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制定耐药判定标准的意义在于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解释,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最佳的给药方案对动物进行治疗,是控制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制定耐药判定标准的机构,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权威的是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以及欧盟药敏试验标准委员会两大机构。中国耐药性监测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借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所设立的耐药判定标准。2017年,在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和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国成立了华人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近年来,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的带领下,各研究机构人员在耐药判定标准及耐药性监测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控制中国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耐药判定标准的定义和意义,为微生物研究者提供基本的理解;然后分别综述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与欧盟药敏试验标准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并比较两者在兽用抗菌药物耐药判定标准制定上的差异;最后对中国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和耐药判定标准制定方面的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总体来说,中国在兽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控制方面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已经制定的许多耐药判定标准对控制耐药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许多兽用抗菌药物缺乏相应的耐药判定标准,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在未来找到更加快速、简便和准确的方法,不断填补、更新兽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 生态保护红线是在生态空间的现有基础上提出管控要求, 但其与各类生态空间的管控要求之间是否兼容以及如何协调, 仍需要梳理。本研究首先将生态空间划分为自然和管理两大属性和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进行类型体系梳理; 然后, 基于管控视角, 从管理目标、管控内容与管控强度三方面着重探讨13类生态空间与生态保护红线的差异。在管控目标方面, 两者的支持与调节目标兼容度较高, 供给与文化目标定位差异较大; 在管控内容方面, 差异主要表现在培育修复类和人工利用类; 在管控强度方面, 生态保护红线两级管控强度和生态空间三级管控强度不完全匹配。建议以“两大属性三个层次”系统完善生态空间类型体系, 从管理目标、管控内容与管控强度三方面进行生态空间管控要求体系化构建; 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内容和管控强度, 使其与对应的各类生态空间管控要求更好地协调。  相似文献   
93.
本文用5种动物的370例心脏,对右心室条束作了比较解剖学观察。狗右心室条束的出现率为97%,兔64%,牛52%,猪38%,羊25%。牛、猪、羊和兔的右心室条事多附着室间隔和室前壁之间,狗的条束多附着前乳头肌或室间隔和前壁之间。动物的右心室要束可分暗红色条束和乳白色条束,暗红色条束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条不周边的结缔组织中含有不细胞;乳白色条束主要由结缔组织和位于中央的呸细胞构成,心肌纤维少或缺如。心  相似文献   
94.
豹冬季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1990年间、作者于每年的11月至翌年2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豹(Pantherapardus)的冬季生态进行了研究,指出豹在冬季的活动路线不甚固定。冬雪覆盖后,活动半径13-15km,且有时在居民区附近觅食。冬季以狍(Capreolarcapreolus),野猪(Susscrofa)为主要食物。其日活动规律为黄昏时下山,拂晓时上山、白昼潜伏于密林深处,在冬季有“雪浴”的习性。  相似文献   
95.
大仓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对华北平原旱作区的主要害鼠大仓鼠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仓鼠消化道的长度与重量在性别、年龄及季节中差异明显。说明消化道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调节是消化对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大仓鼠有能力满足其高繁殖力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采用SDS凝胶电泳方法从人脊神经前根中分离出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特有的蛋白—190KD。将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获得了抗190KD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表明,190KD单抗与脊髓灰质前角神经元、前根及肌支发生阳性反应。实验结果提示,190KD蛋白分布在脊髓运动神经元胞体及脊神经的前根和肌支纤维中。  相似文献   
97.
杭州石荠苎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滢  常杰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2):171-177
本文研究了我国特有的、分布区极狭窄的1年生草本植物-杭州石荠苎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杭州石荠苎种子冬天休眠,早春开始萌发;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0 ̄35℃,20℃时萌发率最高,因此其萌发的季节仅限于春季;变温处理的萌发率不高于恒温处理;全日照和黑暗条件使萌发率比最适条件的萌发率降低36%;水选上层种子的萌发率仅为7%,水选下层种子萌发率可达60%,但水选下层种子在全部种子中仅占32.6%  相似文献   
98.
耐热碱性磷酸酯酶的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袁有忠  盛小禹 《遗传学报》1998,25(4):375-380
以pUC118质粒为载体,以E.coil TGl为受体,构建了产耐热碱性磷酸酯酶(FD-TAP)的菌株Thermus sp.FD3041的染色体基因文库。在包含1.2万个转化子的文库中,90%的转化子插入有3~10kb的外源DNA片段。用菌落原位碱性磷酸酯酶显色法从文库中筛选到5个阳性克隆。对其中的1个克隆(pTAP362)所产的TAP进行了研究,发现克隆的TAP与出发菌株所产的TAP的热稳定性、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等性质都相同。通过做物理图谱和测定部分缺失的质粒的TAP活性,将TAP基因定位于2kb的BamHⅠ-HindⅢ DNA片段上。模拟PCR实验表明该酶可用于PCR扩增产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99.
谢慈江  何福英  刘莉  韦秋梅  杨梅 《广西植物》2023,43(12):2362-2373
为筛选出山白兰(Michelia baillonii)苗木培育过程中适宜的光环境,该研究以一年生山白兰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12、16 h·d-1两个光周期,配合使用红蓝复合光(8R1B、6R1B)、红蓝紫绿复合光(8R1B1P1G、6R1B1P1G)4种光质和白光(W)对照,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隶属函数法,探讨了山白兰苗木生长、光合色素、内源激素含量对不同光质和光周期处理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光质、光周期及其交互作用对山白兰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叶绿素a、玉米素(ZR)、脱落酸(ABA)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IAA/ABA、(IAA+GA3+ZR)/ABA]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2)16 h·d-1光周期有利于苗高增长量、叶面积、苗木质量指数、生物量、叶绿素a、生长素(IAA)、ZR的含量、内源激素比值的提高。(3)当光周期为16 h·d-1时,8R1B处理下的苗高增长量、叶面积和苗木质量指数均最大,分别为21.84 cm、158.39 cm2和2...  相似文献   
100.
枫香因其树形优美,入秋后叶色红艳或橙黄,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景观生态树种。为了解枫香叶片变色及其次级代谢过程的遗传基础,该文以枫香5个叶片变色期叶片混合样品为材料,利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PacBio平台)对其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全长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1.04 Gb的高质量数据,从中鉴定出全长非嵌合序列563 180条,通过聚类和去冗余,获得27 269条高质量全长转录本。在27 269条全长转录本中预测到2 035条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并检测出14 892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和1 856个转录因子。(2)基因注释结果表明,NR、GO、COG、KEGG 等8个数据库共注释了24 857条转录本,KEGG数据库共获得了124个条代谢途径,主要有核糖体、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在类黄酮和叶绿素代谢途径中分别有49和71个转录本参与。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枫香叶片变色期转录组信息以及功能特性,为后续研究枫香叶片变色分子机制、色素代谢合成途径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克隆以及叶色改良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