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4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394篇
  431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PVA包埋的细菌细胞涂布并固定于作为多孔载体的棉布上,进行染色废水的脱色试验。制备固定化细胞的条件为,细胞浓度20mg湿重/ml,PVA浓度5%,涂布量0.3ml/cm~2,饱阳硼酸液固定12小时,再用含染料的缓冲液活化细胞的脱色能力,可获得脱色能力较好的固定化细胞。在装填固定化细胞的反应柱中,分别用连续和间歇进水两种运行方式进行脱色效率的比较。在20天内,二者脱色率均在90%以上,尔后连续进水方式的脱色率下降,60天后脱色率仅为60%左右,而间歇进水方式仍能达到80%。后者的脱色效果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92.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门静脉癌栓的出现加速了肝功衰竭以及门静脉高压的发生概率,严重影响了肝癌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疗尤为棘手。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欠佳,且创伤大、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以往单独应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TACE联合其他介入手段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方式及疗效做一综述,以期对肝癌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93.
Ⅲ型分泌系统是目前细菌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分泌系统,也是致病性耶尔森菌包括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所共有的重要致病策略之一。简要综述了耶尔森菌Ⅲ型分泌系统的遗传构成、分泌装置的结构和组成、效应蛋白分泌及调控、效应蛋白的功能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测定CK-MM亚型的聚焦色谱法。此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线性范围宽,最低检测限(8U/L)较正常参考值低,比国外报道的类似方法高6倍以上,分离度亦有改进,测定了20例健康人血清亚型分布,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该法自动化程度高,已在急性心梗的诊断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95.
不同开垦年限黑土溅蚀与团聚体分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开垦年限为8 a、30 a、50 a的典型黑土耕地和未开垦的天然次生林林地表层土壤为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开垦年限土壤的溅蚀规律及溅蚀过程中团聚体分选、分布特征,并通过析因分析研究了开垦对黑土溅蚀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开垦年限黑土耕地土壤的溅蚀量明显高于未开垦次生林林地土壤,且随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变化范围为0.95~7.06 g·cm-1;土壤溅蚀量与溅蚀距离表现出紧密的指数函数关系,而且随着水平空间距离的增加,小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比例逐渐增加;溅蚀对黑土团聚体产生富集作用与损耗作用的临界粒级为1.0 mm;粒级>2 mm、<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质含量是典型黑土土壤溅蚀量及其变化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96.
神农架川金丝猴源肠道粪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养特征、形态观察、抑菌性实验,从神农架健康野生金丝猴肠道分离到8株抑菌效果明显的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该8株菌为粪肠球菌。毒力因子检测和动物急性毒性实验筛选出2株安全性良好的菌株,研究两菌株对胃肠道环境(低pH值、高胆盐)的耐受特性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粪肠球菌dlt7a和dlt7b株繁殖能力很强,无迟缓期,具有较强的耐受胃酸及肠道高胆盐环境的能力,且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可作为金丝猴微生态制剂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97.
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对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土壤动物分为捕食性、腐食性、杂食性、食木性和菌食性5个功能群,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各功能群大型土壤动物随郁闭度(0.5、0.6、0.7、0.8、0.9)的变化.结果表明: 1)各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以腐食性个体比例最高,类群上以杂食性和食木性为主.2)马尾松人工林大型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和食木性类群数在0.5~0.6郁闭度下无显著变化,在0.6~0.9郁闭度下显著降低.3)随郁闭度增大,枯落物层捕食性土壤动物个体和类群数显著减少,5~10 cm层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呈不规则的波动变化.食木性土壤动物个体数随土层加深而增多,且在枯落层其类群数及5~10 cm层个体和类群数随郁闭度增大而显著减少.4)不同郁闭度下,除食木性土壤动物功能群Pielou均匀度无显著差异外,食木性和腐食性土壤动物各多样性指标均差异显著;捕食性土壤动物仅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0.5~0.8郁闭度下无显著变化,在0.8~0.9郁闭度下显著降低.5)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不同郁闭度马尾松人工林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主要受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对腐食性土壤动物个体数影响较大,食木性、捕食性土壤动物受土壤容重影响,捕食性土壤动物Simpson优势度指数受土壤pH和全磷影响.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结构在0.7郁闭度下相对稳定,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持和生态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998.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4,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4)是Wnt信号通路可溶解的调控子.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Solexa)技术、实时定量PCR(RT-qPCR)对瘦肉型和脂肪型猪不同生长阶段脂肪组织中SFRP4表达规律进行研究;用western免疫印迹及RT-PCR技术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SFRP4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进行检测;用JNK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猪原代前体脂肪细胞,研究抑制JNK信号通路对猪前体脂肪分化以及SFRP4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FRP4 在脂肪型猪脂肪组织表达量显著高于瘦肉型猪(P<0.01);不同组织检测结果发现,SFRP4广泛表达于各个组织,并高表达于脂肪组织;前体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SFRP4表达量逐渐升高;sp600125促进了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引起了 PPARγ、FABP4 、ATGL、Perilipin的显著升高(P<0.01),而SFRP4的表达被显著抑制.本研究为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关键基因的筛选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新型生长抑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生长抑素(SS)与乙肝表面抗原(S)融合基因插入平衡致死系统原核表达质粒pYA3493中, 转化至缺失asd基因的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 经酶切、测序筛选得到非抗性的目的克隆, 命名为pYA-SS。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 技术分离并检测融合蛋白在宿主菌中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 本试验构建的非抗性筛选生长抑素原核表达质粒可以在宿主菌C500中稳定、正确表达。此研究为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促生长疫苗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000.
vWF-ΔPro改善基于蛋白质剪接的双载体BDD-FVIII基因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聚体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功能之一是保护凝血Ⅷ因子(FⅧ)免受蛋白水解引起的快速清除.前肽缺失突变体vWF (vWF-ΔPro)不能形成多聚体,但可以结合FⅧ蛋白.为探讨vWF-ΔPro对基于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介导的双载体转FⅧ基因后连接的FⅧ蛋白的分泌和活性的影响,将vWF-ΔPro基因和融合Ssp DnaB内含肽的B结构域缺失型FⅧ(BDD-FⅧ)断裂基因共转染293细胞进行转基因的瞬时表达,用Western印迹检测了单独转染vWF-ΔPro基因细胞的vWF-ΔPro表达量和蛋白形式,并检测了其对FⅧ的结合力;用ELISA法观察分泌至培养上清中的剪接的BDD-FⅧ,并用Coatest法检测由其产生的生物活性.结果显示,vWF-ΔPro转基因细胞呈现二聚体蛋白表达形式,其结合FⅧ的能力与转野生型vWF基因细胞相近;vWF-ΔPro共转染细胞上清中剪接BDD-FⅧ蛋白浓度为198±21 ng/mL,活性为1.78±0.18 IU/mL,明显高于未转染vWF-ΔPro基因的细胞对照(91±12 ng/mL和1.05±0.13 IU/mL),与共转染野生型vWF基因细胞对照相近(221±19 ng/mL和1.95±0.22 IU/mL),表明vWF-ΔPro可显著改善内含肽剪接的BDD-FⅧ蛋白的分泌和生物活性.为vWF-ΔPro转基因的基于蛋白质剪接技术双AAV载体转BDD-FⅧ基因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