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提出一种反演生物组织粘弹信息的新型无损光声粘弹显微成像方法,它是以强度调制激光作为激发源,通过检测光声(Photoacoustic,PA)信号的相位重建组织粘弹特性分布的成像方法.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琼脂样品来验证光声粘弹显微测量中相位随浓度变化的依赖关系.利用埋有头发丝的琼脂样品来测试这种显微方法的成像分辨率.利用具有不同粘弹性的离体生物组织来验证系统的成像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能够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地重建出具有不同粘弹性的生物组织的光声粘弹显微图像,有望实现组织结晶类病变水平的显微在体检测.  相似文献   
42.
采用液体悬浮培养方法,研究胞外三磷酸腺苷(ATP)通过一氧化碳(NO)调节镉诱导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悬浮细胞氧化压力和死亡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镉离子(Cd^2+)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模式引起烟草悬浮细胞氧化压力和死亡水平的上升,而施加外源ATP可有效缓解Cd^2+诱导的氧化压力和细胞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和外源ATP的缓解作用相似,NO的供体硝普钠(SNP)同样可以缓解Cd^2+诱导的氧化压力和细胞死亡水平的上升;且NO合成抑制剂(L-NAME)可部分解除外源ATP的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外源ATP可通过NO调节镉诱导的氧化压力和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43.
细胞外三磷酸腺苷(extracellular adenosine-5'-triphosphate)是植物细胞的重要信号分子。以烟草悬浮细胞BY-2(Nicotiana tabacum L.cv.Bright Yellow-2)为材料,探讨了胞外三磷酸腺苷对铅胁迫下细胞损伤、H2O2(过氧化氢)含量及H2O2清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b(NO32浓度的不断提高(30~400 μmol·L-1),细胞外三磷酸腺苷含量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但胞内三磷酸腺苷含量及细胞的受损伤程度逐渐增大;同时,H2O2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有所上升,并在200 μmol·L-1 Pb(NO3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则不断降低。较之Pb(NO32胁迫下的细胞,对Pb(NO32胁迫的细胞加入外源三磷酸腺苷使得细胞受损伤程度显著降低,H2O2含量减少,过氧化氢酶活性减弱,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实验结果表明,Pb(NO32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损伤和H2O2及其清除酶水平的变化能受到细胞外三磷酸腺苷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44.
为探究微生物电解池耦合厌氧消化(MEC-AD)产甲烷代谢通量与微生物的关系。实验以电压为扰动因子,采用代谢通量分析(MFA)的方法,得到微生物群落与产甲烷通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电压扰动后产甲烷通量和产氢通量均发生显著变化,而电压扰动对产乙酸通量的影响较小,其中0.6 V扰动时产甲烷通量最大为0.522±0.051,较对照组1.0 V的0.295±0.013和1.4 V的0.395±0.029分别提高了77%和32%。另外,平均有15.7%±2.9%的H_(2)(通量)用于还原CO_(2)产甲烷和乙酸,平均有27.7%±6.9%的乙酸(通量)转化为CH_(4)。毛螺旋菌(Lachnospiraceae)的丰度对乙酸通量有显著影响,产CH_(4)通量与理研菌属(Petrimonas)、互营单胞菌属(Syntrophomonas)、拟杆菌属(Blvii28)、假单胞菌属(Acinetobacter)的丰度呈正相关,与梭菌属(Tuzzerella)、球形螺旋菌属(Sphaerochaeta)的丰度呈负相关。而影响产H2通量和产CH_(4)通量的物种具有相似性,多为拟杆菌、梭菌、假单胞菌和厚壁菌。此外,物种种间互作关系也是影响MEC-AD产甲烷通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分泌蛋白的典型特征,本研究通过SignalP、ProtCompB、TMHMM、Phobius、LipoP、TatP、MEME和BLAST等多种分析程序对多粘类芽孢杆菌SC2菌株的全基因组共5 439条蛋白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146个具有典型信号肽的SPⅠ(Signal peptidase Ⅰ)分泌蛋白。信号肽序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氨基酸依次是亮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对信号肽的切割位点分析发现与枯草芽孢杆菌等一致,均为A-X-A型。通过MEME对信号肽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种保守基序。最后用BLAST分析发现,在146个分泌蛋白中,89个具有功能描述的分泌蛋白,主要是细胞生长代谢及生物降解酶类,其余57个皆为功能尚未明确的假定蛋白。本研究获得了多粘类芽孢杆菌SC2菌株分泌蛋白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多粘类芽孢杆菌的蛋白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测昆明市体检人群血清输血传播病毒,研究该地区第4和第5组群输血传播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输血传播病毒,阳性样品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检测了224份血清,通过序列测定和比对确定了151份阳性样品,病毒感染率为67.41%(151/224),第4组群和第5组群分别检测到48份和79份,混合感染10份,两组群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率为21.43%(48/224)和35.27%(79/224),混合感染率为4.46%(10/224)。结论获得了昆明地区第4和第5组群输血传播病毒流行病学数据,为昆明地区输血传播病毒的预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7.
记述梭子蟹科Portunidae,短桨蟹属Thalamita 2新种,即刺肢短桨蟹T.acanthophallus和西沙短桨蟹T.xishaensis.  相似文献   
48.
黑刺菝葜中的甾体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黑刺菝葜(Smitax scobinicaulis C.H.Wringh)根茎中再次分离得到2个新的甾体皂苷化合物,经理化、光谱分析及与标准样品对照,鉴定化合物Ⅲ为(25D)螺甾-5-烯-3β,17α,27-三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化合物Ⅳ为(25D)螺甾-3β,17α,27-三羟基-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49.
从Nrf2信号通路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D-半乳糖(D-galactose,D-Gal)诱导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株15P-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将15P-1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150 mM D-Gal处理组、D-Gal+ ICA(0.5 μM)组和D-Gal+ ICA(1.0μM)组.RT...  相似文献   
50.
王茜  敖艳艳  李文巧  秦菲  杨思琴  丁博  邓洪平 《生态学报》2020,40(17):6057-6066
缙云山细枝柃(Eurya loquaiana)种群包含一些性别变异个体,表现出"亚雌雄异株"的特点。为分析该种群的性别格局,了解柃木属植物性别系统的进化及其适应机制,在缙云山细枝柃分布的不同生境中设置8个20 m×20 m长期观测样地,分析性比变化及其与环境、年龄结构的关系,同时设置1个20 m×60 m样地,分析植株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性别间在空间上的关联。结果显示:(1)缙云山细枝柃种群总体上性别偏雌,雌雄比为1.43,性别变异株比例达14.42%。(2)各样地中雌雄比和性别变异株比例差异较大,性别变异株比例与干扰强度呈较强正相关而与海拔高度和郁闭度呈较强负相关,显示变异株的出现可能与人为干扰有一定联系;雌雄比与样地中细枝柃平均基径显著正相关,可能随着林龄的增加,雌雄比有增加的趋势。(3)细枝柃个体在空间上整体呈聚集分布,雌株、雄株及性别变异株主要呈随机分布,在部分尺度偏向于聚集分布。(4)雌株和雄株对环境异质性的响应相似,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正相关。上述结果反应了缙云山细枝柃种群的性别格局及其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