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8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小板cAMP-磷酸二酯酶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磷酸二酯酶(PDE)活力的方法。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3.02±2.09%,重复性CV为3.16%,5’-AMP在17.0—90.7pmol/10μl、cAMP在138—1104pmol/10μl浓度范围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和0.9950。用5’-AMP生成率和cAMP的转化率表达PDE活力,两者吻合。本方法能灵敏地反映茶碱对PDE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是一种高度磷酸化的偏酸性非胶原蛋白, 属于小整合素结合配体N端连接糖蛋白(small integrin-binding ligand, N-linked glycoprotein, SIBLINGs)家族.和SIBLINGs家族其它成员一样,DMP1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4q21除存在于牙组织外,该蛋白还普遍分布于骨组织中.在骨组织与细胞中已发现4种DMP1的主要存在形式,即全长DMP1、57 kD C-DMP1、37 kD N-DMP1、DMP1-PG.它们的分布与功能均不相同,但对骨的正常形成均有重要意义. DMP1的氨基酸序列拥有大量的酸性结构域,携带负电荷,与钙离子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它在体外能够促进羟基磷灰石形成,并调控细胞分化,在体内参与硬组织的矿化过程.另外,DMP1的水解过程对其调控矿化的功能十分关键.人体内DMP1基因的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低血磷性佝偻病.本文就近几年对DMP1基因结构与调控、蛋白结构与代谢、在骨组织与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对骨形成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轮状病毒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是人和动物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对轮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对于疾病监测和疫情控制极为重要。从病原学、免疫学以及基因检测三方面 ,总结了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状况 ,重点介绍了较为成熟的免疫学技术 ,最新发展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序列依赖的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新技术 ,并对未来轮状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Deoxyribozyme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RNA裂解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它是经过体外选择技术经多次筛选获得的。脱氧核酶在切割与其互补的RNA底物分子时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切割效率,有望成为新的RNA灭活工具。  相似文献   
65.
将不同剂量的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与脱钙骨基质(DBM)分别复合后,植入小鼠股部内侧肌间隙,三周后取材,通过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ALP)及钙含量的测定比较各组的骨诱导活性。结果显示,三组复合物均有骨组织生成,中、高剂量组可见骨小梁、板层骨和原始骨髓腔,血管和骨髓丰富;低剂量组的成骨量明显少于中、高剂量组,且新骨的成熟度低于其他两组,DBM少部分吸收;单独植入rhBMP-7组有编织骨形成;而DBM组可见成骨细胞的聚集。rhBMP-7/DBM复合组在ALP和Ca含量水平上与同等剂量的两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rhBMP-7三种剂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充分说明DBM作为rhBMP-7的合适载体,具有缓释作用,且二者复合可起到双重骨诱导活性;而且rhBMP-7的骨诱导活性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6.
样品来源、基因含量、检测方法和分析目的的不同,采用的核酸分离、扩增和标记方法各异。核酸样品制备条件的优化处理主要包括核改的单链化处理,片段化和标记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可显提高基因芯片检测的特异性和重现性。  相似文献   
67.
对于合成后点样的DNA微阵列 ,基片的表面化学处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样品与基片的结合效率 ,进而影响杂交结果。基片表面的各种化学修饰方法多种多样 ,物理吸附主要以赖氨酸包被为主。共价结合通常使用同源偶联分子或异源偶联分子 ,还可以在基片表面组装线状、分支状连接分子或包被琼脂糖。着重介绍了DNA微阵列的制备 ,即样品如何固定到玻璃基片上。总结了不同类型基片表面的化学修饰方法以及DNA与基片的化学结合。  相似文献   
68.
成骨蛋白-1及其在骨骼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中的一员,它可异位或在位诱导骨生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Urist首次将BMP应用于临床修复指导内生软骨瘤刮除术后骨缺损并获得成功。目前,OP-1主要应用在骨损伤治疗、软骨再生修复以及骨折的治疗和骨关系重建几方面。  相似文献   
69.
cDNA微阵列和寡核苷酸芯片是常见的合成后点样的DNA微阵列。点样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结合的方式将探针固定于载体上,本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献报道的cDNA微阵列制备方法;在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cDNA微阵列;用琼脂糖包被的玻璃基片制备cDNA微阵列;在氨基或醛基修饰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cDNA微阵列;寡核苷酸芯片的制备方法;氨基修饰的玻片与5′末端带氨基的寡核苷酸探针通过不同的linker连接;硅烷化寡核苷酸直接点样于玻片上制成寡核苷酸微阵列;硫代寡核苷酸通过二硫键与巯基修饰的玻片连接;水凝胶芯片固定寡核苷酸。丙烯酰胺硅烷化的基片与5′丙烯酰胺修饰的寡核苷酸连接。并展望了基因芯片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成骨蛋白1(OP1)又称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重组人OP1(rhOP1)在体内和体外都显示了高效的骨诱导活性,可使多种实验动物的骨缺损满意愈合,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