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篇 |
免费 | 26篇 |
国内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3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从滇池优势水华蓝藻微囊藻的干藻粉中分离出一环肽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为Anabeanopeptin F(1),其结构为cyclo(Phe-MeAla-Hty-Ile—Lys)-NH—CO—NH—Arg。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人参二酶组皂甙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超微结构及NOS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人参二醇组皂甙(PD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超微结构、皮层和海马一氧化氮合酶(DNO)活性的影响。方法: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和再灌注建立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电镜技术和NADPH-d组织化学技术。结果:电镜观察可见,缺血30min再灌注2h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发生缺血性病理改变,PDS对缺血脑组织病变化有显著保护作用。NADPH-d组织化学实验表明,脑缺血15min和再灌注24h后,皮层海马N 相似文献
105.
106.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黄连幼苗光合参数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实验以2年生黄连幼苗为材料,在100mmol·L-1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测定黄连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探寻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结果显示:(1)NaCl胁迫下黄连幼苗的光合生理受到显著抑制,在经过不同浓度的ALA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2)盐胁迫下,黄连植株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叶片蒸腾速率(Tr)均发生下降,并且随着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说明盐胁迫下黄连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非气孔因素。(3)用ALA处理后,黄连的Pn、Gs及T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i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同的浓度梯度存在着显著的效果差异。(4)ALA处理还提高了最大荧光(Fm,1.23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0.849)、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0.685)、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0.545)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0.872)的水平,有效降低了初始荧光(F0,0.211)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0.251)的水平。研究表明,外源ALA通过提高黄连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黄连叶片PSⅡ的伤害,提高了植株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107.
108.
海南珍稀药用植物种类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井分析了海南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类、濒危状况以及濒危原因,井提出资源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9.
110.
藓袋法监测铜陵市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藓袋法监测铜陵市大气重金属(cu、Cd、Cr、Pb、Zn)污染状况.方法:选取铜陵市的铜陵一冶、铜陵二冶、长江快速通道、凤凰山铜矿区和居民区5个监测点,以采自黄山的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为材料,用尼龙筛网(网眼2.0 mm×2.0 mm)做成15.5 cm×5.5 cm的矩形袋子,每袋放3 g,2007年3月22日悬挂于各监测点,完全暴露在空气中,2个月后取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中Cu、Cd、Cr、Pb、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Cu、Cd、Cr、Pb、Zn在5个监测点的含量范围依次为24.43 mg/kg~326.29 mg/kg,0.48mg/ks~4.11 mg/kg,1.72mg/kg~5.74 mg/kg,21.06 mg/kg~85.88 mg/kg,96.61 mg/ks~219.72 mg/kg;单一重金属污染指数值范围依次是:2.76~36.92,0.55~4.73,1.46~4.87,0.52~2.13,1.40~4.16.结论:利用藓袋法能有效的监测大气重金属污染,铜陵市Cu污染最严重,重金属在各监测点的污染程度是铜陵一冶>铜陵二冶>长江快速通道>凤凰山铜矿区>居民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是铜陵市最主要的污染源,交通运输对大气重金属污染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