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3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致牛烂蹄病的稻草中分离的弯角镰孢菌菌株(Fusarium camptoceras)于1988年和1991年分两批接种玉米中,培养物用乙腈:水(3:1,v/v)提取,正已烷脱脂,Florisil色谱柱净化,经净化的提取液经电子捕获气相色谱(GC-ECD)、薄层色谱(TLC)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鉴定,证实了弯角镰孢菌可同时产生多种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弯角镰孢菌能同时产生这些代谢物,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2.
1植物名称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 chienii Chun)。2材料类别种子及无菌苗叶片。3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种子发芽培养基:(1)MS+6-BA 1.0 mg·L-(-1)(单位下同)+NAA 0.5;诱导叶片分化培养基:(2)MS+6-BA 2.0+NAA 0.5;增殖继代培养基:同(1);壮苗培养基:(3)MS+6-BA0.1+NAA 0.05;生根培养基:(4)1/2MS+0.1%活性炭。以上培养基均含30 g·L-(-1)蔗糖和7.0 g·L-(-1)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5±2)℃;  相似文献   
83.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红豆草气候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4.
为探明毛竹及青冈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偏好吸收特征,通过对毛竹及青冈实生苗的水培试验,设置5种铵硝比(100∶0、75∶25、50∶50、25∶75、0∶100)的营养液处理,测定上述两种植物的叶片SPAD值、根系发育参数、根系中硝酸还原酶活性(NRA)。毛竹实生苗在铵硝比75∶25处理下,其SPAD值、根长、根表面积、NR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青冈实生苗在铵硝比25∶75处理下,其根长、根表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 SPAD值在铵硝比0∶100处理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青冈根系中NRA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增加呈线型上升趋势,但毛竹苗培养过程中则无此相关关系。综上,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下,毛竹苗在铵态氮为主要氮源时生长优势更明显,青冈苗则对硝态氮同化利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85.
链霉菌属是绝大多数已知抗生素和一些重要活性物质的产生菌,它对高等植物是否具有化感作用尚缺乏研究.从土壤中分离获得7个放线菌菌株,研究其对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链霉菌6803菌株在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时均强烈抑制油菜根和稗草根的生长,其液体发酵液的5倍稀释液对油菜和稗草苗生长的抑制分别达到60.7%和61.3%.常规形态与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属金色类群;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沙场链霉菌,基因序列相似性达到99.28%.此菌株经过80 ~ 100 s紫外线照射筛选出的正突变菌株UV8024和UV100-2的10倍稀释发酵液对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37.5%和38.1%,经过1%硫酸二乙酯诱变50 min筛选出的正突变菌株D507的10倍稀释发酵液对油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9.8%.链霉菌6803菌株对高等植物具有化感作用,并可通过诱变育种提高其化感潜力.  相似文献   
86.
美国Califom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研究资金的资助下.成功研制出能辨别发生了变异的细胞并将之杀死的RNA新药。利用将2种RNA插入人的DNA或RNA后产生的性能.把治疗靶点的诊断阶段与诱导细胞凋亡的治疗阶段分开了。研究成果发表在2010年9月6日刊出的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杂志(PNAS)上。  相似文献   
87.
条纹小斑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敏  黄芳  杨东  薛芳森 《昆虫知识》2009,46(3):411-414
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Moor)是乌蔹莓(Japanese cayratia)的重要害虫,在南昌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由于该虫各世代总有极少部分个体进入滞育,少数进入越夏的个体1年只发生2代或3代。羽化时间多出现在上午7~10时,羽化后当日或次日下午交配,交配时间集中在下午3~6时,交配一般可持续12个h左右。成虫羽化后需取食花蜜做补充营养才能充分产卵。产配后次日即可产卵。第1代成虫常将卵数十粒聚产于幼嫩叶片的背面,以后各代主要聚产于花蕾上,平均每雌产卵量为43粒。幼虫为4龄。第1代主要取食叶芽、幼枝及嫩叶,以后各代主要取食花蕾。在自然条件下各虫态发育历期:卵为4~7d;幼虫为10~14d;非滞育的茧期(指幼虫结茧后的预蛹至成虫羽化的日期)为8~11d,越夏茧期为32~40d,越冬茧期为205~224d。成虫寿命为3~13d。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群居型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地理种群数量性状关系,从青藏高原9个地区采集到不同地理种群,以数值分析对形态指标及其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前翅长度(E)、后足股节长度(F)、头宽(C)形态指标和E/F、F/C两个比值可以作为分析种群关系的参数。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能够较好地说明青藏高原9个种群的地理变异和种群相互关系,9个地理种群可以分三个类群,即第Ⅰ类群包括百巴(BB)与八美(BM)种群;第Ⅱ类群包括普兰(PL)、扎囊(ZN)、洛须(LX)种群;第Ⅲ类群包括噶尔(GE)、香孜(XZ)、日土(RT)、那嘎(NG)种群。  相似文献   
89.
邹鑫森  李峥  李其斌 《蛇志》2010,22(4):349-350,368
目的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并判断其预后。方法收集2005~2010年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百草枯农药中毒资料完整患者28例,追踪随访患者将其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计算各自APACHEⅡ评分及死亡风险系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4~32分,平均(15.26±5.77)分。生存组8例,APACHEⅡ评分为(8.86±4.14)分,死亡风险系数为0.15±0.05;死亡组20例,APACHEⅡ评分为(17.5±4.44)分,死亡风险系数为0.37±0.18。两组APACHEⅡ评分以及死亡风险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t=4.5,P0.01;后者t=4.7,P0.01)。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应用于百草枯农药中毒患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了明确柳毒蛾Leucoma salicis(Linnaeus)交配的日节律高峰,温度和不同交配持续时间处理对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等繁殖生物学的影响。【方法】将新羽化的柳毒蛾成虫置于养虫笼中,观察交配的日节律高峰,并统计不同温度和不同交配持续时间处理下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孵化率。【结果】成虫在羽化当晚的后半夜凌晨开始交尾,次日晚上开始产卵。成虫交配集中在羽化翌日凌晨3:00—5:00之间,高峰为4:00。产卵高峰都出现在2日龄成虫,但是,25℃下成虫交配持续时间(9.2 h)显著短于28℃(11.8 h)。交配持续时间为30、60和300 min的处理,雌成虫平均寿命显著长于对照(对照9.2 h),雄虫仅60 min的处理显著长于对照。同时,极短的交配持续时间(30 min)显著降低雌虫的产卵量和孵化率。【结论】试验明确了成虫交配的日节律高峰,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25~28℃),雌雄成虫的寿命、单雌总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交配持续时间明显影响成虫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