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9篇 |
免费 | 301篇 |
国内免费 | 714篇 |
专业分类
29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68篇 |
2014年 | 115篇 |
2013年 | 94篇 |
2012年 | 101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81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101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71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66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0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1篇 |
1978年 | 8篇 |
1976年 | 11篇 |
1975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51.
952.
953.
954.
955.
北京山区与城区植物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抽样法对北京山区与城区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有植物种1283种,隶属于127科,538属,北京城区(五环内)共有维管束植物99科,307属,536种。含25种以上的科的数量在北京山区和城区都比较少,含5种以下的科的数量在北京山区和城区都比较多,而城区只含有1种植物的科要比山区多一些。植物种在属上的分布与其在科上的分布相似。城区植物中乔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在山区,多年生草本植物优势极为明显,也是山区和城区植物种数差异的主要来源。在属级水平上,植物区系中温带成分在北京山区和城区均占有绝对优势,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区植物的热带成分明显高于山区,而温带成分的比例则要稍低于山区。山区和城区共有植物有329种,隶属于72科,201属。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蔷薇科等世界性大科中。 相似文献
956.
光学活性拟除虫菊酯对棉铃虫神经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比分析了alpha体氯氰菊酯与theta体氯氰菊酯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离体培养中枢神经细胞Na+通道门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lpha体氯氰菊酯作用后,神经细胞Na+通道电流(INa)先增大,同时通道的激活电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约10 mV,提示alpha体氯氰菊酯使通道激活电位降低,通道更容易被激活。药剂作用约10 min后,INa又迅速降低,表明alpha体氯氰菊酯对开放状态的Na+通道有抑制作用。另外,alpha体氯氰菊酯使INa到达峰值的时间缩短,但对失活时间无明显影响。Theta体氯氰菊酯也使INa激活电位左移,幅值降低,但降低速率较慢。总的结果表明alpha体氯氰菊酯与theta体氯氰菊酯对棉铃虫中枢神经细胞处于关闭和开放状态的钠通道均有作用,且alpha体氯氰菊酯对钠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强于theta体氯氰菊酯。 相似文献
957.
记述裸厉螨属1新种:古蔺裸厉螨Gymnolaelaps gulinensis sp.nov.和1新记录:奥地利裸厉螨Gymnolaelaps austrgacus(Sellnick,1935)。 相似文献
958.
959.
过去普遍认为暴露于间歇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对身体有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重度IH对机体有害,而轻度IH可能有益。本文介绍IH在激发呼吸神经可塑性中的作用,即暴露于轻度IH能诱导呼吸可塑性,增加上气道稳定性,降低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的压力,增加CPAP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治疗结果。此外,IH诱导的神经可塑性能促进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0.
核酸适体在治疗、诊断和生物传感等领域都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识别元素-- 抗体相比较,适体展现
出很多的优点:尺寸小,化学性质稳定,容易制备和修饰。更重要的是适体在生物传感的设计上更为灵活,因此,产生了很多高选
择性、高灵敏度的新型适体传感器。目前,很多的检测手段都被应用到适体传感器中,其中荧光的检测手段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
荧光适体传感器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荧光标记给传感器的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因此,免标记的荧光适体传感器备受关
注。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免标记的荧光适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分析工作者发展更加灵敏、更加简单、更加应用广泛的
免标记荧光适体传感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