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技术评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在Dega骨盆截骨术后不同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CEA)状态下髋臼的应力分布,为术前的手术规划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生物力学结果。方法:使用已建立的DDH患者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术后CEA27°为中间值,每3°为一个变量,在Mimics誖10.0软件的模拟手术模块分别构建7组髋臼截骨术后的模型。在单腿站立和双腿站立状态下测量不同CEA状态下髋臼的应力分布。结果:单腿站立情况下,CEA为24°、27°、30°和33°的术后模型患侧髋臼的峰值应力接近正常侧。双腿站立情况下,CEA为24°时双侧髋臼的峰值应力最为接近。结论:对于该患者而言,在7组术后CEA中,24°时患侧髋臼的峰值应力与健侧最为接近,可以认为是最佳的术后CEA。有限元技术能够为Dega手术的术前规划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1-甲基环丙烯和9-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已确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灯盏细辛口服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及MCP-1及MMP-9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CP-1、MMP-9及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MCP-1、MMP-9及C-反应蛋白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灯盏细辛口服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其降低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MMP-9和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肝包虫病是畜牧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非牧地区偶尔也可以见到,可以通过与狗等动物密切接触直接感染,还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虫卵或经消化道误食含有虫卵感染的食物或水源等方式感染使人患病,并且可以寄生于人体内各个部位,但以肝脏最为多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加强肝包虫病的诊断是防控本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不能排除肝包虫病的情况下,应结合病史、化验室检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明确诊断,以防止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原学等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方法和信息,本文将从肝包虫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方面对其诊断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消化系统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Micro RNA(mi 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参与调控生物体的几乎所有生命活动,包括多种生理和病理活动。目前研究认为,mi RNAs参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mi R-124是mi RNAs家族的一员,是一个相当保守的mi RNA,在多种肿瘤包括消化系统肿瘤的细胞或组织中均表达下调,扮演着类似抑癌基因的角色,在该类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 R-124在消化系统肿瘤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VEGF表达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化疗,实验组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治疗后副反应发生率、肝肾功损害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躯体、社会及QOL评分、疲乏评分及睡眠水平均降低(P0.05),QOL评分、尿素氮及肌酐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躯体、社会、睡眠及疲乏评分、生活质量、血象较高(P0.05),实验组消化道反应、脱发时间较短,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及VEGF水平较低(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对患者体质、睡眠、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等水平的影响,保护肝肾功能,减轻脱发、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症状,降低VEGF水平,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方案,可作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双师带教模式在胸外科研究生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级~2015级胸外科轮转硕士研究生56人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人,分别采用双师带教和普通带教进行临床教学,实习8周后统一安排出科考试和满意度评价。结果:两组出科成绩比较,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操作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评价,观察组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运用双师带教制,能充分发挥不同医师的特长,引导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临床实习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β-链接素(β-catenin)、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原癌基因(c-my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9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切取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情况,对比观察组不同病理特征患者β-catenin、PTTG、c-myc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食管癌组织中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catenin、PTTG、c-myc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食管癌组织中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β-catenin、PTTG、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较高,与患者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且PTTG与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三者可作为早期诊断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D-二聚体(D-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联合检测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是否合并CAL分为CAL组(n=34)和NCAL组(n=46)。收集患儿基础资料,并检测SAA、D-D、CK-MB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CAL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D-D、CK-MB水平对川崎病患儿CAL的诊断价值。结果:与NCAL组比较,CAL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SAA、D-D、CK-MB水平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ESR、SAA、D-D、CK-MB为川崎病患儿CAL独立影响因素(P<0.05)。SAA、D-D、CK-MB、三项联合诊断川崎病患儿CA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1、0.687、0.746、0.799,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最高。结论:血清SAA、D-D、CK-MB是川崎病患儿CAL独立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可辅助诊断川崎病患儿CAL。  相似文献   
49.
血清型别鉴定及基因分型分析是开展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分子进化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为止,国内外对柯萨奇病毒A组9型(Coxsackievirus A9,CVA9)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衣壳蛋白区的细胞受体结合位点及其基因特性分析,而基于全长VP1序列的基因型划分结果尚未明确。本研究依托国家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对2010-2019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上送的18 238份手足口病样本中分离出的24株CVA9进行全长VP1区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所有全长VP1区序列一起进行基因型划分研究。测序结果显示24株CVA9分离株VP1全长为906bp,编码302个氨基酸,与CVA9原型株(Griggs)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0.5%~97.6%和92.3%~99.6%。结合系统进化树和同一血清型内不同基因型的核苷酸差异界值为15%~25%,将全球CVA9划分为A-H八个基因型。进化树显示B、C和D基因型在病毒进化过程中已消失,而E、F和G基因型呈现共循环的趋势,其中G基因型包含了亚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等9个国家的毒株,是CVA9的优势基因型。大...  相似文献   
50.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诃子内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其中含鞣质、酚酸、三萜类成分居多。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质量标准、炮制研究以及其自身安全性,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对诃子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