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10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621篇 |
专业分类
23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74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67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1篇 |
1978年 | 5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6篇 |
1966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中华猕猴桃胚乳植株后代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8株定植的中华猕猴桃胚乳培.养的试管苗,经四年的田间观察,并进行连续二年结果分析。与对照的母株相比,胚乳植株在株形、叶片大小、果实形态及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同时还发现,由同一块愈伤组织诱导的胚乳试管苗后代中也有雌、雄性别的分化。胚乳植株后代的多样性,可为中华猕猴桃的选种及品种繁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3.
中亚热带不同母质和森林类型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作为衡量土壤微生物能量和养分资源限制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关于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在调控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分别以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微生物量碳、氮和磷及土壤酶活性,探讨不同母岩发育的米槠林和杉木林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显示,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AP)显著高于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显著低于砂岩发育的土壤。其中,花岗岩发育的米槠林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都显著高于杉木林,砂岩发育的土壤βG:AP和NAG:AP的值在两个林分间呈相反的结果。结果表明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能够反映不同森林土壤之间磷养分限制强度,花岗岩比砂岩土壤受磷养分限制更严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及生态酶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密切相关,而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总磷(TP)和微生物量碳(MBC)分别解释土壤酶活性和生态酶化学计量比变异的56.9%、27.9%和12.3%。未来森林经营及管理应考虑土壤母质和森林类型差异对区域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105.
棕榈藤是一种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对中国棕榈藤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类型及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分布有较丰富的棕榈藤植物资源,共计3属40种(含变种),在云南、海南、广西等12个省区均有分布,其生长习性以攀援型为主。(2)中国棕榈藤植物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水平地域性分布明显,形成了西南(云南西双版纳)和东南(海南省)两大分布中心,而其他区域分布的种类相对较少;海拔1000m以下地区分布的种类较多,有一定数量的广布种。(3)中国棕榈藤植物可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型的种类为主,特有种也占有一定比例;种类的分布与中南半岛、南亚棕榈藤植物区系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6.
溴氰菊醋作为储粮保护剂使用,依各地的具体情况,可选择与增效醚或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其有效剂量每吨粮在0.25~0.75g之间,可保护储粮免受绝大多数害虫危害达9~12个月。用药方法有喷雾法和砻糠载体法,后者更适用于农户储粮防虫。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以及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各30例,采用多聚腺苷酸加尾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A)-RT-qPCR]检测其CCR3的表达,并分析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和正常卵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3的表达与患者的分期、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CCR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皂角刺药物靶点数据集、乳痈相关疾病靶点数据集,构建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并分析"皂角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急性乳腺炎"网络。开展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皂角刺治疗乳痈的可能机制。结果:共得到皂角刺活性成分11个,筛选出活性成分所对应的不重复靶点共97个,其中1个活性成分无对应靶点。通过搜集GeneCards 和OMIM数据库,共得到292个急性乳腺炎的相关靶点基因。将疾病靶点基因与药物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进行比对后,得到10个交集靶点,即皂角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潜在靶点。皂角刺活性成分按degree值排前3名的依次为槲皮素(quercetin)、漆黄素(fisetin)、山奈酚(kaempferol),其中皂角刺治疗乳痈的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雌激素受体1(ESR1)等5个关键靶点,主要涉及乳腺癌疾病通路、TNF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3条信号通路。结论:皂角刺治疗乳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机体的炎症反应以及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