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湖南省5个地区6个居群白檀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9条ISSR引物对6个居群的149份白檀样品PCR扩增检测到122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3个,多态性比率高达92.6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3264,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4873,居群之间产生较大的遗传变异(Gst=0.5215,Nm=0.4588),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白檀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51.07%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48.93%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UPGMA聚类分析将6个白檀居群分为3大类:大围山和龙山居群为一类,岳阳和道县居群组成另一类;衡山居群单独成一类,聚类原则跟地理位置不一致,与海拔高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VIKET Compact 2 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8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高达78.1%和71.9%,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31.3%,多粘菌素B抗菌活性最好,耐药率0%。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耐药基因,未检出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基因。3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基因均阳性,17株检出PER基因,29株检出ADC基因。有16株菌同时携带TEM、PER、ADC基因。结果表明,同时携带TEM、PER、ADC基因是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174临床学院鲍曼不动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讨MKP4基因mRNA在正常雄性C57小鼠的组织表达分布及其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进程中的表达谱。采用经典诱导分化方案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别收集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day0、day2、day5、day8和day9的细胞,同时取正常C57雄性小鼠(鼠龄12周,数量n=3)多处组织如心、胰、肝、脂肪、脑、肾及睾丸等,并提取组织、细胞总RNA,RT-QPCR(荧光染料法)检测MKP4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KP4基因在C57小鼠体内存在较广的表达谱,在肝脏、脂肪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脑组织,其它组织存在低度表达;在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day0、day2中表达极低,在day5中表达骤然升高,随后表达相对增高,于day9表达水平趋于平稳。MKP4基因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其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胰岛素敏感相关组织肝脏、脂肪中表达量较高,提示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IR)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此外,MKP4在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进程中表达上调,表明MKP4可能参与了脂质积累、肥胖等代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4.
摘要:【目的】对海洋Agarivorans albus QM38菌株所产琼胶酶的纯化工艺和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方法】发酵液通过离心、(NH4 ) 2SO4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 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 S-100 凝胶过滤等纯化步骤得到SDS-PAGE电泳级纯酶,并用质谱对酶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得到琼胶酶A,纯化倍数为17.6倍,收率为15.21 %,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为127.8 kDa。对琼胶酶A进行了进一步的性质分析,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 ℃,最适反应pH为7.6,最适底物浓度为0.9 %,多数金属离子为其活性抑制剂。琼胶酶A的降解产物经质谱分析主要为四糖和六糖。【结论】从菌株QM38的发酵液中纯化得到的琼胶酶A具有降解凝胶态琼胶的能力,其分子量与以往报道过的琼胶酶不同。  相似文献   
25.
乳酸(C3H6O3),又名2-羟基丙酸、丙醇酸,属于羟基酸的一种。乳酸在食品工业、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等行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高通量检测不同样品中的乳酸成为目前业界研究的重点。传统乳酸检测方法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或需要昂贵的检测设备,乳酸生物传感器可以克服这些限制,不需要样品制备,能够快速、简便、可靠地定量测定食品或血浆中的乳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乳酸酶电极生物传感器主要有两种类型——基于L-乳酸氧化酶(L-LOD)和L-乳酸脱氢酶(L-LDH)的乳酸生物传感器。本文综述了L-LOD和L-LDH结构特征、来源及催化机理,讨论了改善基于酶电极的乳酸传感器性能的3种策略(电极材料改造策略、酶固定化策略、酶分子工程改造策略),还根据用于制造乳酸生物传感器的不同载体包括膜、透明凝胶基质、水凝胶载体、纳米颗粒等对乳酸生物传感器进行了归类分析,最后本文将目前商品化应用的酶电极乳酸生物传感器特点进行了对比总结讨论,阐述了乳酸生物传感器的未来应用方向,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血管壁干细胞(vascular wall-resident stem cells, VW-SCs)在维持血管正常功能以及损伤血管的修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功能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干细胞的调控及应用。本文旨在建立稳定的VW-SCs分离、培养及分选鉴定技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VW-SCs在生理和疾病状态下的增殖、迁移和分化等机制提供丰富、可靠的细胞来源。首先利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取小鼠主动脉外膜以及肠系膜动脉血管壁细胞,传代培养到细胞数量至少达到1×107后经磁珠分选和流式细胞术鉴定CD34+的VW-SCs;其次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34、Flk-1、c-kit、Sca-1)以及平滑肌标志物(SM22、SM MHC)、内皮标志物(CD31)和细胞核内分裂增殖相关蛋白(Ki-67);血管壁CD34+干细胞的定向分化采用EBM-2内皮分化诱导培养基和FM-2成纤维细胞培养基分别培养7天和3天;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q-PCR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 VWF)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Vimentin, PDGFRα)的表达。此外...  相似文献   
27.
