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全球气候在始新世总体上经历了由极热逐渐转冷的过程。植物叶片化石作为地质时期的产物,可以用来反映陆地古气候的这一变化历史。文中采用叶缘分析法首次定量重建中国始新世6个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分析结果显示,热鲁植物群(年均温17.3±3.7℃)、依兰植物群A段(年均温18.2±2.9℃)和柳区植物群(年均温22.7±2.3℃)反映了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早期气温较高。依兰植物群B段(年均温10.1±3.4℃)、石脑植物群(年均温10.1±3.4℃)、抚顺植物群(年均温5.0±1.4℃)和白鹿塬植物群(年均温9.2±3.1℃)则反映了中始新世后期至晚始新世气温明显下降的过程。植物群的古年均温推测值与植物群物种组合代表的气候类型吻合。研究表明,始新世时期中国与全球的气候变化过程基本一致,即早始新世至中始新世早期气温较高,中始新世后期至到晚始新世气温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