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吉林中部早二叠世珊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中部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分布广泛,以桦甸、永吉及长春附近出露较好,自下而上分三个组,即寿山沟组、大河深组和范家屯组。虽然本区因受岩浆活动和构造影响,层序多不连续,但有些地段含丰富的化石,如珊瑚、(竹蜓)、腕足类以及植物等,对于划分和对比本区的下二叠统,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本区早二叠世珊瑚,以往没有进行过研究和描述。近几年来,随着区测工作的开展,对于本区二叠纪地层和古生物方面的材料,有不  相似文献   
52.
中国南部地区松树上的散斑壳菌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英任  刘和云 《真菌学报》1992,11(4):279-284
  相似文献   
53.
本文报道在安徽省岳西县发现的舟皮盘菌属(Ploioderma Darker)一新种,即毁坏舟皮盘菌(P.destruens Y.R.Lin et Hou P.nov.)。该种以子囊具长柄,侧丝顶端显著膨大以及产生分生孢子果和线纹等特征,区别于近似种P.handelii(Petrak)Y.R.Lin et Hou。在发生地,此菌引起严重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梢枯病。  相似文献   
54.
根据1955年2月在华沙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植物检疫及植物保护会议决定,第八届国际植物检疫及植物保护会议於1956年秋季在中国召开。无疑的,这次会议对我国的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将起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陈植物检疫及植物保护会议,是由苏联  相似文献   
55.
近年作者对我国南部地区松树上的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真菌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本文报道8个种,其中椭圆散斑壳(L. ellipticum Y.R.Lin)是新种,喜马拉雅散斑壳(L. himalayense P.F.Cannon & Minter)和库曼散斑壳(L. kumaunicum Minter & M.P.Sharma) 为我国新记录种,南方散斑壳(L. australe Dearn.)等5种为国内已记载种。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和图解,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要记述。另外,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  相似文献   
56.
本文报道松树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的7个种,其中3个新种:安徽散斑壳(L.anhuiense Y.R.Lin sp.nov.)、白皮松散斑壳(L.pini—bungeanae Y.R.Lin sp.nov.)及奇异散斑壳(L.mirabile Y.R.Lin sp.nov.);2个我国新记录种:针叶树散斑壳(L.conigenum(Brunaud)Hilitz.)和南方散斑壳(L.australe Dearn.);2个国内已记载的种:松针散斑壳(L.pinastri(schrad.)Chev.)和乔松散斑壳(L.pini-excelsae Ahmad)。文中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对新记录种的主要特点以及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分别作了记载。  相似文献   
57.
松树上的七种散斑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松树上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Chev)的7个种,其中3个新种:安徽散斑壳(L.anhuiense Y.R.Lin sp.nov.)、白皮松散斑壳(L.pini—bungeanae Y.R.Lin sp.nov.)及奇异散斑壳(L.mirabile Y.R.Lin sp.nov.);2个我国新记录种:针叶树散斑壳(L.conigenum(Brunaud)Hilitz.)和南方散斑壳(L.australe Dearn.);2个国内已记载的种:松针散斑壳(L.pinastri(schrad.)Chev.)和乔松散斑壳(L.pini-excelsae Ahmad)。文中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对新记录种的主要特点以及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分别作了记载。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MEK/ERK信号通路对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12.5、25、50、100μmol/L)的MEK抑制剂PD98059处理人结膜上皮细胞(HConEpiC),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D98059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 h)对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PD98059对人结膜上皮细胞ERK1/2、P-ERK1/2表达的影响。结果:相比对照组(0μmol/L),不同浓度(12.5、25、50、100μmol/L)PD98059处理后的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呈剂量-效应关系,且随处理时间增加(12、24、48 h)其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PD98059处理人结膜上皮细胞24 h后,其ERK及p-ERK1/2表达随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表达量与细胞增值抑制率均呈显著负相关(r=-0.995、r=-0.968,P0.05)。结论:PD98059可抑制人结膜上皮细胞增殖,这可能与其下调ERK表达和减少其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酶降解法制备的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病菌的抑制机理。方法:测定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发育、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菌丝形态、细胞膜透性和对菌丝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当壳寡糖处理浓度为1.5mg/mL以上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0%以上,EC50为0.72mg/mL。当处理浓度为6mg/mL时,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显著优于其他浓度水平,达87.4%,EC50为1.48mg/mL。显微观察,浓度为0.8mg/mL的壳寡糖处理可诱导菌丝分枝增多、菌体分隔增加,分生孢子形成受到抑制。此外壳寡糖能够引起菌丝细胞膜透性发生变化,造成菌丝体内含物的渗漏。壳寡糖处理66 h后,菌丝体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6.7%。结论:壳寡糖对番茄灰霉病病菌抑制机理的探究为研究壳寡糖这一新型生物农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初筛和复筛从土样中分离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真菌SNB9,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黑曲霉(Aspergu Uusniger)。生长条件的测定显示该菌生长范围偏酸。发酵后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pH在4.0—5.0,最适作用温度在45—55℃。滤纸酶活为9.29U/mL,C,酶活为23.69U/mL,CMCase酶活为38.23U/mL,β-葡萄糖苷酶活为65.52U/mL。发酵液中除了纤维素酶,还发现有辅助酶,包括木聚糖酶、淀粉酶、果胶酶、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