摘要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前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呼吸支持的最佳时间窗。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给予PS前预先进行小于2 h的nCPAP,n=33)、B组(给予PS前预先进行2-4 h的nCPAP,n=33)和C组(立即给予PS,n=34)。对比三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B组给予PS后4h、给予PS后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P<0.05),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A组、B组给予PS后4 h、给予PS后24 h潮气量(VT)、肺动态顺应性(CD)高于C组,且B组高于A组(P<0.05),而吸气阻力(Raw)低于C组,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用药后3天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例数少于A组和C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和C组(P<0.05),A组、C组的用药后3天内需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例数、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给予PS前预先进行2-4h的nCPAP,可较好地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年9月~2007年1月间ⅠB2~ⅡB期宫颈癌82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42例在根治性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2~3个疗程,为NACT组,40例在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为直接手术组。评价NACT组化疗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比较两组手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NACT的总有效率为76.2%,化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病理类型及肿瘤的大小有关,鳞癌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非磷癌(P<0.05),肿瘤直径>8cm的疗效明显低于≤8cm(P<0.05)。两组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及宫旁侵润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ACT组中化疗有效组与无效组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及宫旁侵润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改善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提高宫颈癌的手术疗效,成为治疗ⅠB2~ⅡB期宫颈癌一种新手段,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赖廷和  何斌源  范航清  周如琼  杨艳 《生态学报》2011,31(11):3044-3053
摘要: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观测不同Cd胁迫处理(时间和水平)对红树蚬(Geloina coaxans (Gmelin))的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等3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高浓度组(4.00 mg?L-1和8.00 mg?L-1)在较短的暴露时间即出现SOD 活性显著诱导,而低浓度组则需要更长的暴露时间。所有处理组的CAT活性均先受诱导而后抑制,但去除胁迫后低浓度组活性上升,高浓度组则持续下降。低浓度处理组在胁迫初期MDA含量上升,但随后下降至较低水平;高浓度处理组MDA含量上升稍为滞后,但随后上升至较高水平。在消化酶方面,Cd对红树蚬胃组织淀粉酶的影响基本上表现为抑制;在胁迫初期脂肪酶活性受到显著诱导,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酶活性则下降,同时胁迫解除后不同程度恢复;对蛋白酶的影响效应规律性不明显。显著的效应-剂量间相关关系存在于特定时间的SOD活性(1d),CAT、淀粉酶活性和MDA含量(7d和恢复6d)。本文还探讨了这些指标作为生物标记物应用于监测海洋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 关键词:红树林;红树蚬;Cd胁迫;消化酶;抗氧化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佛波酯(PMA)与乏氧诱导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的影响,构建适合RNA干扰(RNAi)的体外细胞模型。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细胞分泌的VEGF量,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干扰RNA(siRNA)转染的细胞胞吞及细胞形态。结果:1 M PMA处理细胞2 h能明显上调B16-F10细胞中VEGF蛋白的合成及分泌,与常规培养相比,细胞可增加50%的VEGF水平。再经乏氧诱导48 h,稳定释放到培养液里的VEGF浓度大幅提高200%,范围在55-65 pg/mL/h。结论:经PMA和乏氧诱导后,B16-F10细胞稳定的VEGF分泌量与一定时间内分泌的稳定性均表明其适合作为RNAi的体外细胞模型。初步的RNAi结果表明,TKO/siRNA纳米粒与壳聚糖/siRNA纳米粒对于VEGF的沉默效率达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