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杨帆 《生物学杂志》2000,17(5):35-36
创新、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显然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认为 ,培养创新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社会要形成一种鼓励创新气氛 ,家长要从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角度来培养和评价孩子 ,学校的教育思想、观念以及课程等更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 ,我们认为教育评价领域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下面介绍一下近两年生物高考在试卷设…  相似文献   
92.
摘要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甲氨蝶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RA患者13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研究组(n=68)。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β(IL-1β)]水平、风湿四项检查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血沉(ESR)]水平及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总有效率91.18%(62/68)高于对照组的77.94%(53/68)(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关节肿胀程度、关节屈伸不利程度、畏恶风寒、晨僵证候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清TNF-α、IL-1β、IL-17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IgA、IgM、IgG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RF、ESR、CRP、ASO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A患者在甲氨蝶呤的基础上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风湿四项检查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基因CERKL过度表达与色素性视网膜炎的关系及其临床治疗意义。方法:应用RT-PCR分析、比较基因序列CERKL的转录产物的结构差异。利用序列CERKL过表达的转化与细胞溶解,获得不同的CERKL蛋白,检测其体外磷酸化酶活性。结果:CERKL转录得到四种转录子,两个较长的CERKLa、CERKLb,两个较短的CERKLc、CERKLd。四种转录蛋白在体外酶活性实验中均没有产生酶解产物C1P,在300μM H2O2氧化条件下,转录子CERKL能有效抑制细胞凋亡,其24 h相对PARP清除率明显低于12 h相对PARP清除率(P0.01)。但在400μM H2O2氧化条件下其未能表现出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色素性视网膜炎有可能是基因CERKL转录时其终止子因无义突变导致缺陷,进而发生选择性转录,并由CERKL较长变异体(CERKLa、CERKLb)的缺失或CERKL较短变异体(CERKLc、CERKLd)毒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94.
为了研制口蹄疫抗原表位突变标记疫苗,本研究以含有Asia 1型口蹄疫病毒(FMDV)c DNA全长的感染性克隆p Asia 1-FMDV作为骨架,将3D蛋白中第27位氨基酸的H和31位的氨基酸N分别突变成Y和R,从而突变3D蛋白的一个抗原表位,将构建的带有突变表位的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成功拯救出一株突变FMDV。经比较后发现,重组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与亲本毒株相似。病毒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抗重组病毒的血清与亲本病毒有良好的反应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病毒诱导的抗体能与突变的表位合成肽反应而不与野生型病毒的表位合成肽发生反应,从而区分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综上所述,这株抗原表位突变FMDV有望作为口蹄疫标记疫苗候株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对急性内脏痛大鼠的影响,初步阐述三七总皂苷对急性内脏痛的影响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6),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24),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n=24)。正常组常规条件饲养,不做干预及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和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大鼠分别预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86 ml/kg)或7 mg/ml的三七总皂苷(2.86 ml/kg),每12 h一次,连续7 d,第8天腹腔注射1%乙酸(10 mg/kg),建立急性内脏痛模型,立即观测SD大鼠扭体反应。按(30、60、90、180 min)不同存活时间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法观测脊髓背角GFAP的表达变化。结果:VPI评分显示,三七总皂苷能显著下调内脏痛模型VPI评分,减轻疼痛。免疫组化显示在相同时间点,三七总皂苷预处理组大鼠GFAP表达弱于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尤其在30、60、90 min存活组。结论:对SD大鼠急性内脏痛模型预先腹腔注射三七总皂苷可以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急性内脏痛。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45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99mTc-DTPA肾核素扫描评估术前及术后3月术侧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手术时间100~240min,平均(135±33.21)min。肾动脉阻断时间(20.01±7.35)min,肿瘤大小(3.05±1.24)cm。术前及术后3月术肾GFR分别是(46.53±6.35)、(32.22±4.65)ml/min。术侧肾术后GFR下降(15.36±2.36)ml/min,与术前相比下降约34%。经随访1月-2年,无复发及转移病例,患者全部无瘤生存。影响手术前后血肌酐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主要为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气流量、术中失血量(P0.05);影响手术前后GFR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主要为阻断时间、气流量、手术时间(P0.01)。术前肾功能情况、缺血时间和肿瘤最大径是术侧肾功能下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肾功能情况和肿瘤最大径是总体肾功能下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因素包括术前肾功能、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气流量、术中失血量、肿瘤大小等。  相似文献   
97.
98.
火山熔岩生境孕育了独特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了解火山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及其关键影响因子,选择五大连池新、老期火山为研究样点,非火山为对照,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采样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合土壤理化指标,进一步分析影响火山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TUs)、Ace指数、Chao1指数和Simpson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非火山 > 新期火山 > 老期火山。三个样点土壤的共有OUTs数量为713个,各自特有的OTUs数量不尽相同。三个样点土壤中检测到共有细菌16个类群,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菌群,老期火山土壤中酸杆菌门、疣微菌门、Rokubacteria相对丰度最大,而Patescibacteria相对丰度最小。三个样点的土壤细菌群落具有明显的空间关系,相似性差异较大,但不符合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模型。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标明:老期火山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高于新期火山和非火山,新期火山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显著低于老期火山和非火山。喷发时间和火成岩基质等特性会导致不同火山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而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显著影响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氮含量、pH和有机质是影响火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RPSA基因缺失的乳仓鼠肾细胞(baby hamster kidney cells,BHK21)细胞系,为开展RPSA调控病毒复制机制研究提供工具;同时,初步探究RPSA对塞内卡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中仓鼠的RPSA基因序列找到产生不同转录本的共同外显子段,设计并合成4对引导RNA(sgRNA),分别构建至PX330载体中;经过筛选选择打靶活性较高的PX330-RPSA-sgRNA2质粒用于后续敲除细胞系构建。将PX330-RPSA-sgRNA2质粒转染BHK21细胞后,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通过Westernblot及序列测定检测RPSA基因的敲除。通过Westernblot及qPCR分析比较塞内卡病毒在野生型及RPSA基因敲除BHK21细胞中的复制差异。【结果】Western blot检测及序列测序证实了RPSA基因敲除单克隆细胞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发现,塞内卡病毒在RPSA基因敲除细胞中的复制水平明显低于其在野生型BHK21细胞中复制的水平。【结论】成功构建了RPSA基因敲除的BHK21细胞系,首次表明RPSA对塞内卡病毒的复制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开展RPSA在细胞内调控病毒复制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百合西圆尾蚜是一种广泛分布的蚜虫。2021年3月,在北京的淡黄鸢尾和香根鸢尾上发现了一种蚜虫,依据形态特征和分子条形码信息,鉴定为百合西圆尾蚜。本文记述了百合西圆尾蚜无翅孤雌蚜、有翅孤雌蚜的形态特征、野外鉴别特征,并列出了其分布及寄主植物(大类),附有彩色生态照片。由于它是鸢尾属、郁金香属和百合属的害虫,具有扩散的可能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