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L-乳酸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通气量、温度等发酵条件对产L-乳酸的影响,从78株米根霉中筛选出13株产L-乳酸较高的菌株,其中米根霉(Rhizopus oryzae)Rs928产L-乳酸最高,产酸最稳定。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发酵培养组成(%):淀粉水解糖16,MgSO4 0.08,KH2PO4 0.05,ZnSO4 0.01,CaCO3 7,pH自然。在60t发酵罐中,  相似文献   
42.
观察了由19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组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在全国22个省市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结果表明, 中国南北人群的Y染色体单倍型组成有较大差异, 南方人群的多态性明显高于北方人群, 而后者中的单倍型仅包含前者的一部分, 其中单倍型H7, H10, H11和H12仅出现在南方群体. 这一观察结果与中国南北少数民族人群间差异相符, 提示现代人类自南方进入中国, 随后由南向北逐渐迁移. 同时对携带南北人群共同的单倍型个体在3个Y染色体微卫星标记位点进行了基因组分型, 据此估算了现代人类进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18 000~60 000 a前.  相似文献   
43.
LED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视觉效果的追求,但是伴随而来的大量光辐射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光生物安全问题的担忧。目前已知的白光LED制作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使用蓝色LED芯片来激发黄色荧光粉,最终混合制成白光,导致其中含有大量的蓝光成分。蓝光辐射危害是目前人类受到的最主要的光辐射危害之一。本文通过对蓝光危害的产生原理、危害评价机制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揭示蓝光危害的严重性,为防范蓝光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4.
术后痛是临床中最常见和最需要紧急处理的疼痛,它阻碍患者康复,且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针药复合麻醉是传统针刺和现代麻醉技术相结合的新麻醉方法,即药物全身麻醉的同时在穴位施加针刺,可加强镇痛效果,减少术后痛的发生,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趋化因子受体CX3CR1参与多种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CX3CR1是否参与针药复合麻醉的术后镇痛机制。建立C57BL/6J小鼠足趾切口痛模型,用行为学测试检测小鼠痛阈,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CX3CR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小鼠足跖切口引起明显的机械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针药复合麻醉明显抑制机械触诱发痛,但对热痛觉过敏没有影响。CX3CR1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其蛋白水平在足跖切口术后3 d显著升高,针药复合麻醉对CX3CR1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影响。CX3CR1基因敲除小鼠足跖切口术后3 d机械痛阈较野生型C57BL/6J小鼠明显升高,但针药复合麻醉的镇痛作用消失;小鼠鞘内注射CX3CR1中和抗体同样可翻转针药复合麻醉的术后镇痛作用。以上结果提示,脊髓小胶质细胞中的CX3CR1参与足跖切口痛和针药复合麻醉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5.
以我国南亚热带格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压过程分离(BaPS)技术和磷脂脂肪酸(PLFAs)法研究了不同枯落物处理(对照、枯落物去除、枯落物加倍)下土壤碳氮转化速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枯落物处理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雨季显著高于旱季.枯落物处理初期,土壤呼吸和总硝化速率均随枯落物输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枯落物处理时间的延长,二者随枯落物输入量的增加而增加.旱季不同枯落物处理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和各菌群PLFAs量均显著高于雨季,而雨季真菌PLFAs/细菌PLFAs明显高于旱季.在旱季,枯落物去除处理土壤微生物PLFAs总量、细菌PLFAs量、真菌PLFAs量和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分别显著提高30.9%、28.8%、44.4%和31.6%.在雨季,枯落物去除处理细菌PLFAs量和丛枝菌根真菌PLFAs量分别显著降低10.6%和33.3%.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枯落物输入量处理和季节的双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温度和铵态氮的影响.枯落物输入量处理在短期内显著影响了格木林土壤碳氮转化速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这种影响因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6.
活性氧在外源乙烯诱导内源乙烯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外源乙烯在一定的条件下明显抑制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了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和过氧化氢(H2O2)的产率,从而有效地诱导了内源乙烯产生的增加;外源O2和H2O2对乙烯产生的促进作用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对乙烯产生的抑制作用也为此提供了证明,乙烯对植物生理过程的调节机制之一就是通过影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从而调节各种活性氧在休丙的平衡。  相似文献   
47.
为了解植物生长状态对环境羟基自由基水平的影响,研究了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生长状态的绿豆(Vigna radiata)幼苗对空气中的羟基自由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的绿豆幼苗周围环境羟基自由基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植物生长的环境,失活幼苗对周围环境羟基自由水平没有显著影响;渗透胁迫的绿豆幼苗对环境羟基自由基水平影响极显著,渗透胁迫程度不同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绿豆幼苗对环境羟基自由基水平的影响与其呼吸速率密切相关。这证明绿豆幼苗生长对环境羟基自由基水平有影响,且这种影响依赖于其生理代谢过程及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48.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是一切生活的有机体,也是比较简单的生命形态的主要物质。各种器官和组织是由各种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分子所构成。此外,一切酶(在生物体内引起化学反应的速度的生物触媒)都是蛋白质。这就是为什么蛋白质成为引起科学家巨大注意的研究问题。蛋白质的合成是近代自然科学最重要的任  相似文献   
49.
关于无机元素在通过植物发育阶段上作用的问题几乎还未研究过。仅在阿巴林诺的著作中有一些关于这一问题的材料,在这些材料中揭露出当春小麦和冬小麦的种籽在磷酸盐溶液中进行春化,观察到加速了植株的发育,较早地进入各发育时期,同时改善了穗子的结实性增加了产量。不过在上述的试验中几乎尽是研究磷酸盐在植株充分进行春化时的影响,而仅在冬麦留铁森  相似文献   
50.
一、引言 我国饲养草、青、鲢、鳙焦苗的历史巳很悠久,由于地理分布很广,各地都有适合它地区特点的饲养方法。例如,江、浙地区相传以黄豆磨成豆浆洒入池中饲养鱼苗;两广地区渔农则用青草、牛粪等直接投入池中施肥作为鱼苗铒料,即所谓“大草养鱼”,在食料不足时补饲一些花生饼之类的商品铒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