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01.
随着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并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来源和未来医药产业的方向。但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企业规模小,资源分散,科研投入不足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2.
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玉米种子,对各处理组分单株,采用CTAB抽提法提取幼叶组织基因组DNA,并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研究辐照对基因组DNA分子的损伤效应。结果表明:辐照剂量不同,得到的基因组DNA分子在各处理组间存在差异,当辐照剂量>200 Gy时,差异更为明显;辐照不仅能引起DNA分子链的断裂,还能改变核苷酸链上的碱基位置和顺序,使酶切位点发生改变。实验还对同一辐照剂量处理下的不同单株幼叶基因组DNA进行了重复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3.
马骊  孙万仓 《植物学报》2017,52(5):568-578
为探明β-1,3-葡聚糖酶基因(β-1,3-glucanase)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抵御低温胁迫能力的作用,通过蛋白质谱分析得到β-1,3-葡聚糖酶蛋白,采用RT-PCR技术克隆白菜型冬油菜(B.rapa)陇油6号和天油4号β-1,3-葡聚糖酶的c DNA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半定量PCR检测β-1,3-葡聚糖酶基因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长度为1 032 bp的陇油6号β-1,3-葡聚糖酶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343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38.102k Da,理论等电点为6.63,其与菜心(B.rapa subsp.chinensis)和甘蓝型油菜(B.napus)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3.94%。该基因编码的酶是一个主要由α-螺旋组成的亲水性稳定蛋白,含有1个信号肽,存在2个跨膜结构域。该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保守序列属于植物的糖基水解酶家族17特有的保守结构域。β-1,3-葡聚糖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4°C时该基因上调表达,继续低温(–4°C)胁迫处理,该基因上调表达至峰值,至–8°C时其表达下调。研究表明从白菜型冬油菜中克隆的β-1,3-glucanase在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抗寒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4.
重金属在环境中的残留、累积常常引起一些环境问题Schroeder,1965;Lewis,1969;Nandi,1969;Tsuchiya,1969;Friberg,1974。在植物土壤系统中,由于重金属被土壤强烈吸附和固定,很容易在土壤中残留累积,引起生长的植物吸收过多的重金属而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威胁(Friberg,1974;Lagerwerff,1972;Lisk,1972;Page,1973;Page,  相似文献   
205.
东、黄海春秋季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31  
《北斗号》调查船分别于 2 0 0 0年 10月和 2 0 0 1年 4月在 2 6°N至 36°N,12 0°E至 12 6°30′E东、黄海陆架浅水区调查中进行了小型底栖生物的取样。研究表明 ,两个航次 (秋季、春季 )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分别为 6 5 4 .2 5± 4 4 1.72 ind/10 cm2 和342 .0 0± 2 5 2 .0 0 ind/10 cm- 2 ,平均生物量分别为 80 7.0 6± 5 17.89μg dwt/10 cm2 和 2 85 .2 5± 173.72μg dwt/10 cm2 ;平均生产量分别为 72 6 3.5 8± 4 6 6 4 .18μg dwt/(10 cm2· a)和 2 5 6 7.2 8± 15 6 3.5 0 μg dwt/(10 m2· a)。两个航次小型生物的平面分布类似 ,即高密度和高生物量区分布在水深等深浅 5 0 m左右的站位上 ,特别是在长江口以南的浙江沿海。共鉴定出 14个小型生物类群 ,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 ,秋、春季两个航次的优势度分别为 87.2 %和 91.2 %。其他优势类群依次为底栖桡足类、多毛类和动吻类 ;按生物量优势依次为多毛类 38.1%~ 5 4 .0 % ,线虫 2 8.3%~ 38.1%和桡足类 9.0 %~ 9.4 %。垂直分布的研究表明 ,91%的小型生物分布在 0~ 5 cm的表层内 ,线虫和桡足类分布在 0~ 2 cm的比例分别为 6 3%和 86 %。相关分析表明 ,小型底栖生物的数量分布与粘土含量 (% )、粉砂粘土含量 (% )和中值粒  相似文献   
206.
