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81.
地衣芽胞杆菌有效的基因编辑工具有限,为了拓展和丰富其基因编辑手段,在地衣芽胞杆菌中构建一个抗性标记可重复使用的FLP/FRT基因编辑系统,并通过敲除α-淀粉酶基因amyL、蛋白酶基因aprE及敲入外源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对该系统进行初步验证。首先以温敏质粒pNZT1为载体分别构建amyL和aprE基因敲除质粒pNZTT-AFKF和pNZTT-EFKF,两个敲除质粒各自包含针对目标基因的同源臂、抗性基因及同向的FRT位点;将敲除质粒转化地衣芽胞杆菌并经过两次同源交换过程实现目标基因的敲除;最后导入一个FLP重组酶表达质粒通过FLP/FRT系统的重组作用介导抗性基因的回收。为进一步验证本系统的实用性及编辑效率,构建了包含透明颤菌血红蛋白编码基因vgb表达盒及基因组丙酮酸甲酸裂解酶编码基因pflB敲除盒的重组质粒pNZTK-PFTF-vgb,并以此进行外源基因vgb在基因组上的定向敲入。结果显示,成功敲除amyL及aprE并回收了抗性标记卡那霉素基因,敲除后淀粉酶活和蛋白酶活分别减少95.3%和80.4%;vgb基因成功整合入基因组pflB位点并回收了抗性标记四环素基因,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到vgb的整合表达。文中首次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地衣芽胞杆菌的、抗性标记可重复使用的FLP/FRT基因编辑系统,并进行了基因敲除及基因敲入验证,为地衣芽胞杆菌遗传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2.
为了研究气泡幕对异齿裂腹鱼的阻拦效果,在环形水槽装置中分别设置60、90、120 L·min~(-1) 3种不同气量的气泡幕,在静水条件下,比较不同时间段气泡幕对异齿裂腹鱼的阻拦效果和异齿裂腹鱼空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气量的气泡幕对异齿裂腹鱼都有明显的阻拦效果,且阻拦率无显著差异(P=0.130),在气量为60 L·min~(-1)时阻拦率最高,为81.3%;实验过程中鱼对气泡幕无明显的适应性; 90和120 L·min~(-1)两种气量下,异齿裂腹鱼喜欢在气泡幕附近停留。本研究结果可为气泡幕诱驱鱼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正确认识,合理对待——浅谈侵袭性真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l)的日益多见和危害频繁,国内外广为重视。在2007年3月15日至17日的我国第二届深部真菌感染会议上,各科医生对此颇多讨论。现归纳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FICG)和美国国家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所真菌研究组(NIAlDMSG)有关专家制定IFI临床研究的诊断标准(Clin lnfect Dis,2003,34:7-12)以及2005年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54)根据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制定的对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在实践中能制定…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和联合组(n=60,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事件相关电位、血清BDNF和IGF-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P2潜伏期均缩短,P3波幅均升高,且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P2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IGF-1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在盐酸多奈哌齐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认知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可调节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BDNF、IGF-1水平。  相似文献   
85.
李登高  林睿  穆青慧  周娜  张焱如  白薇 《植物研究》2022,42(6):1033-1043
为鉴定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中富含半胱氨酸的类受体激酶(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CRKs),利用Pfam等工具对马铃薯蛋白质组和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共鉴定到18个新的马铃薯StCRKs家族基因,这些基因分布在1、2、11和12号染色体上,均具有典型保守的CRK结构域。StCRKs基因的启动子区具有响应5种植物激素、昼夜节律、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及种子特异性的响应元件。利用qRT-PCR方法对马铃薯盆栽苗开花期的根、茎、叶和花中的18个StCRKs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因的表达部位不同。分别用水杨酸类似物BTH和4 ℃低温处理马铃薯,有13个StCRKs基因能够响应低温信号,10个StCRKs基因能够被水杨酸类似物BTH诱导。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tCRKs在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6.
海南秋芒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南秋芒采后贮于室温条件下(28~35℃)第6d呼吸速率达到高峰,果实变黄,果皮中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分别有采后第7和第11d最高,果肉组织中纤维素酶活性在采后9d最高,其PE和PG活性与果皮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均与果实的后熟进程关系密切;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果实软化没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针对长江中游棉区棉花多虫复合危害问题,设计了6种害虫4种组合的复合危害系统.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了多种害虫对棉花的侵害及其间的互作效应.通过多种害虫对棉花产量和品级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分析,认为当多虫复合危害时,害虫间的相互作用就其对作物的侵害而言,表现为增强效应和减弱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制定了“两红”(棉红铃虫和朱砂叶螨)复合危害动态防治指标,经验证、示范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8.
89.
朱威  连石  张维京   《微生物学通报》1998,25(6):339-340
本文对100例性罪错人员应用三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一次扩增快速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三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24%、38%、37%,混合感染率为22.22%,提示在STD诊治中必须重视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另外,对三重PCR法与常规方法和经典PCR进行比较有良好的符合率,显示其在临床检测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0.
以游动放线菌(Actinoplanes)BCLP-016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其孢子进行处理,并将三个不同时间处理的孢子悬液混合。稀释涂布后,根据菌株菌落形态挑取部分单菌落进行初筛,经发酵复筛后,筛选得到了一株雷帕霉素高产菌株ARTP-039,其雷帕霉素的产量可达到369.39mg/L,较出发菌株BCLP-016的产量256.86 mg/L,提高了43.81%。以筛选出的ARTP-039高产菌为出发菌株,进行传统的紫外诱变,选取高、中、低三个致死率相对应的时间对其孢子悬液进行处理,并基于核糖体工程的理论选取了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氯霉素和红霉素五种抗性物质,进行抗性初筛。发酵复筛后,最终筛选得到了一株雷帕霉素高产菌株St8+Gen6+Rif9+Chl3+Er4-015,该菌株同时具有五种抗性。该菌株的摇瓶实验结果表明,发酵7d后,其雷帕霉素的产量可达到589.79mg/L,较出发菌株BCLP-016的产量,提高了129.61%,且其遗传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