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11.
将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PH结构域(pleckstrin homology domain)编码序列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RSETA中,阳性克隆经IPTG诱导,表达出氨基端带6个连续组氨酸残基的融合蛋白。经检测,表达的目的蛋白一部分以可溶形式存在。利用Ni-NTA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对表达的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纯度大于98%。将纯化的目的蛋白包被于聚苯乙烯平皿上作为靶蛋白,经过4轮淘筛,得到能够与IRS-1的PH结构域相结合的重组噬菌体克隆;从中随机挑选出50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对获得的短肽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通过ELISA检测了这些克隆与IRS-1的PH结构域的结合活性。  相似文献   
112.
砷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在环境与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砷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近年来砷污染及砷中毒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全球上千万人口的健康.砷的迁移与转化等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对探明环境中砷的来源以及砷污染整治的方法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广泛参与了砷的地球化学循环,在砷的迁移与转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综述了近年来砷的微生物转化及其相关酶类与编码基因等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作者的工作分析与展望了砷的微生物转化在环境与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3.
作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综述了抗除草剂基因研究的意义、研究机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转基因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除草剂抗性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4.
文华安  应建浙 《菌物系统》2001,20(3):297-300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贵阳花溪和云南思茅的松塔牛肝菌属的两个新种,它们是网盖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reolatus,和黑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trosquamosus.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15.
小球藻病毒PBCV-1特异性溶壁酶(Lysin)的溶壁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PBCV-1感染小球藻NC64A的细胞裂解液中提取了Lysin的粗制剂,酶活底物范围分析表明,几丁质酶、壳聚糖酶的β-1,3-葡萄糖苷酶是Lysin活性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与小球藻细胞壁的组成甩分相吻合。其中几丁酯酶和壳聚糖酶,特别是几丁酯酶在裂解小球藻细胞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Lysin粗制剂经FPLC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分别为52kD、56kD的两个几丁质酶(Chil和Chi2)和一个分子量为36kD的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116.
克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细胞(FLS)中的蛋白酪氨酸激酶(PTKs),并研究它们在RA滑膜细胞异常增殖和侵软骨中的作用。根据巳知的PTKs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采用3'快速末端扩增法(3'RACE)扩增滑膜细胞中PTKs cDNAs的3'末端,将所得序列与Genebank中序列进行比较,以鉴定其是否为巳知的PTKs或与PTKs同源的新序列,然后通过RNA点杂交方法分别观察这些PTKs在RA和骨性关节炎(OA)病人滑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从RA FLS中克隆到6种巳知PTKs的cDNAs片段,分别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含discoidin结构域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DDR2)、Lyn、Janus激酶1(JAK1)和TYK2。RNA点杂交结果显示,在4个RA病人和2个OA病人的滑膜细胞中,PDGFRA、IGF-1R和DDR2在RA滑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OA滑膜细胞,其它几处激酶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相同。说明RI滑膜细胞中至少表达PDGFR、IGF1R、Lyn、DDR2、JAK1和TYK2等6种PTKs,其中PDGFRA、IGF1R和DDR2可能与RA滑膜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对软骨的侵蚀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7.
118.
红松针叶的凋落及其分解速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代力民  徐振邦  张扬建  陈华 《生态学报》2001,21(8):1296-1300
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针叶凋落情况及其分解过程进行研究,表明,红松针叶一般可存活3-4a,调查中存活的为6a。红松叶的寿命与光照密度相关,在针中密集及透光不足的地方针叶寿命较短。红松针叶凋落后,在林地上分解较快,一般4a后其干重保持率为16.6%。模拟实验证明,红松针叶的分解率与海拔和植被类型密切相关。在海拔低的红松阔叶林下,因气温高,分解较快;在海拔较高的云冷杉红松林和岳桦林中分解速度变慢,在高山苔原带分解最慢。  相似文献   
119.
苯肼对红细胞在体衰老过程中微观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Brunara等人用苯肼使动物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基础上,建立一种由急性溶血性贫血后,而诱发家兔幼红细胞增多的非正常生理状态的红细胞在体衰老模型,继而研究新生红细胞从产生到死亡死亡过程,即衰老过程的流变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新生红细胞的压积、变形、取向及与之相应的全血的粘度、血沉等指标的连续60多天的监测,发现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微观流变学特性确实有明显改变。红细胞在体衰老过程中微观流变特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20.
文华安  应建浙 《菌物学报》2001,20(3):297-303
本文报道采自贵州贵阳花溪和云南思茅的松塔牛肝菌属的两个新种,它们是网盖松塔牛肝菌 Strobilomyces areolatus, 和黑鳞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atrosquamosus. 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