为了扩大灰黄霉素固体发酵原料的来源,大搞综合利用,我们以玉米酒糟和麦麸为主要原料,对适合固体发酵生产用的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在发酵工艺上应用了“灌水湿润”法以提高瓷盘开放式发酵灰黄霉素的效价。对表面活性剂在提高灰黄霉素单位的效果上也进行了研究。现将这些结果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207.
以啤酒酵母为材料 ,通过化学抽提法得到水溶性提取物Ma1 ;经薄层层析分析表明 :Ma1主要含有甘露糖 ;经检测分析 ,Ma1含有蛋白成分 ,为蛋白多糖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表明Mal含有多种氨基酸 ,包括 7种必需氨基酸和 9种非必需氨基酸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发现多糖能够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 ,具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8.
木酮糖是生物体内的代谢中间产物,是多种稀有糖合成的前体物质,因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在膳食、保健、医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从最基本有机原料之一的甲醛出发,利用生物酶法催化甲醛合成木酮糖。通过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苯甲酸脱羧酶(Benzoylformate decarboxylase)突变体BFD-M3催化甲醛聚合生成羟基乙醛和1,3-二羟基丙酮(DHA)。通过来源于大肠杆菌的转醛醇酶(Transaldolase)突变体Tal B-F178Y进一步催化羟基乙醛和DHA聚合生成木酮糖,最终实现甲醛到木酮糖的酶法转化,转化率为0.4%。此外,经过优化甲醛底物浓度,木酮糖转化率达到4.6%,比优化前提高了11.5倍。为了进一步提高木酮糖的转化率,采用Scaffold多酶组装技术固定BFD-M3、Tal B-F178Y蛋白,使木酮糖转化率达到14.02%,较未用Scaffold技术前提高3倍,为生物法合成稀有糖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相似文献   
209.
四种野生百合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南川百合(Lilium rosthornii Diels)、青岛百合(L.tsingtauense Gilg)、山丹(L.pumilum DC.)和岷江百合(L.regaleWilson)等4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核型除山丹为3A外,其余3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分别为:南川百合2n=2x=24=4m(4SAT)+2sm+6st+12t;青岛百合2n=2x=24=8m(4SAT)+2sm(2SAT)+14t;山丹2n=2x=24=2m(2SAT)+6sm(2SAT)+4st(4SAT)+12t;岷江百合2n=2x=24=2m(2SAT)+2sm+6st+14t。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是81.68%、76.09%、80.34%和82.26%。其中,南川百合和青岛百合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10.
温度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明确温度对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 (Guenée)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实验在恒温条件(15, 19, 23, 27和31℃共5个温度梯度)下, 以板栗为寄主食料, 研究了温度对桃蛀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对桃蛀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存活率、 蛹重以及种群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在15~27℃范围内, 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但是, 当温度上升至31℃时, 幼虫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其发育历期比27℃时延长了1.11 d, 而卵期、 蛹期和产卵前期仍符合随温度升高趋于缩短的趋势。此外, 15℃下桃蛀螟5龄幼虫发育停滞, 表明老熟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低龄幼虫。桃蛀螟世代存活率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大小顺序为23℃>27℃>19℃>31℃, 其中, 23~27℃的存活率较高, 为54.44%~63.56%, 31℃时为4.30%, 说明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成虫产卵量在23℃时最高, 单雌平均产卵量达55.00粒, 其次为19℃和27℃, 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3.30和39.70粒; 31℃下产卵量最少, 仅为20.90粒。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桃蛀螟卵期、 幼虫期、 蛹期、 产卵前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37, 10.06, 14.27, 7.47和11.85℃, 有效积温依次为70.84, 287.71, 118.42, 58.33和509.06日度。研究结果为桃蛀螟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