周期变化,本研究采用开放式氧气分析仪及数字式温度计,测定了丝光椋鸟24 h体温、体重(Mb)和基础代谢率(BMR)的连续变化.结果显示,丝光椋鸟体温、体重及代谢率的日周期变化存在显著差异.丝光椋鸟夜间体温明显低于白昼,其中体温在凌晨5时降至(40.4±0.1)℃;体重昼夜变化明显,且在20:00~次日6:00时雌雄丝光椋鸟体重的下降与时间分别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雌性为Mb=83.46(±0.12)-0.41(±0.02)t(R2=0.992,P<0.01);雄性为Mb =76.74(±0.15)-0.39(±0.02)t(R2=0.986,P<0.01)(式中的t代表时间).丝光椋鸟的BMR在凌晨4时降至最低,为(1.96±0.06) ml/(g·h).结果表明,丝光椋鸟通过内源性的调节,即夜间降低体温、体重及代谢率等途径,调节生理能量平衡,从而适应昼夜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6.
光周期对白头鹎体重、器官重量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周期是四季环境变化的最直接表现因素之一,并影响动物的生理变化特征。为探讨光周期驯化对白头鹎(Pycnonotussinensis)体重、器官重量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以室温28℃、不同光周期(16L∶8D,LD组和8L∶16D,SD组)对两组白头鹎进行为期4周的光周期驯化,测定其体重、各器官鲜重和干重、基础代谢率(BMR)和食物摄入能、排泄能及同化能并计算同化率。结果发现,SD组个体体重、内部器官(肝、小肠)重量、BMR及同化率相应显著高于LD组个体;短光照刺激白头鹎显著降低摄入能、排泄能及同化能。这些结果表明:光周期对白头鹎的体重、器官重量、BMR及能量收支有着一定影响,并且短光照较长光照更能引起白头鹎体重、器官重量及能量代谢的明显变化,同时验证了中心限制假说,即白头鹎BMR与中心器官代谢(肝、小肠等)具有相关性,中心器官是改变白头鹎BMR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7.
动物代谢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及其意义是进化牛理学上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解代谢率的影响因素和功能意义,测定了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丝光椋鸟Stumus sericeus和小鸦Emberi-za pusilla的基础代谢率,分析了动物体内的8种器官或者组织的大小与代谢率的关系.结果显示,基础代谢率与脑、肝脏,.肾脏、胃、小肠和总消化道干重(胃、小肠与直肠的干重之和)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28.
中国四种小型鸟类代谢产热的气候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计 ,分别在 5 - 35°C、 10 - 30°C和 10 - 35°C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测定了黄眉(Emberizachrysophrys)、红胁绣眼鸟 (Zosteropserythropleura)、画眉 (Garrulaxcanorus)和红嘴相思鸟 (Leio thrixlutea)的耗氧量、热传导、体温等指标 ,探讨了其代谢产热特征。黄眉、红胁绣眼鸟、画眉和红嘴相思鸟的热中性区分别为 2 5 - 30°C、 2 5 - 2 7 5°C、 2 2 5 - 2 7 5°C和 30 - 32 5°C。在 5 - 30°C的温度范围内 ,黄眉和画眉能保持稳定的体温 ,分别为 4 0 5 8± 0 2 6°C和 4 1 6 8± 0 11°C ;红胁绣眼鸟和红嘴相思鸟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降低有下降的趋势。在热中性区内 ,黄眉、红胁绣眼鸟、画眉和红嘴相思鸟的平均基础代谢率分别是3 6 5± 0 14、 4 6 9± 0 2 7、 3 5 5± 0 14和 4 2 4± 0 17mlO2 / (g·h) ,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 12 8%、 2 30 %、 6 0 %和 12 0 %。在下临界温度以下 ,黄眉、红胁绣眼鸟、画眉和红嘴相思鸟的最小热传导分别是 0 2 4、 0 31、 0 2 1和 0 34mlO2 / (g·h·°C) ,分别是体重预期值的 14 9%、 14 9%、 2 15 %和 2 4 3%。这些小型鸟类的生理生态学特征是 :(1)黄眉和红胁绣眼鸟有高的基础代谢率和相对低的下临界温度 ,适应低温环境  相似文献   
29.
30.
小鹀和栗鹀静止代谢率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适的能量平衡是其主要的生存对策之一,它影响着鸟类的分布和丰富度,而鸟类对环境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适应与其能量利用密切相关(Weathers,1997).关于鸟类能量代谢的研究,国内起步较晚,仅见少数报道(李世纯等,1979;邓合黎等,1990),而小鹀和栗鹀的代谢率则尚无报道.为了进一步认识鸟类能量代谢的特征,我们测定了小型鸟小鹀和栗鹀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metabolic rate,RMR),通过代谢率与体温调节的分析,探讨它们对寒冷环境的适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