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教材是核心教学材料,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教材难度是影响教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教材研究中的一个方向。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教育团队开发出的分析工具,以中国、德国和英国高中生物学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的广度、深度及难度进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修订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中国高中生物学教材难度、广度及深度均居中;德国教材难度及广度最高、深度最深;英国教材难度及广度最低、深度最浅。我国高中生物学教材在"实验及生物技术""进化""遗传学""人体与动物生物学"模块可考虑加强相关概念的内容,适当增加生态学主题的内容深度。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具有抗HIV-1活性的大环多胺类化合物与RNA的识别作用,以及其对cos-7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抗HIV-1的作用机理。实验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观察化合物与RNA的识别作用。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法探讨其对cos-7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计算机分子模型,从理论上Docking计算化合物与TAR RNA结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环多胺类化合物MP-1、MP-2和MP-3不仅具有断裂RNA的作用,并可抑制Tat-RNA的相互作用,还可影响cos-7细胞亚二倍体的含量;理论化学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果提示合物的抗HIV-1活性可能通过作用于病毒基因组RNA而发挥作用,是多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自然或人工方式培育微生物群落,通过提高其代谢能力来去除毒性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的一种生物修复技术。有机土壤污染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土壤污染,因此应选用恰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对其进行修复。故开展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4.
以海坛岛102种野生灌木为研究对象,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 根据关联度大小划分了开发利用等级。旨在合理开发利用海坛岛野生灌木资源, 为滨海城市的园林绿化材料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1)海坛岛野生灌木资源种类丰富, 分布于41科72属102种, 桑科Moraceae为优势科, 榕属Ficus为优势属; 2)海坛岛野生灌木区系地理成分多样, 热带成分丰富; 3)该类资源适应性强, 原生境以海岸林、山坡灌丛为主(59.80%); 有63.73%的灌木耐干旱、耐贫瘠, 部分耐盐碱(51.96%); 灌木的观赏价值较高, 在观赏部位、观赏期、观赏色彩指标得分均≥2; 4)参评的102种野生灌木中有54 种与理想种关联度≥0.7, 其中海桐(Pittosporum tobira)、雀梅藤(Sageretia thea)、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滨柃(Eurya emarginata)、柞木(Xylosma racemosum)、黑面神(Breynia fruticosa)等17种野生灌木综合评价高(关联度≥0.8), 可优先应用于园林绿化, 并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