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究利用SARS-CoV-2的ORF1ab基因和N基因作为靶标进行荧光定量检测的Ct值与SARS-CoV-2病毒分离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广州入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病例临床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和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统计病毒分离率与荧光定量PCR检测Ct值之间的关系,再通过logistics回归模型用Ct值来预测病毒分离率;同时对收集到的临床样本进行三代测序及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在16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输入病例临床样本中,分离到74株新型冠状病毒,分离阳性率为46.25%,分离到包括20株Alpha、9株Beta、2株Delta等VOC毒株和2株Epsilon、1株Eta等VOI毒株,其他变异株42株;病例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ORF1ab基因Ct值为16.12~39.00,N基因的Ct值为17.82~39.41;病毒分离率与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的ORF1ab基因和N基因的Ct值均呈负相关,在Ct值>31时,分离率仅9.10%(6/66),而当Ct值<23.1时,病毒分离阳性率可超过95%,分离到新冠病毒的病例样本荧光定量PCR检测的ORF1a...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2013年广东省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全基因组特征,探索研究暴发流行期与非流行期CVA6毒株间的基因异同,本研究选取18株广东省CVA6毒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及测序,采用DNASTAR6.0、MEGA5.2和SimPlot3.5.1等软件对获取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比对及重组分析。序列比对显示,18株广东省CVA6毒株基因组长度在7 390~7 392bp之间,与原型株Gdula比较,在编码区无碱基插入或缺失,在非编码区存在个别碱基的插入或缺失。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8株广东省CVA6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0.5%~99.6%和97.5%~99.9%。2013年广东省CVA6流行期毒株在全基因组进化树中处于Ⅲ、Ⅳ两个分支,2011年非流行期毒株只存在于Ⅳ分支。基因重组分析显示,广东省GD870/2013株在P2和P3区存在基因重组现象,GD839/2013株未发现明显的重组来源。结果表明,2013年广东省引起手足口病的CVA6在暴发流行期存在Ⅲ、Ⅳ两条病毒传播链的共同流行,其中Ⅲ传播链在非结构蛋白编码区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与Ⅳ传播链相比具有较大基因差异,然而2011年CVA6非流行期间只存在Ⅳ病毒传播链。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广东省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状况并及时发现人流感发病潜在的危险因素,为人流感防治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应用传染病技术监测平台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各种亚型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2012-2015年广东省活禽市场外环境禽流感病毒污染。共采集检测广东省21个地市级样本33079份,FluA 总阳性率为24.23%,H5、H7和 H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70%、3.89%和13.53%;除2012年阳性率呈现季节性增加外,其他年份 FluA 核酸检测阳性率均在冬春季出现一个高峰。不同部位或地点采集的标本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阳性率最高(FluA39.49%,H58.41%,H77.41%,H923.84%),而采集的粪便标本阳性率最低(FluA14.99%,H51.73%、H72.38%、和 H97.23%);所采集的标本所对应的相关动物种类中,鸡(64.08%)、鸭(55.84%)和鸟类(51.92%)的禽流感病毒阳性率都达到50%以上,H5、H7和 H9在各禽类中均可以检出。同时发现,在环境中检出 H7亚型多的地区分布与其相应地区 H7N9感染的病例数呈显著相关性,(r =0.689,P <0.05);对2322份样本进行 H6亚型核酸检测,总阳性率为2.58%,并选取 H5、H6和 H9亚型标本153份进行 N 亚型检测,检测出 H5N1、H5N2、H5N6、H6N2和 H9N2等多种亚型。2012-2015年广东省21个地市活禽市场均存在 HA 亚型(H5、H7、H9和 H6)和 NA 亚型(N1、N2、N6)等多种亚型的污染,污染程度呈现季节性分布,不同样本类型和禽类其禽流感病毒分状况不同,H7亚型的污染严重程度与 H7N9的病例感染数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VP1是人多瘤病毒BK株的主要结构蛋白,使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体外表达VP1可以形成病毒样颗粒(VLP).为了探讨VP1的C末端阳电荷残基R-281,R-285,K-288,R-290,R-292,K-293,R-294,和K297对VLP形成和其结合DNA的影响,我们分别改变将阳电荷残基变成丙氨酸,然后表达VP1蛋白.结果发现用丙氨酸替代K-288,R-290,R-292,K-293,R-294后仍能形成VLP,但与野毒株相比,在VLP分泌以及衣壳蛋白与细胞DNA的结合方面有差异.有趣的是,R-281被丙氨酸取代后仅在细胞中形成少量的VLP,而R-285被丙氨酸取代后不能形成VLP.该研究证实阳电荷氨基酸残基R-281和R-285是形成VLP所必须的,K-288、R-290、R-292、K-293、R-294和K-297则影响VLP和DNA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种活性乳酸菌饮料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试食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肠球菌数量增加(P<0.05),产气荚膜梭菌数量明显减少(P<0.01),肠杆菌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试验后对照组与试食组组间比较: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乳杆菌的数量增加(P<0.05),肠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结论 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内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首例实验室确诊输入性MERS-CoV感染病例,采用鼻咽拭子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基因扩增与测序,获得MERS-CoV_ChinaGD01结构蛋白与附属蛋白编码基因,包括S基因、E基因、M基因、N基因、ORF3、ORF4a、ORF4b、ORF5和ORF8b基因序列。根据S基因进化分析发现中国输入性病例中MERS-CoV虽有少数位点变异,但仍与近年沙特流行株相近,属于MERS-CoV亚型5,N、E、M等结构基因核苷酸变异较少。附属蛋白进化分析表明:ORF3、ORF4a、ORF4b、ORF5均有一定的核苷酸替换,而ORF8b相对保守。总之,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CoV与已发表序列相比总体表现为保守,但在部分基因序列上有一定的变异。这是中国首例输入性MERS-CoV的第一次基因分析结果报道,可为该MERS-CoV感染特点的进一步研究及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