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03篇 |
免费 | 339篇 |
国内免费 | 1438篇 |
专业分类
46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134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145篇 |
2019年 | 144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207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86篇 |
2011年 | 185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64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139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42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1篇 |
1979年 | 16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8篇 |
1963年 | 8篇 |
1959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为优化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氮肥运筹,提高玉米籽粒产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配比(NO3--N/NH4+-N)[N1(1∶0)、N2(1∶1)、N3(1∶3)、N4(3∶1)]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耗水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显著影响玉米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且N4处理土壤贮水量最低.N4处理农田总耗水量最高,较N1、N2、N3分别显著增加了2.9%、1.9%、0.9%(2015)和2.3%、1.4%、2.2%(2017).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在3个生长季均表现为N4处理最高,籽粒产量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3%~9.9%(2015)、3.5%~24.2%(2016)和8.3%~36.1%(2017),WUE则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1.6%~6.8%、4.9%~21.8%和6.6%~32.9%.N4处理下玉米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然后依次为N3、N2和N1.综合考虑,NO3--N/NH4+-N=3∶1是适宜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增产的氮肥运筹措施. 相似文献
132.
表皮生长因子的发光免疫测定法——吖啶酯标记抗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吖啶酯标记抗体应用于表皮生长因子的发光免疫测定法.吖啶酯类发光剂标记抗体的优点是标记方法简便、抗体用量少、发光强度大.所述方法其标准曲线范围是400pg/ml—25ng/ml.表皮生长因子浓度与发光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7.3%及11%.灵敏度与使用 125I 标记同一抗体的放免法同属 pg 水平.加入保护剂低温保存,使标记物的使用期由原来的1个月延长到6个月.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多家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的107株CRAB。应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PCR法检测7种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OXA-23、OXA-24、OXA-51、OXA-58、IMP-1、IMP-4和VIM-2。结果 107株CRAB对除多粘菌素B、米诺环素外的其他所有常见的抗生素均为耐药。碳青霉烯酶基因OXA-51、OXA-23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107/107)和87.9%(94/107)。其他OXA-24、OXA-58、IMP-1、IMP-4和VIM-2基因均未检出。结论福州地区临床分离的CRAB耐药现象严重;表达OXA-23基因是CR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4.
135.
刘育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79,(4)
Ⅳ.对活体完整眼的研究RRD技术的原理是:当一束光(通常是单色光)投射到网膜上,两次通过网膜后,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约为入射光的1/40,000-1/20,000)由眼底反射从瞳孔而出,这部分光能被汇集和测量,按这光束为视色素衰减的程度即可测知色素的水平。Rh在其吸收峰最大吸收率变化的两倍(2×△A)仅约0.2A。目前这项技术已能测定0.004A的变化,即相当色素浓度的1.6%。这就要在相当低的光线下实现相当高的信噪比。在方法学上和在理论上,涉及RRD这项相当复杂技术的各种问题,如散射光的控制和估计,色素密度的测定和推算等,还不能说已完全解决,但目前这个方法用来描述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一)研究了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与白地霉AS 2.361存活率和变异率的关系,存活率是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变异率则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高,井达到最高峯;当继续增加剂量时变异率就下降,当剂量达到最高时变异率重新上升,而获得双峯曲线。出现最大变异频率的最适剂量为距离在25厘米照射时间为5分钟。
(二)共研究了10761个菌落,得到形态变异菌落6…60个,变异性最大的有360个,分为六个类型:第一类型是凉帽状菌落;第二类茵落干癣而薄,表面满布针状小孔;第三类菌落紧密;第四类为中部下陷成空窗状菌落;第五类菌落茸毛短而稀疏;第六类菌落厚,中部呈梗状突起。其中以照射5分钟出现的类型和菌落都最多,照射1分钟最少。
(三)白地霉As 2.361经单次紫外线照射结果,筛选出的形态变株中能显著增高菌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所测20个变株中,其脂肪合量全部高于原始菌株,有65%的变株增高了蛋白质含量。2次照射后所选出变株蛋白厦含量又有提高,脂肪情况刖相反。3次照射,蛋白质含量下降,而脂肪增高。 相似文献
139.
研究前列腺癌组织VEGF-C mRNA、VEGFR-3和CD3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中血管、淋巴管的生成及肿瘤转移的关系。取34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2例癌周正常组织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VEGF-C mRNA表达,并经VEGFR-3和CD31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图像分析,采用Weidner最高血管密度计数法,计数癌组织中阳性淋巴管数(MLC)和微血管密度(MVD)。前列腺癌VEGF-C mRNA阳性15例(44.12%),VEGF-C mRNA表达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MLC (8.26±2.73/mm~2)和MVD(74.82±11.76/mm~2)显著高于癌周正常组织的MLC(4.82±3.48/mm~2)和MVD(32.86±5.41/mm~2),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VEGFR-3和CD31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有淋巴转移和TNM分期Ⅲ、Ⅳ期的前列腺癌患者VEGF-C mRNA阳性表达和MLC、MVD分别高于无淋巴转移和Ⅰ、Ⅱ期患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VEGF-C mRNA表达阳性者VEGFR-3和CD31高于表达阴性者,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前列腺癌在不同的组织学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C促进了肿瘤诱导的淋巴管新生和血管新生,在前列腺癌的淋巴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VEGFR-3和CD31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组织MLC和MVD的显著增高,提示肿瘤组织有新淋巴管和血管的生成,也可作为判断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