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9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为了防控黄顶菊进一步在国内蔓延,明确黄顶菊的生长机制迫在眉睫.本研究设不同遮阴程度(0、50%和80%)和种植方式(黄顶菊单种、藜单种、两者混种)共9个处理,研究遮阴和种植方式对两种植物出苗率、光合荧光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度遮阴有利于黄顶菊出苗,但是出苗不整齐,这是造成黄顶菊入侵性强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猝灭(qP)、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量子产量(Y)、非光化学猝灭(qN)、水分利用效率(WUE)、茎生物量比(SMR)、冠宽(CW)和干物质积累量(DM)都增加,而比叶面积(SLA)降低;黄顶菊叶生物量比(LMR)显著增加,而藜不显著;黄顶菊DM增幅比藜的增幅高.80%遮阴下,藜Pn和DM都高于黄顶菊.自然光下,黄顶菊Pn、qN、WUE和相对竞争强度(RCI)最高,混种黄顶菊CW、DM和混种藜Pn、Y显著低于相应的单种处理.黄顶菊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比藜高.因此,黄顶菊耐阴能力比藜弱,两种植物都是通过增加SLA和降低LMR来适应弱光;黄顶菊适应强光的能力大于藜,自然光下混种黄顶菊通过增加SMR和降低CW来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502.
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优势乔木树种更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对群落的结构特征和优势乔木树种的更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统计,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6科115属144种,木本植物中的常绿阔叶树种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主,达到62.96%,体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该群落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4个层次,其物种多样性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层间草本层的特点。根据径级频率分布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4种类型,并结合各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别讨论其更新类型,同时对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诊断。结果为:(1)群落的建群种为木荷、苦槠,枫香、马尾松等也占有一定优势。(2)种群结构为逆-J字型的木荷、苦槠、香樟,耐荫性强,可以通过实生和萌生两种方式实现种群的更新,是顶极群落的优势种;L型的木、女贞、格药柃等均为常绿阔叶小乔木或者大灌木,是顶极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间歇型的枫香、麻栎、锥栗等,种群结构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体现出顶级性先锋种的特性;纺锤型的白栎、马尾松和杉木为高大阳性树种,是演替序列中的先锋种,在此群落中种群更新不足,已表现出衰退的迹象。(3)该群落正处于顶级演替的前期,并未达到最终阶段,将进一步向以木荷、苦槠为优势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03.
为了研究去整合素echistatin RGD(Arg-Gly-Asp) 模体周边氨基酸突变后对其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根据echistatin序列设计合成6个片段,利用重叠延伸PCR法合成cDNA,使echistatin RGD模体周边序列变为ARGDNM (D27→N),与载体pTXB1连接后转化E.coli BL21(DE3),建立echistatin (ARGDNM)的表达体系.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约30%,几丁质亲和纯化后,DTT裂解释放目的蛋白分子量约5.4 kD.体外血小板聚集和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CAM)血管新生实验结果表明,echistatin (ARGDNM)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减弱,而其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增强.RGD模体周围氨基酸的改变影响了去整合素的生物学功能,echistatin (ARGDNM)增强了与αⅤβ3结合的特异性,本工作为研究特异性更强的去整合素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4.
快速直视筛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特异RNA干扰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直接的筛选特异RNA干扰序列的方法,筛选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特异RNA干扰序列.设计合成分别含EcoR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以pTM1-CTGF为模板PCR获得CTGF基因,定向克隆入pSOS-HUS质粒得到质粒pSOS-HUS-CTGF. 质粒pSOS-HUS-CTGF经过SfiⅠ酶切后分别与5条CTGF干扰序列和1条随机对照序列克隆获得pSOS-CTGFi1,pSOS-CTGFi2,pSOS-CTGFi3,pSOS-CTGFi4,pSOS-CTGFi5,pSOS-CTGFicontrol.质粒转入HEK293细胞中,于第1、3、5、7 d倒置荧光显微镜照相,IPP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光强度值.5种CTGF特异RNA干扰载体的相对光强度分别为0.24%、41.47%、2.93%、20.40%和28.85%. 特异性序列site 1和site 3的沉默效果最好. pSOS-HUS系统采用双向启动子,通过绿色荧光蛋白下调水平来衡量干扰序列的沉默效果具有可靠直观重复性好的优点.利用该方法成功筛选了高沉默效果的CTGF特异RNA干扰序列.  相似文献   
505.
为了研究膜蛋白的跨膜结构,进行拓扑学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有许多分析膜蛋白拓扑结构的方法,本文采用烟草蚀斑病毒(TEV)酶特异性切割测试蛋白中跨膜片段的前段或后端所插入的tev识别序列EXXYXQ(S/G),如果TEV酶能够切割,表明该序列位于目标蛋白的细胞 质外.将Tev识别序列ENLYFQG 分别插入到拟南芥整合膜蛋白的的跨膜区域,然后转化进入酿酒酵母中. 消解酶(zymolyase)酶破除酵母的细胞壁后,TEV酶消化球状体,最后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法来分析结果.有关该方法的注意事项在结果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06.
类法尼醇X核内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和载脂蛋白M(ApoM)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FXR激动剂鹅脱氧胆酸(chenodexycholic acid, CDCA)和拮抗剂Guggulsterones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胎肝细胞株L02中对载脂蛋白M(apolipoprotein M, ApoM)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DCA和CDCA加Guggulsterones处理后HepG2和L02细胞中ApoM的mRNA水平和HepG2细胞中ApoM的蛋白水平.实验结果显示:FXR天然配体CDCA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降低HepG2细胞中ApoM分子(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L02细胞中ApoM分子mRNA水平的表达;FXR抑制剂Guggulsterones不仅能明显阻止CDCA对ApoM表达的下调,而且可引起ApoM表达显著增加.本研究提示,FXR抑制剂Guggulsterones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7.
光滑足距小蠹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电镜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群芳  韩菊兰  李庆 《昆虫知识》2010,47(3):520-524
利用扫描电镜对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Blandford)雌雄成虫触角进行了观察,发现尽管雄成虫触角长度仅为雌成虫的2/3,但是雌雄成虫之间感受器类型和分布形式却相似。成虫触角具有5种类型的感受器:毛型感受器、锯齿型感受器、锥型感受器、芽型感受器和刺型感受器,其中毛型感受器最多,占总感受器的80%以上,刺型感受器最少,仅1根。在触角各节中,以锤状部感受器分布最多,约占总感受器的85%,其中约73%的感受器密集散生在锤状部的末2节,柄节和鞭节的各节均较少,分别约占总感受器的6%和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