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1.
郭端红  阮丽萍 《蛇志》2014,(1):139-140
目的探讨连续性排班模式在产科病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科室自查和护理部检查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传统排班模式及连续排班模式期间的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两种排班模式的优势。结果连续排班模式下产科护理质量各指标(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及患者"八知道")合格率显著高于传统排班模式(均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产科病房采用连续性排班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健康教育实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2.
为发掘四环素高效降解菌株,本研究从以四环素为唯一生长碳源的养鸡场粪便堆肥样品中分离筛选到2株四环素降解菌TC-04和TC-09,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不同碳源、氮源、微量元素这3个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时间、接种量和装液量这3个培养条件对两株菌降解四环素...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报道四川攀西地区引进的53科143个观赏花卉品种的引种试种情况。结果表明,所引进的品种在攀西地区均表现为适应性较强,可望成为今后该地区发展观赏花卉的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14.
金华市郊10种杂草的热值和灰分含量及其适应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金华市郊,选择了婆婆纳(Veronica didyma)、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车前(Plantago asiatica)、北美车前(Plantago virginica)、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鹅观草(Roegneria kamoji)、早熟禾(Poa annua)、北美独行菜(Lepidium virginicum)、窃衣(Torilis japonica)等10种常见杂草,测定了生殖生长时期这些杂草不同器官的热值和灰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10种杂草花穗、叶、茎和根的干重热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5.942、14.293、13.344和13.463 kJ/g,去灰分热值平均为16.983、16.219、14.480和15.233 kJ/g,整体上表现出花穗 > 叶 > 根 > 茎的趋势;10种杂草的花穗、叶、茎和根中的平均灰分含量为6.127%、11.899%、8.071%、11.383%,叶片和根中的灰分含量较高,花穗与茎中的较低。对于北美车前来讲,随着生长时间的推移,北美车前的营养器官热值下降,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北美车前的繁殖器官干重热值上升。采取低热值策略可能是杂草适应严酷环境的选择方式,具有进化上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激光和磁场对滇紫草愈伤组织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He-Ne激光和一定强度的磁场处理滇紫草愈伤组织,发现2~3h激光辐照可提高色素含量;而1.0T磁场能促进细胞生长和色素形成,硅胶薄层层析比较两种物理因子对紫草色素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6.
香港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育工作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香港位于热带,属海洋性气候。地势崎岖多山,山地约占全港总面积的3/4。城市发展多集中在沿海平坦地带。目前香港的城市和乡镇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0%,农地约占5%(当中大部份已遭荒废),余下的均为郊野地区,这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约占14%)、灌丛(约占36%)及草地(约占17%)。由于良好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生态环境,使总面积仅1090 km2的弹丸之地孕育出种类多样的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香港约有2500种原生植物,包括被子植物约1900种,裸子植物7种,蕨类植物220多种及苔藓植物300多种。动物方面,已记录的野生哺乳类动物有40多种,鸟类超过459种,两栖类23种,爬行类70多种。昆虫种类繁多,其中蜻蜓目100多种,鳞翅目2200多种(蝴蝶200多种,蛾类2000多种)。有很多是国家保护物种和特有种。植物方面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1种——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国家二级保护的有6种,如四药门花(Tetrathryrium subcordatum);国家三级保护的有8种,如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此外,香港特有种有16种,例如紫萁科(Osmundaceae)的粤紫萁(Osmunda mildei)、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的香港细辛(Asarum hongkongense)和兰科(Orchidaceae)的谢氏卷瓣兰(Bulbophyllum tseanum)。动物方面有9种属国家一级保护,例如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7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特有种则有卢氏小树蛙(Philautus romeri)、包氏双足蜥(Dibamus bogadeki)及多种昆虫。为了保护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的环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了一些法例并推行了不少保护措施,例如设立了21个郊野公园和14个特别地区,占全港陆地总面积约38%。此外,还成立了2个禁区、3个海岸公园和1个海洋保护区。另一方面,政府还设立了59个“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以保护及研究各种动植物、生态系统和特殊的地质地貌。香港地少人多,总人口超过60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多年来香港这个生物宝库不断地遭受人类活动的威胁,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上升,对土地需求迫切,不少郊野地区被开发利用,环境污染亦日益严重。此外,一些野生植物因具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或其他用途而遭盗伐或采集。上述种种因素已使香港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受到严重损害,一些物种更濒于灭绝,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工作刻不容缓。因此,香港确实需要制定整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有鉴于此,香港大学生态及分类学系于1996年展开了一项为期3年的香港生物多样性调查,以增加对动植物资源现况的了解,为保护香港的珍稀濒危物种和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提出补救方案,并为制订长远的保育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7.
观察了由19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全国22个省市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结果表明, 中国南北人群的Y染色体单倍型组成有较大差异, 南方人群的多态性明显高于北方人群, 而后者中的单倍型仅包含前者的一部分, 其中单倍型H7, H10, H11和H12仅出现在南方群体. 这一观察结果与中国南北少数民族人群间差异相符, 提示现代人类自南方进入中国, 随后由南向北逐渐迁移. 同时对携带南北人群共同的单倍型个体在3个Y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了基因组分型, 据此估算了现代人类进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18 000~60 000 a前.  相似文献   
118.
以超级白太镐的幼苗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其叶片可以诱导不定芽。经试验筛选出各阶段最适培养基为:(1)诱导:MS+6-BA 2.0mg/L(单位下同)+NAA 0.2; (2)增殖:MS+6-BA 1.0+NAA 0.1;(3)生根:MS+6-BA 0.2+NAA 0.5+IBA 0.2+活性炭0.1%。  相似文献   
119.
LED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但是伴随而来的大量光辐射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光生物安全问题的担忧。目前已知的白光LED制作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使用蓝色LED芯片来激发黄色荧光粉,最终混合制成白光,导致其中含有大量的蓝光成分。蓝光辐射危害是目前人类受到的最主要的光辐射危害之一。本文通过对蓝光危害的产生原理、危害评价机制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揭示蓝光危害的严重性,为防范蓝光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2 月至 2014 年2 月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的膝关节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 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 Lysholm 膝关节评分、KT-2000 关节测量值、后抽屉试验与Lachman 征的差异。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 个月患膝Lysholm 膝关节评分、KT-2000 关节测量值及物理检查(后抽屉试验试验与Lachman 征)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 者术后无韧带断裂、免疫排斥反应等现象。结论: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对膝关节PCL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